一、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秦王先后滅韓、趙、燕、魏、楚、齊山東六國,實現(xiàn)了中國的統(tǒng)一,并決定采用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專制制度,實行中央集權統(tǒng)治,地方實行郡縣制,同時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臨洮(tao)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另一方面又焚書坑儒,實行愚民政策;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導致民不聊生,秦朝在他死后不久便被農(nóng)民起義軍推翻。 二、陳勝吳廣起義: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稱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趙高(有“指鹿為馬”典故)的唆使下,變本加厲,繼續(xù)興建阿房宮,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兵夫屯長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秦農(nóng)民大起義。 三、西楚霸王項羽:陳勝、吳廣被害后,反秦聲勢以南方會稽郡最大,其首領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兒子項梁和侄子項羽,北上進軍沿途收編了劉邦、英布、呂臣的反秦武裝,并在巨鹿一戰(zhàn),破釜沉舟,一舉擊潰了秦軍主力,扭轉(zhuǎn)了反秦戰(zhàn)局。 四、鴻門宴:反秦義軍劉邦攻下秦都咸陽,秦王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從范增之計預設鴻門宴鏟除劉邦,劉邦攜張良、樊(fan)噲(kuai)赴宴,席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在項伯、樊噲的掩護下得以逃脫。 五、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劉邦謀士蕭何月下追回了韓信,并舉薦給劉邦為將軍,韓信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攻下三秦,占據(jù)關中,后協(xié)助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劉邦做了皇帝后,以韓信匿藏項羽部下將其治罪降職,后蕭何與呂后(劉邦妻)設計將韓信處死,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六、霸王別姬:劉邦趁項羽出兵之際,自漢中出擊攻占了項羽都城彭城,項羽回攻,大敗漢軍,擒獲了劉太公和呂雉(zhi),劉邦求和,范增未允,劉邦用反間計離間了范增,又以劃分楚河漢界為誘救回老小,后采用韓信的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困在垓(gai)下,項羽愛妻虞姬,唱罷“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拔劍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損。項羽退至烏江,烏江亭長勸其退回江東稱王,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邊拔劍自刎,“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西楚霸王就這樣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七、呂氏之亂:呂雉,劉邦結(jié)發(fā)之妻,其子劉盈即位,呂氏便執(zhí)掌大權,進入了呂后時代,呂后為人陰險毒辣、殘酷無情,殘害劉氏家族,欲將劉氏天下改為呂氏天下,其中,將劉邦愛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雙目、熏聾耳朵、弄啞喉嚨,扔進豬圈,做成“人彘(zhi)”。呂氏執(zhí)政16年,死后,劉氏勢力消滅呂氏家族勢力,迎立劉邦之子劉恒為帝,恢復了劉氏家族的統(tǒng)治。但呂氏繼承了漢高祖開創(chuàng)的“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和對外和親”政策,是歷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八、飛將軍李廣:漢朝猛將,一生抗擊匈奴,贏得飛將軍美名,后在漠北之戰(zhàn)中迷路未能參戰(zhàn),愧而引劍自刎。有唐詩人王昌齡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饼埑秋w將說的就是李廣。 九、衛(wèi)青和霍去?。壕鶠槲鳚h時期抵抗匈奴的將軍,“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寫照,霍去病病逝年僅23歲。 十、張騫通西域:西漢張騫是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對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對開辟絲綢之路卓有貢獻。 十一、司馬遷寫《史記》:西漢司馬遷秉承父志編寫《太史公記》(《史記》),因替大將李陵求情被漢武帝處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6年出獄后奮發(fā)著述,終于完成了《史記》,歷時10余年,共130卷,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妒酚洝繁霍斞缸u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十二、昭君出塞:王昭君,漢元帝時宮女,名王嬙(qiang),字昭君,因未行賄畫師毛延壽而被丑化,不得寵幸。后漢室與匈奴和親嫁給匈奴單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艷,南飛大雁為之駐足,故有“落雁”之稱。和親后,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60余年,王昭君成為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 本人從事圖書館新書購進工作17年,喜歡研究周易啊,伏羲啊,梅花易數(shù),攻讀心理學碩士,如果你有關于,家庭,情感,倫理,小三,等任何問題,都可以加我溝通! 作者微信:hu891196 “此文章為《福緣》(入駐一點號的媒體名稱)原創(chuàng),特此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