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寶寶奶聲奶氣地喊出第一聲“媽媽”時,當媽的心里是無比激動和幸福的??墒?,最近有一位粉絲媽媽給淘媽留言:寶寶快2歲半了,還不會說話,最簡單的“爸爸媽媽”都喊不清楚,真是擔心壞了!
據(jù)了解,近年來很多寶寶出現(xiàn)了說話遲的現(xiàn)象,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家長該如何引導寶寶學說話呢? 寶寶說話遲的4大原因 淘媽認為這一點是最最重要的原因,現(xiàn)代家長對寶寶過分溺愛,喜歡“包辦”所有一切,寶寶失去了表達自己需求的機會,根本沒機會開口說話。
舉個簡單的例子:寶寶口渴想喝水,本來要說“媽媽,我想喝水”,結果“勤快細心”的媽媽早就把水倒好遞到面前了。久而久之,寶寶也形成了“語言懶惰”心理,不愿意張嘴說話,只通過肢體動作和眼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現(xiàn)在有很多家庭里,“語種”那是相當復雜:爺爺奶奶說地方話,媽媽說普通話,爸爸混合方言和普通話.......每天同時面對幾種不同的語言,讓處在語言敏感期的寶寶不知道誰說話的方式對,也不知道究竟該跟誰學,因此,寶寶很可能選擇不說。 很多爸爸媽媽白天要上班,只能把寶寶交給老人帶,本來老人就喜歡安靜、說話少,父母下班后又很累,也很少和寶寶交流。那么,寶寶是失去了很多學說話的機會,缺乏良好的語言情景,便影響了語言的正常發(fā)展。 新手爸媽往往對寶寶的期待過大,盼著早點說話、早點走路,不自覺地拿寶寶和其他寶寶作比較,甚至嫌棄自己的寶寶不如同齡的寶寶說話快。這種行為很容易傷了寶寶的自尊心,使寶寶對開口說話產(chǎn)生自卑、畏懼和厭惡感。 6招方法引導寶寶學說話 ◆ 尊重寶寶的發(fā)育規(guī)律,多為寶寶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 采用“引誘”策略,刺激寶寶表達自己的意愿
附:淘媽總結小淘學說話的全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