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毛球病(Trichobezoars, Hairballs) 病因 本病由家兔攝入被毛所致,長毛兔發(fā)生較多。家兔攝入被毛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飼養(yǎng)管理不當(dāng),兔籠狹小,互相擁擠而吞食其它兔的絨毛;或長毛兔身上毛久朱梳理,家兔不適麗咬毛吞食;脫落在飼料內(nèi)的絨毛未及時清理,被兔吞食;分娩前拉毛營巢,母兔吃產(chǎn)箱內(nèi)墊料時,把毛吃進,飼料巾營養(yǎng)不全,缺乏礦物質(zhì)、維生素或蛋白質(zhì),導(dǎo)致異食癖;疥癬、皮膚真菌病,病兔皮膚奇癢時,啃咬吞食患部被毛。 癥狀 好臥,食欲不振,喜飲水,大便秘結(jié),糞便帶毛,有時成串。被毛積存胃內(nèi),由飼料、絨毛、唾液混合成毛團,阻塞胃腸道。當(dāng)形成胃阻塞和腸梗阻時,病兔采食停止,胃內(nèi)飼料發(fā)酵而臌脹?;纪秘氀?,衰弱以致死亡。觸診胃部有塊狀物的毛球。 治療 治療原則是使毛球軟化,幽門松弛,使毛球滑潤下移,興奮腸蠕動,促進毛球排除。在早期內(nèi)服植物油(如菜油,豆油等20—30 ml)或礦物油對清除毛球有效。對較小毛球可口服多酶片,每次4片,每日1次,使毛球逐漸酶解或軟化,然后口服阿托品1片(0.1g),使幽門松弛,過10—15 min再服15 ml植物油[http://www.],使毛球滑潤下移.或者用25—30℃溫肥皂水灌腸,每日2一3次,每次50—100 ml,以興奮腸蠕動,促進毛球排出。兔毛球 排除后,應(yīng)喂給容易消化的飼料,并口服大黃蘇打片,酵母和酊劑等健胃藥物。 預(yù)防 改善飼養(yǎng)管理,消除病因。兔籠要適當(dāng)寬暢,將有食毛癖的兔隔離。增加礦物質(zhì)和富于維生素的青料,補充富含蛋氨酸飼料(禾本科牧草,玉米,魚粉等)和含胱氨酸較多飼料(苜蓿、亞麻餅,豌豆等)。可試內(nèi)服蛋氨酸(0.25g/片)和胱氨酸(25 mg/片),以制止吞食被毛。
|
|
來自: mazhaobing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