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ANJALI的瑜珈經(jīng) (四)![]() 痛苦有哪些種類?他說有五類的痛苦: 1.無知(Avidya;ignorance、) 當你的意識充滿無知時,就會有坐臥不安,不幸和痛苦。你就會不開心、悲慘。悲慘是由於無知,然而無知是什么?無知就是把不重要的事情當成是重要的;把不斷改變的事情認定是永恒的;并且把不是喜悅的事情想像成是喜悅的。你了解到我說什么嗎?一些不純凈的事情卻認為他們是純凈的。短暫的事情卻認為他們是永恒的。就像某人告訴你一些話,它們只是從那個人口中說出即消失的話,但你卻把它視為一件好像永久的事而放在你心上,那就是無知。某人的意見是一個短暫來了又去的思想或能量波,他們甚至稍后就不再有那種看法,但你卻把這個看法放在心上,并始終認為這是某某人對你的看法,這是不對的,這是無知的一個例子。沒有這種無知的意識是沒有痛苦的。 2.我執(zhí)(Asmita;egoism)︰ ―是我,是我,我是,我是‖的這種情感是痛苦的第二個肇因。那是我們?yōu)楹巫鲞@個空空洞洞過程的原因。當我們做空空洞洞的過程時,你很清楚沒有?我是‘的存在,你的存在就好像不存在一樣,你像一朵花一樣存在,你像一片云一樣存在,你像空間一樣存在,是自由而且空空洞洞,而不是像有某一個人在那裡---我是,我是,是我,是我,人們對我的看法是什么?我想從他們那裡得到什么?我要如何從他們那裡得到利益?他們認為我是好還是壞?所有這些關於―是我,是我,我是,我是‖的事情,被稱為Asmita,這帶給你痛苦。沒有什么帶給你痛苦,除了你自己在心裡的那些是我,是我,我的,我的,是我,是我的概念之外。那使你無法與存在合而為一,有一種孤離感,孤立的身分,我和其他人不同,所有的人都是傻瓜,我是唯一聰明的人。實際上,所有那些認為別人是笨蛋而只有他們是聰明的人,其實他們在心底知道自己就是一個大笨蛋,為了避免去面對他們自己的愚蠢,他們就認定其他的人是發(fā)瘋或者愚蠢。這個我執(zhí)把你耗盡,那是你的痛苦的肇因。這個我是、是我的我執(zhí),能與任何事情、任何對象、任何題目掛勾在一起。 3,4,5 渴望(Raga;craving)-一種內在對任何東西的強烈渴望;厭惡/憎恨(dvesha;aversion;hatred);恐懼(abhinevesa;fear) 這些是痛苦的五個來源,痛苦的五個肇因。然而上主并沒有這五種痛苦,我告訴你,在你心底的那個意識是沒有這五種痛苦的。雖然外在的你是痛苦的,外在的你正渴望某些事情,但是如果你真的走入你存在的核心,深入你內在真正的中心點,你是沒有那些痛苦的。你或許在表面上憎恨某些人,但是在你存在的中心是沒有憎恨的。恐懼和無知只在表面上,而當你進入到你存在的核心,在那裡是沒有恐懼,沒有無知,在那裡沒有所謂的你。這五種Klesa(痛苦),當他們甚至從週遭環(huán)境裡被消除,那么在中心的所有事情就變得如此優(yōu)質,如此明顯,上主的身份就在你內在如花般的綻放。你內在的上帝就會顯現(xiàn),因此上帝就是那個Purusha(本我);本我沒有這5種痛苦(klesa)或悲慘,而且本我也沒有業(yè)力。 有4種業(yè)力(karma)︰ 一種是為你帶來善的業(yè)力,而另一種是為你帶來惡的行動(業(yè)力)。你對某人做了好事而且他們也感覺到非常好,他們從心底感謝你,那就會為你帶來一種善的業(yè)力。你對某人做了某些事情,讓他們感到窒息,他們感受到痛苦,他們哭,他們號叫,他們是痛苦的,那就為你帶來一種惡的業(yè)力。 有些業(yè)力是善和惡相混合,善和惡的混合物,這是第3類業(yè)力。 第4類業(yè)力是沒有善和惡,像你晚上去散步是沒有善或惡的,它只是一次行動,某些行動是沒有善和罪過的。你用吸塵器清掃大廳,它沒有善或者惡,但是如果你在廚房為某些人工作,你在廚房幫助某些人,那就是一次善的行動。你為每一個人在切菜或烹飪食物給大家吃, 那就是一次善的行動;Vipaka︰(vipakaisaresulto;這是行動的成果,行動的結果;而Asayair表示潛在的欲望或印象或意見,它是;(Purusavivesa)那個特別的存在就是上;(Purvesamapiguruh-kalena;這個本我,這個意識,它就是上師,甚至是對以前曾經(jīng);再來;(Tasyavackapranavah);(Tatran那就是一次善的行動。因此有善的行動,惡的行動,產(chǎn)生混合結果的行動和不產(chǎn)生任何結果或中性結果的行動,這是四種業(yè)力。這個你真正存在的核心是免於所有這些業(yè)力的,沒有業(yè)力的。從上主那裡涌現(xiàn)的任何行動是不附帶任何業(yè)力的,在那裡沒有好的,壞的,對的,錯的。 Vipaka︰(vipaka is a result or evolution of an entity from its source or prakriti) 這是行動的成果,行動的結果。行動所造成的享受或痛苦的成果是不存在那核心裡面。這些沒有觸及到你的本性或你的存在的那個真正敏感的純凈核心,那個本性是創(chuàng)造界的上主。你了解到我說什么嗎?那個意識是免於一切因果關系。 而Asayair表示潛在的欲望或印象或意見,它是種子。意識或那個沒有klesa的本我---例如痛苦或悲慘、業(yè)力-行動、行動的成果(vipaka)和行動的印象(Asayair),那種特別的?存在‘就稱做Ishwara或稱上主。這種特別的?存在‘的上主在哪裡呢?不是掛在半空中,祂是在你的內心。祂是在每個眾生的心裡。你了解了嗎?無論你做什么行動,任何在你周遭發(fā)生的事件,祂不會觸及你的生命的中心點,你的生命的那個軸心保持在一個處女般純凈的狀態(tài)。耶穌出生自一個處女表示那個上主生自你內在深處的這個純凈區(qū)域,那是未被生命中的任何事件或發(fā)生所觸及的區(qū)域。 (Purusa vivesa)那個特別的存在就是上主。當你外層的心智去崇拜核心的「存在」時,所有的崇拜就都是心智對它內在的「存在」所產(chǎn)生的。你了解了嗎?它就像周界瓦解而進入到核心。一種邊界,一種在外面的周界瓦解而進入核心。當一種邊界瓦解而進到中心時,會發(fā)生什么事?它變得無限的,沒有限制的。我們喋喋不休的小心智,當它祈禱時,它是對著你無限存在的本貌在祈禱,那就是禱告者。你了解了嗎?就因為這樣,所以你能說―好吧﹗上主,我的上主,請幫助…‖―無論你向誰祈禱,在哪裡祈禱,何時祈禱和祈禱什么,這個外在的祈禱都會和本我取得聯(lián)繫,并且就只有你自己一人存在?!@是克裡希納(Krishna)對Arjuna所說的,無論你向誰祈禱,你可能崇拜那個,你可能崇拜這個,你可能崇拜其它的對象,但一切的祈禱將只會來到我這裡,因為我就是存在的核心。這表示什么?無論你在哪裡崇拜,崇拜只是一種溶解的行為。將一顆糖果丟進水裡,不管它在哪裡被丟進入水中,它將會和水混合并變成一體。就像那樣,崇拜就是心智溶解入本我的一個行動,而且當你將那種本我保持在心智裡,那心智就能免於痛苦(klesa),免於業(yè)力、Asayair(潛在的欲望或印象或意見)和vipaka(行動的成果),你的心智它幾乎是瞬間,立即開始溶解,那是為什么在神,上師和你的本我之間沒有差別的原因,那只是文字上的差異。無論上師是什么,那只不過是你存在的核心,并且它與統(tǒng)治這整個創(chuàng)造界的神相同。 (Purvesam api guruh-kalena anavacha) 這個本我,這個意識,它就是上師,甚至是對以前曾經(jīng)來過的人的指導者,就它而論,沒有時間的間隙。那是在<<圣經(jīng)>> 裡的某些記載─―我在亞伯拉罕之前,我教導在我之前的人們?!搜e希納也說相同的東西,我已經(jīng)教過Iswako,Manu。因此Arjuna說,好了,不要再告訴我那些。他們是很久以前出生的人,而你卻是現(xiàn)在與我在一起,剛看著我的人,你怎么教那些人? Arjuna 說我已經(jīng)完全被你搞糊涂了。不要再告訴我你是數(shù)千年前某些人的上師。那怎么可能?然后克裡希納說,聽我說!你不了解我。我和你都已經(jīng)來世上那么多次,你已經(jīng)忘記但是我全部都知道。我已經(jīng)教過他們,而我現(xiàn)在也正在教,我以后也將會繼續(xù)教。那個?我‘是相同的。上師的本源是相同的。因為沒有時間的間隙,它是連續(xù)的。耶穌從頭到尾都是持續(xù)的,祂并沒有在哪裡停止或中斷過。因此,人們認為他將來哪一天將會 再來。 (Purvesam api guruh-kalena anavacha)他以前也是一個上師,沒有時間的間斷。 (Tasya vacka pranavah) (Tatra niratisayam sarva ghana bijam)在這之前的經(jīng)文說到 這個意識狀態(tài)有著無所不知的種子,這是非常重要的。(Tatra niratisayam sarva ghana bijam) 無所不知的種子是以非常特別的方式存在那裡,但此時的人們卻陷入困境之中,於是你會聽到這些疑惑:如果上主克裡希納知道所有事情,他為什么為了使國家實現(xiàn)和平而去啟動三次戰(zhàn)爭,他試圖去啟動戰(zhàn)爭。如果他已經(jīng)知道,他為什么要繼續(xù)做它?他知道無論如何戰(zhàn)爭都要發(fā)生,而且他從未告訴Arjuna戰(zhàn)爭將要發(fā)生,Arjuna將會贏得戰(zhàn)爭。他是告訴Arjuna說,如果你贏得戰(zhàn)爭,你將統(tǒng)治這個世界,如果你戰(zhàn)爭失敗,你最后也將上天堂。他不給正確的答案,正確的知識,正確的指示。他不說結果將會是如此。噢,如果克裡希納是上主,他知道這些事,他為什么沒說?那是第二個問題。 (Tatra niratisayam sarva ghana bijam) 無所不知的種子在那裡出現(xiàn)。你有一本字典在你的家裡,在任何時刻,你想查任何字,你都可以翻到那頁把它找出來,對嗎?但是你不需要把字典裡的每個單字都背起來,記住在字典裡的每個單字,你也不需要隨時都熟悉在字典裡的全部單字。例如你將自己開展到意識的那個最高形式,此刻,全部知識都呈現(xiàn)。全部知識表示什么?此刻你能知道、看到和感覺到在世界的全部生命和他們正要做什么,數(shù)百萬人在那裡!一些人正從他們的床上醒來,一些人正要上床睡覺,一些正在他們的浴室裡洗澡,一些在他們的汽車裡,而且你看見此刻正發(fā)生什么,在這片刻,有很多人正在打鼾,這就是與人們有關的的事。有很多人正在吵架,有很多人正在吃,有很多人此刻正在做不同的活動,這只是人類。若考慮到所有的生命,有多少的生命在那裡?那么多雞正在孵化,那么多雞正破殼而出,那么多的水牛正在到處徘徊,那么多母牛正在舔舐小牛,那么多猴子正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那么多蜥蜴在到處閒晃而不知道牠們正在做什么,那么多螞蟻,那么多蟑螂,那么多蒼蠅,那么多蚊子,那么多阿米巴蟲,百萬種的病毒和細菌。很多正將死去,很多正在出生,很多正在孵化,很多正在成長,在此刻有無數(shù)的活動,在這么多的活動中你挑選去知道什么,ok,什么和什么正在發(fā)生?現(xiàn)在大衛(wèi)正在做什么?琳達正在做什么?它是那么多工作,它雖然是沒有價值,但它是可能存在的。有時人們問我,Guruji你怎么能知道在我的生活中我從沒告訴過別人的最機密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說我不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但是我就是知道那些秘密,而且有時我也會尋找我已經(jīng)放在某處的鑰匙,它更是令人困惑,為什么Guruji 你會尋找你的梳子,尋找不知道被你擺在那裡的鑰匙,但是你卻好像知道除了我之外沒人知道,我從未告訴過任何人的某些事情。這怎么可能?我說它就是可能。就如你知道有多少頭髮在你的頭上嗎?你們所有人都知道有多少頭髮在你的頭上嗎?你不知道。但是你知道你有頭髮,是嗎?你知道你有頭髮,但是你不知道多少根頭髮在你的頭上。因此知識和無知共存,而且甚至你知道你拔一根頭髮,那根頭髮正在被拔起,那是為什么我們說(Tatra niratisayam sarva ghana bijam)無所不知的種子都存在於意識裡,它是令人驚訝的。它是如何讓人感到驚訝?它實在是令人驚訝的!它就存在那裡。(Tatra niratisayam sarva ghana bijam)在上主的身份裡,在那種的意識狀態(tài)裡,無所不知的種子都呈現(xiàn)在那裡。(Purvesam api guruh-kalena anavacha)這意識甚至是以前生存過的那些人的上師。 (Tasya vacka pranavah),你怎樣稱呼那個意識?Patanjali說只要發(fā)OM的聲音就是稱呼它。 OM是最接近稱呼祂的聲音。當你說OM時,就是總括生命能量(prana),就是總括意識。說Ah時,生命能量在身體的較低的部位;說Uh時,prana在中間部位,而說Mn時,在最高的部位。你說OM時,prana是完整地被總括的。你已經(jīng)做過那個練習了,對嗎?你了解它了嗎?Ah Uh Mm。去經(jīng)驗那聲音來自你身體裡的何處。OM是如此特別的聲音,這是能用來稱呼全然的意識的最接近的聲音。OM的變形形式是阿門,在基督教徒裡的阿門或在伊斯蘭教裡的Amin。OM是在世界上被所有的宗教接受的一個聲音。佛教,耆那教,錫克教,你在全世界所能叫出的任何宗教,他們全部都有OM或非常接近OM的聲音。OM是非常接近於全然意識的一個聲音,而其它所有的名字都只是次要的。 (Taj-japas tad-artha bhavanam) 說到Japa,這也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sutra。 Japa表示什么?能夠讓你想起那個感覺狀態(tài)的一個聲音。例如,如果你說芒果,芒果這個字立即給你那個概念,那個感覺,如果你喜歡芒果,你的嘴開始流口水,立即有反應,那個感覺來到你身上。說到耶誕節(jié),耶誕節(jié)這個字立即產(chǎn)生禮物和慶祝的感覺,所以人們也稱耶誕節(jié)是禮物,是慶祝。 (Taj-japas tad-artha bhavanam)同樣的,當你說OM時,你記起全然的本我,那個本我就是存在的真正核心。那種生命是沒有悲慘,是所有的愛,無條件的愛。OM的聲音使你想起你就是創(chuàng)造界的上主。 (Tatah pratyak-cetana adhigamo pyantaraya abhavas-ca) 它的功能是什么?當這種來自於你存在的核心的全然意識的昇華感覺來到時,那么見證的意識就在你內在露出曙光,一個不同形式的意識在你內在發(fā)生,你的心智被完全轉化。你的思維開始清楚,你的感覺開始清楚,整個身體經(jīng)力一種轉變,如此鮮活并充滿著生命能量(prana)。并且所有的障礙從你的生命道路中被移除。只有上主或神的身份的記憶便能將障礙從你的生命道路中除去。 生命道路中的障礙是什么? 在生命的道路有9個障礙。 (Vydhi styana samsaya pramada alasya avirati bhranti dharsana alabdha bumikatva anavasthitatvani citta viksepas-teantaraya)。 這9個障礙是什么? 1.身體的疾病(Vydhi) 2.心智的疾病(Styana)︰智力的遲鈍;在聽、體會、跟著做、練習、任何事情等方面的理解能力不足,這是(Styana),第二種類型的障礙。你知道你們很多人是好好的,但是當你進入一個課程時,有時你就生病了。你知道為什么?當你一進入到課程,開始做一些練習,靜坐,一些病痛就出現(xiàn),你的身體到處都疼痛,但如果你看電視,什么事也不會發(fā)生,但是如果你坐下來靜心,你的身體變得如此焦躁不安,到處都痛。這是在瑜珈道路的某種阻礙。 3.懷疑(samsaya)︰心智因為懷疑而被陷入泥沼。有三類懷疑: I) 懷疑自己是否足夠的好?我不認為我能做它。你看見其他每一個人都在靜坐,他們都非常愉快并且處在當下的氛圍中。你看見他們全部都很享受,都在至福中,只有我正在受苦,我是沒有用的,我認為我不能做到那樣,因此你對自己懷疑。 II) 對技術的懷疑。這技術是好的嗎?這種技術對我是好的嗎?我不認為,或許我應該做些其它的技術,這個技術不適合我。 III) 對老師的懷疑。他在忙些什么?他想要什么? 這三類懷疑會阻礙進步,就如你所知道的,懷疑自己就是這樣開始的,那是一個障礙。正確地了解你的懷疑,你總是懷疑某些好的事情而從未懷疑過負面的事,你總是懷疑正面的,你 從未懷疑過你的沮喪,你從不會說―我真的是沮喪嗎?‖但是當你愉快時,你會懷疑說―我真的愉快嗎?它是我想要的嗎?我不能確定?!瑧岩墒堑?個障礙。 4.警覺性不足,無心,不用心或明知故犯(Pramada)︰有意圖的去做一些已經(jīng)知道就是錯的事情。你非常知道某些事情對你無益,但卻去做它,或者完全知道某些事情你必須去做,但卻不去做。這就是Pramada。你了解了嗎?你清楚知道你必須繳納稅金,但你卻不支付,那就是Pramada。你知道如果你不做某件工作,你將陷入麻煩,知道你將陷入麻煩卻又陷入麻煩就是Pramada。假設如果你生病,你知道當你生病時,你不應該吃冰泣淋或其它東西,或不該吃過量,而且你知道你有一些血糖過高的問題,你不應該吃太多糖,但你還是有意的繼續(xù)吃糖和巧克力,這就是Pramada。因此,粗心大意,沒有警覺和不注意是另一個障礙。 5.(Alasya)懶惰︰身體內的沉重感。你可能已經(jīng)做了許多事情,因此當你必須做體位法或練習時,你就說,―噢!又來了。‖當你必須做呼吸法時,你說―噢!呼吸法…‖你感到如此地懶於做某些事情。懶惰可能在生活的任何方面或做任何事情時不知不覺的來到。懶惰出現(xiàn)并干預生活的方式有兩種方式:一是有意的不做事,而另一種是在身體裡的沉重感或懶散。 6.(Avirati)著迷︰表示沉溺於任何一個感官對象而無法從中走出來,你就可以稱它為著迷。你飢餓時你會吃東西,但是在吃飽之后,卻又整天無時無刻地想著食物。相同的事情,如果你想要游覽一些風景美麗的地方,你可以去做,然后這件事就算完成了!但是你知道有些人卻不斷的在想游覽美麗的風景…你了解了嗎?所有的感覺器官,他們的活動是被侷限於某一段時候,過了那一段時間它就應該結束。但心裡如果一直放不下它,24小時一直想著它,所有的時間一直狂熱於這整件事情上面,那就是著迷。你了解到我說什么嗎?它是清楚的嗎?因此在你吃完東西之后你就不應該再想著吃這件事,相同的事情,性愛,你有了性行為之后,你就不應該24小時的把性這件事一直放在腦袋裡,若是這樣那就是Avirati,無法與感官對象分離。人們持續(xù)看那些色情電影,日日夜夜坐在那裡看電影,他們的腦袋變得如此的熱切,身體無法發(fā)揮功能但心智卻被性的思想所糾纏。即使老年人也陷入這個問題,都已經(jīng)70,80,90歲,但是他們還是一直想著性…說個Mulanasutin的故事,在Mulanasutin 75歲的生日時,某人問他對女朋友的想法是如何?Mulan說,不要問我有關女朋友的事,我3天前好不容易才剛停止想這件事。任何不完全的感官經(jīng)驗就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Avirati---對那個感官對象無法分離和缺乏非對那個感官對象的不依戀,就創(chuàng)造了Avirati,Avirati是在瑜珈的道路的一個大的障礙物,它讓你無法歸於核心,它拉著你并讓你保持在那裡,那裡,那裡,就是無法回到核心。你了解到我說什么嗎? 7.(Bhranti Dharsana)幻覺︰你想像你是非常特別的重要人物,突然你想像你是超級巨星或什么人物,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個問題。很多尋道者練習一些方法,然后他們獲得某些幻覺或洞察的能力,然后他們就深陷其中,因為那些幻覺不全然是假,也不全然是真,它們是一些虛假和一些真實的混合物,因此人們努力緊抓著它。在這世界的很多邪教就是發(fā)生在這一部分,那只是因為幻覺(Bhranti Dharsana),他們不了解這個阻礙,這個障礙會出現(xiàn)在瑜珈的道路,這被稱為瑜珈幻境(maya)。瑜珈幻境就是出現(xiàn)幻覺并給你一些訊息,它可能是一種直覺的訊息。你知道嗎?你坐著并進入靜心,然后訊息就出現(xiàn)。噢,你走過去打開門,有某個人正等著你,於是你走過去并看到,耶,噢!真的有某個人正在等我,然后你就非常興奮。噢,你看…內在的聲音出現(xiàn),耶穌告訴我去做那個,好,我做到了,於是第二天它再發(fā)生,第3次再發(fā)生,第4次再發(fā)生,第5次。因為你不是完全的空空洞洞,於是就會有一些欲望、憎恨、恐懼的殘餘,而你那些東西都將以那個形式出現(xiàn)---透過耶穌,透過啟明者,或透過其他人,在你的心智裡給你那些概念,你因此而受苦。你了解到我說什么嗎?它就發(fā)生在我們的一個虔信者身上,那個人會有幻覺,她的每個幻覺幾乎都是正確的,因此當有一個幻覺出現(xiàn),這個幻覺說不要把你的丈夫帶到醫(yī)生那裡,他不需去找醫(yī)生而且會被治癒,她就說好。因為她害怕去看醫(yī)生,而且討厭吃藥,於是在靜心之中,她發(fā)現(xiàn)這些害怕的事全都出現(xiàn)。不,我不去看醫(yī)生。血糖一直上升,不斷上升,她的丈夫失去了他的雙眼,然后她整個人變得非常忿怒,為什么我的內部聲音對我說這件事情,為什么它欺騙我。她未恰當?shù)睦斫膺@些幻覺,缺乏理解的能力。這些事情的80%是正確的,因為她內在80%是純凈的。但是自己曾經(jīng)有的恐懼,渴望仍還在那裡,當那些事情與那些直覺和思想一起出現(xiàn),而且持續(xù)下去時,這些幻覺就不會形成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這是一個障礙。那是為什么不要奔馳在這些迷幻的馬背上的原因。 (Bhranti Dharsana)很多人被陷入這種幻覺中。 8.無成就感(Alabdha Bumikatva):曾經(jīng)人們對我說,噢!古儒吉,我持續(xù)八年,十年做所有這些練習,但是我好像沒有一些進展。我只是坐在那裡,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只有思想產(chǎn)生。只有思想出現(xiàn)但我卻沒有達到任何境界。沒有獲得任何境界或三摩地,任何安詳,任何寧靜的成就是第八個障礙︰一個人感覺到完全地被困住,到達不了任何地方,但卻又放不下練習,他們還是持續(xù)練習,但卻感覺他們是陷入困境,沒有進展,沒有什么事情發(fā)生。 9.(Anavasthitatvani)︰表示不穩(wěn)定。得到一些很好的經(jīng)驗,感到非常平靜,感到非常棒,然而它卻不會停留很久。它是另一種抱怨,第九個障礙是―我感受到所有的這些至福,但是它又全部的消失?!腋械椒浅5陌苍?,但是在片刻它全部又消失,僅僅少數(shù)片刻而一切就又消失。我擁有所有的這些機敏,覺知,良善的意圖,但是當我走出靜心并且開始作一些事,在10分鐘或15分鐘內那些全部的感覺就消失不見了?;蛘咴趲滋靸任腋惺艿轿矣辛钊俗搰@的覺知和機敏狀態(tài),然后很快它又全部消失不見,一點也不停留。這是人們所面臨的另一個共通的抱怨。這是無法穩(wěn)定處在任何狀態(tài)的第9個障礙(Anavasthitatvani)。 跟這阻礙或障礙一起出現(xiàn)的是悲痛(Duhka),在心智裡的痛苦(Durmanasya),你在心裡面感到痛苦而難以接受的。Duhka是悲傷,然后是痛苦(Durmanasya)。你與任何你看見或遇見的人在一起都不會感覺舒服,有痛苦在,有一種與本身共存的痛苦存在。 Angam-ejayatva 的意思是你的身體不聽你的。你看,就像一個酒鬼喝了太多酒,他想要往左但是卻往右,他的身體把他帶往右邊。他想要直走,但是他的身體卻亂走,不是嗎?他努力想握住玻璃杯,但是他卻把手放在遠離玻璃杯的桌子上,并努力想要握住玻璃杯,缺乏身心之間的協(xié)調(Angam-ejayatva)。而身體贏得控制權,身體不聽你的,你想要走,但是身體卻不聽你的。你了解到我說什么嗎? Duhka durmanasya angam-ejayatva svasa prasvasa viksepa sahabhuva 有五種障礙掌控了你的跡象。這五個跡象是什么?我們再來講一次。當任何一個這些障礙已經(jīng)掌控你時,這五種跡象是顯而易見的副作用。它是什么? a.(Duhka)悲傷。 b.(Durmanasya)痛苦。 c.(Angam-ejayatva)身體缺乏協(xié)調,身體不聽你的。 d.(Svasa Prasvasa)不規(guī)則的呼吸,呼吸的進出不穩(wěn)定和不自在。 這些是跟著那些阻礙而來的跡象(viksepa)。我們如何才能擺脫他們,克服他們,我們明天再來講。 PATANJALI的瑜珈SUTRAS~5克服障礙;我們昨天談了九類障礙,我們詳談了九個在瑜珈道路的;1.(Duhka)悲傷;2.(Durmanasya)痛苦;3.(Angam-ejayatva)在身體內的心;4.5.(SvasaPrasvasa)不規(guī)則的呼;如果你已經(jīng)觀察過你的呼吸,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愉快或興奮;你怎樣除去這些障礙?來看下一個sutra((Ta;只 -------------------------------------------------------------------------------- PATANJALI的瑜珈SUTRAS~ 5 克服障礙(Overcoming Obstacles) 我們昨天談了九類障礙,我們詳談了九個在瑜珈道路的可能障礙,沒有第10個障礙,一切可能的障礙都已經(jīng)被提出來,都包括在這九個類別之內。Patanjali是一個用字精簡,非常簡明扼要的科學家,他只說必需說的話。除了這9種障礙之外,5個擾亂心智的徵兆或跡象也一併被提及,那是︰ 1.(Duhka)悲傷 2.(Durmanasya)痛苦 3. (Angam-ejayatva)在身體內的心神不寧或身體缺乏協(xié)調性 4.5. (Svasa Prasvasa)不規(guī)則的呼吸 如果你已經(jīng)觀察過你的呼吸,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愉快或興奮時,吸進來的氣息較長,你會察覺到吸進來的氣息是在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當你處在不開心的狀態(tài)時,呼出去的氣息會較明顯,你會觀察到呼出去的氣息,完全不平衡的呼吸會發(fā)生。你注意到這個了嗎?當你不開心,心情沉重或悲哀時你會大聲的嘆息。當你興高采烈,你只會注意到吸進來的氣息,而且你不知道你什么時候在呼氣,你對于呼氣不會有意識,吸入和呼出的氣息不平衡。這些是5個伴隨障礙而來的跡象或副作用。 你怎樣除去這些障礙?來看下一個sutra((Tat pratisedha artham eka-taltva abhyasah) 只要專心地做一件事情就能擺脫那些障礙。當你四處追尋某個目標,就只需持續(xù)追尋某個目標,僅僅做一件事情,在一件事情上投入所有的注意力。當你只是一直持續(xù)地做一件事情時,會發(fā)生什么?厭煩會出現(xiàn),坐立不安會浮現(xiàn)。坐立不安和厭煩把你帶到一個高峰,然后那就會帶出一種清楚明白的覺知,這是唯一的出口。我們的心智是混亂的,因為它處在二元性之中,因為它有選擇所以它更混亂。我應該做這嗎?我應該做那嗎?我應該做這嗎?我應該做那嗎?于是它繞著原處一直跳,這個,那個,這個,那個,然后心智進一步被分割。分割的心智是痛苦的,方向一致的心智是快樂。如果你已經(jīng)注意到愉快是什么,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的心智是變成一整體的那些時刻,你是非常愉快的。它變得如此完全的,如此聚焦在一起。然后你就會經(jīng)驗到生命的喜悅,安詳與至福。你會經(jīng)驗到生命本身的完整性。二元性的心智,被分割的心智是恐懼和痛苦的肇因。如果你一直做兩件事情或者太多事情,那也是肇因,這不是一門深入或一心一意(eka-taltva)的修行(eka-taltva abhyasah),這不是一個練習。那么eka-taltva是什么?致力于一個本源。一個本源可以是神,可以是一件事情,可以是上師,可以是本我,可以是任何事情。(eka-taltva abhyasah)專注做一件事情,然后你就能克服所有這些障礙,所有這9個障礙就可以被擺脫。 只有心智在一定程度的寧靜和精緻細微下,我們才能專心一致,其它情況下根本幾乎是不可能。不是嗎?心智有一定程度的寧靜時,你才能專心一致。你能看到每一個人內在的那個本源,那個本我,我的本我在每一個地方呈現(xiàn),我的上師在每一個地方呈現(xiàn),除了我的上師之外沒有其他人,對我而言,上師或神呈現(xiàn)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化身,除了我之外沒有其他人,像這樣緊握住一個本源,在每一個地方都看到這個本源,這是在生命裡的技能。我們的生命必須活在多樣性的領域。你與很多人共同生活在世界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但是你如何能在每個人身上看到相同的東西。沒有什么東西看起來是相同的,沒有兩個人看起來是相同的,但這裡Patanjali說―在每一個人身上看到同一件東西‖,集中在那個本源。那怎么可能?因此Patanjali說,我將再給你另一個金言。 (Maitri karuna mudita upeksanam sukha duhkha punya apunya visayanam bavanatas-citta prasadanam) 于是,Patanjali做了一個分類"世界上只有四種人,(1)愉快和(2)不愉快的人,(3)做好事、善事的人,(4)做壞事、惡事的人四種;亦即有罪的人,值得祝福的人,愉快的人和不幸的人四種。你如何與他們相處? 1. (Maitri):與愉快的人友好相處。如果你不對愉快的人友善,你會感到妒忌,你會因為某人比我幸福而妒忌。但是如果你擁有他們,如果你覺得他們屬于你,你看,當那些對你非常親密,非常親近的人很幸福時,你不會妒忌,那不會困擾你,那不會讓你妒忌。當你認為誰和誰非??鞓?,而他們跟你不是全然的有關聯(lián)時,于是妒忌就出現(xiàn)。因此,Patanjali說和快樂的人建立起友誼關系,與他們建立一種友好的感覺,為他們這樣做。你能夠在每人身上看見相同的本我,但感覺上還是不相同的,它對一個新手來說是不相同的。一個人儘管在理智上會說在那裡只有我的本我存在,但還是無法真正感受眾生一體,因為本我還不是完全地受教化,沒有完全被建立,它仍有它的偏好,那么你將採取什么偏好?他說,對那些愉快的人要友好。 2.現(xiàn)在,要如何對待不幸的人?如果你對不幸的人友好,會發(fā)生什么事?你也會變得不開心。因此他說,不要對不幸的人友善,而是要對他們有慈悲心。他給出與第2種人相處的方式。(Karuna)對正受苦的人,要有同情心,對他們要慈悲,但是不要鉤上友情,因為若鉤上友情會把你也拉下去,讓你也不開心。如果你不開心,他們也不開心,你就無法幫他們度過難關。你了解我說什么嗎?如果你想我們應該與你的朋友分享不幸。好,你去分享他的不幸,然后我要你也能與他們一起分享你的愉快?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對不開心人,不要對他們友好而是要對他們有慈悲心,這其中是有差別的。你了解這點了嗎?(Karuna)慈悲,要有慈悲心。但不要說―噢!真是不幸,它實在不應該發(fā)生在你身上?!覀儾恢缿绾闻c痛苦的人相處。我們去看他們,然后讓他們痛苦的信念更強烈,我們跟他們說,神對你是如此的不公平,上帝對你是如此的不友善,你是這么難過,你是可憐的東西…我們甚至把他們更往下推,甚至推到更深的困境。我們試圖將他們拉出困境卻反而逆向而為。沒有意識到我們的作為,因為我們認為,噢!他們是我的真正的朋友,我該做什么?對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不要同情他們。在同情和慈悲之間是有差別的。在同情的過程中,你不但沒把他們拉出困境,你甚至把他們推更向下,這是大多數(shù)人所做的,他們讓那些受苦的人在有限的邏輯或一些相對的事件上對他們痛苦的信念更具體化。你了解到我現(xiàn)在說的嗎?如果某人認為,噢!對我那么的不公平。因此他們非常痛苦,他們是處在自艾自憐的心境裡,而你卻繼續(xù)說,你是一個可憐的人,你是如此的痛苦,它實在不應該發(fā)生在你身上。于是那個人想,噢,就是啊,你看我是非常痛苦的…,你沒有用任何辦法幫他們從痛苦裡醒來,什么也沒有,很多人甚至更痛苦。你了解了嗎?我不是要跟你說,你要去安慰他并且跟他說,你那些痛苦沒什么,很多人比你更苦…,那你會點燃他們內在的憤怒。對痛苦的人要有慈悲而不是友情。 3.對那些做好事、做善事的人,對那些擁有很多善心和深受祝福的人,要感覺歡喜的和他們相處,與他們變成一體,感覺自己與他們一起做了那些事。然后競爭的感覺就會消失,妒忌就會平息,就不會去挑這些做好事的人的毛病。人們對一個好人,深受祝福的人,做好事的人,做一些有意義工作的人,往往會有挑他毛病的傾向,你了解我說什么嗎?設法找出做好事的人的錯誤,并且說―他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至少他們已經(jīng)做到他們所能做的,你甚至連那個也沒做,而你卻說他們應該做得更好,他們應該要安排得更好。批評來自那些幾乎不工作的人。你注意到這個了嗎?不做任何事情的人,他們只會批評別人。幾乎大部分的時間就只會說,噢!那個人沒有做那件事…。不要對做好事的人挑毛病,當你對這些好事的發(fā)生 感到高興時,你就不會想要去挑毛病。如果某人做了一件很偉大的服務,就為他感到高興,而不要去說,噢!他應該再做更多一點,他應該做的更好一點,在那個組織裡他有這樣的缺點、在這個組織裡他有那樣的缺點。好吧,這個組織可以有那么多缺點,那又怎樣呢?這個組織做了那么多好事來提昇人們,你為什么不把你的注意放在那裡!若只會說,噢!這個組織太嚴格,這個人這樣說,那個人那樣說…,那一個人就會卡在這樣的論斷中…。 你不斷的在挑剔別人的毛病。要為那些做好事的人感到高興,并想一想什么時候你才會這樣做?當你與他們變成一體的時候,那就像左手欣賞右手做好事一樣,噢!我的右手能寫出這首美麗的詩。雖然左手不寫,但是它不應該阻止右手去寫,它應該感覺自己是另一隻手的一部分,左手能做其它的事情,它能穩(wěn)住桌子和紙張,于是右手就能拿鋼筆在這裡寫詩。像那樣感受他們是你的一部分,你就能對他們正在作的好事感到高興。(Mudita)表示對那些正在做令人讚嘆工作的人感到高興。分享他們的愉快,跟他們一起感到愉快。 4.對那些正在做壞事,從事罪惡行為的人,不要在意。(Upeksanam)Patanjali說,不要將他們放在心上。某人說了一些與事實不符的話,不要在意他所講的,甚至連想都不要去想它,但我們卻反向而行。我們沒有去想那些正做好事的人,卻一直想著那些做壞事的人,我們完全無法忽略他們,我們在內心一直咀嚼著他們。所有的報紙全都報導他們,大大的報導誰犯了謀殺罪,或做了這個或那個兇惡的罪行,犯罪的行為,他們的圖片和整個故事都將在報導裡出現(xiàn)。當然,現(xiàn)在人們也開始將一些正面的事情,美好的故事寫出來,但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少,不是嗎?所以,當你看見人們做有罪的事情時,教育他們然后就不再理會他們。不是只有不理會他們犯的錯,而是要教育他們。你出于慈悲心去教育他們,然后忘掉他們的錯。否則,你將那件事放在你心上,然后它就開始困擾你,你一直想著某人是不完美的,他們是不完美的,然后你也變得不完美。你與他們不惶多讓,你和他們一樣不完美,甚至比那個人更糟糕,你想說那個人是錯的而你是對的。確實的看看你自己,你甚至做了更多的罪行。你看,當你指著某人做錯事時,你應該隨時記得你有三隻手指是指向你自己,所以,一比3,你有3倍的責任,就是你!但是如果你不再談論你和我,然后開始向你內在探索,假如你轉向內在,那只有祂,整個演講只不過就是這個… 那就是瑜珈---與你內在的連結,這個,這個,這個,一堂靜默的課。(Maitri karuna mudita upeksanam sukha duhkha punya apunya visayanam bavanatas-citta prasadanam)會有這種感覺…因為Patanjali非常了解人類的心智,他知道心智所有騙人的把戲,知道所有心智會有的障礙。Patanjali 知道心智無法始終對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感覺,感覺是一直在改變的,而且感覺是可以被開發(fā)的。所以他說,擁有這些感覺,友情,慈悲,快樂,幸福和不在意,你們稱它是什么?不為罪惡的事情所動。假如你這樣做,你的chitta,你的心智將會是愉快的。它會變得優(yōu)雅,親切。在那種親切的心智下,專心一致就變得非常容易,非常簡單。嗯… 練習一件事情,致力奉獻于一件事情或某一方面。他說,就算那也很困難,沒關系,我將再給你一個金言 (Prachardana vidharanabhyam-va pranasya) 打破呼吸的韻律,呼吸的自然韻律然后憋住呼吸,將呼吸維持在不同的韻律裡。如果有人問你,Patanjali在那裡談到kriya?Patanjali沒有直接提到Sudarshan Kriya,但在這個句子裡有一個線索。你可以用我們練習的軌跡對照到那個金言上,因為同樣的我們的練習著重在韻律上。我們不是讓呼吸隨意進行,而是有意識地帶出一種明確的特殊韻律,那就是Prachardana。不管出現(xiàn)的呼吸韻律是什么,將它們分開,將呼吸維持在一種不同的韻律,那就是我們正在做的。(Prachardana vidharanabhyam-va pranasya)以特別的方式調整生命能量(prana)和呼吸。藉由這個方式,你心智變得平靜和專一,專心一致。 另一句金言︰(Visaya vati va pravrttir-utpanna manasah sthiti-nibandhani) 假定這還起不了作用,實際上它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在那裡你仍然感到一些不完整,那么Visaya vati是表示透過任何一個感官的對象,心智也可以被靜止下來。你現(xiàn)在正注視著,當你注視時,發(fā)生了什么事?你正看著某人,你全心的注視一會兒,在那個時間你的心智沒有到處跑來跑去,眼睛注視著,然后你坐著閉上眼睛,將心智完全安頓下來。 我們做kirtan,唱歌。在唱歌之后,在bhajan之后,我們寧靜的坐著,靜心,心智就會停頓下來。不是嗎?我們正在做這個,不是嗎? 我們已經(jīng)在初級課過程中做過吃葡萄的過程,我們做什么?用所有意識去拿葡萄,而且如此全然地用所有的意識去吃葡萄。(Visaya vati va pravrttir-utpanna manasah sthiti-nibandhani)那是有好處的,每一個人完完全全的參與所有的過程,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心智被卡在哪個角落,或許你發(fā)現(xiàn),噢!這個過程是如此的愚蠢,我們?yōu)槭裁葱枰鲞@個。不要在意,你就是去做,你做了之后,會發(fā)現(xiàn)某些事情發(fā)生,因為你的心智會變得像小孩一般就黏附在一些小事情上,而且透過這個小小的過程,你的心智就能被釋放, (pravrttir-utpanna manasah)在你的心智裡會產(chǎn)生一些活動,就是透過些活動,就是透過那些感覺,你的心智就可以被帶入寧靜狀態(tài)。 (Visoka va jyotismati)下一金言︰ 如果你已經(jīng)觀察到某些人非常不開心,悲哀,而你去與他們同坐片刻,你也會開始感到沮喪或悲哀。你有這種經(jīng)驗嗎?多少人有這種經(jīng)驗?如果有人不開心,你只是去與他同坐,你也會開始感到不開心。如果有人非常高興,正快樂的冒泡,非常的熱情,你只要去與他們同坐,你也會開始笑,你開始感受到他們的那種喜悅。再一次地,這種愉快和不愉快的心情,是我們對心智的一種訓練。如果你已經(jīng)習慣于不開心,不需要出現(xiàn)一些特別的事你也不開心,因為那已經(jīng)變成了你的老習慣,保持一張拉長的臉并且抱怨,你覺得那樣才自在。你在所有老年人家裡很容易看見這種景象,老年人他們養(yǎng)成一種無法改變的習慣,長期的習慣處于抱怨之中,即使當沒有什么可抱怨時也一樣,他們就是保持一張拉長的臉而且保持著哀傷。你將感覺到他們?yōu)槭裁床婚_心。他們也可以是非常愉快的,你沒有這種經(jīng)驗嗎?你有沒有很多這樣的感覺?嗯.這個老人,他或她為什么不能是愉快的?你會想,他們已經(jīng)完成他們必需要做的一切事情,他們已經(jīng)做了他們想要做的一切事情,他們擁有他們需要的一切。但是他們仍然保持著一張拉長的臉。你會想不通到底為什么?為什么需要這樣?很多人不開心是因為他們不能再工作。好啦,那是身體的天性,當你80歲時,你因為不能跑和你30歲時一樣長的路而不開心,這是無知,愚蠢! 前些日子,一個老年人來看我。我問他現(xiàn)在怎么樣?你愉快嗎?他說,―你看,我以前常常一天跑那么多英里,我過去常常做那么多工作,我過去常常一天工作16個小時。現(xiàn)在我不開心,因為我不能再做那么多工作?,F(xiàn)在,只要4個小時我就感到疲倦,跑1 公里之后我感到疲倦,我要怎樣才能回復我的力量,讓我一天能走4英里?!艺f,你為什么一天需要走4英里?因為內在有在一種感覺,噢﹗我需要健康,但是身體就是不聽我的。在心裡面常說,我應該像以前一樣的工作,我怎么會是不能工作的人?我變老了嗎?這個我變老的想法讓一個人感到悲傷,不開心。沒人能從他們那裡帶走這樣的一種不開心,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強加的不開心。隨著那個不愉快的心,那個人變得神經(jīng)過敏,忿怒,緊張而且所有其它負面的事情都出現(xiàn)在他們身上。他們沉浸在負面的情境而且就那樣的死去。你看過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嗎? (33‘33‖)Patanjali 給出這個Visoka va。 Visoka表示排除掉痛苦。悲哀只是你的習慣。當你深入探查你的心智,你會看到,噢!這個悲傷是全無根據(jù)的,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你深入探查你心智的那一刻,那自創(chuàng)的悲傷就消失。你就能從那個悲傷中重獲自由。它只是一個概念,像另一種概念一樣,它可能是… 噢!人們不尊重我,這是毫無根據(jù)的;沒人尊重我;我不夠聰明;所有那些關于自己的想法都是一個人自己加諸在身上,然后讓自己非常不開心。沒有人關心我。誰不關心你?每個人都關心你,為什么你認為沒有人關心你?我是如此愚蠢,誰說你愚蠢?愚蠢只是一種比較,你比―比你愚蠢的人‖聰明。有一個尺度,愚蠢的尺度,你能夠找到一些更愚蠢的人,然后瞧不起他們,而且感覺你是聰明的。你這種與別人的比較能形成你所有的這些悲傷和你心智裡的不安。所以不要將你自己跟別人比較,你可以活的更愉快。你了解我說什么嗎?Visoka---讓你的心智免于悲傷,那些悲傷是源自于概念而已。你了解了嗎? 或者(jyotismati),將你的整個心智視為如一束光,一束火焰一樣。你的意識是一束火焰,你的心智是一束火焰,而你忘了這件事實。因為這個心智像一束火焰在你內在呈現(xiàn),你的整個身體因而能正確運作,否則你將看起來像一支未點燃的蠟燭。這束火焰是什么?這束火焰怎樣運作的?一束火焰靠氧在過活,不是嗎?它做了什么?火焰利用來自實質大地的一些東西,然后利用氧氣來維生。生命是什么?生命也和火焰一樣,它利用氧氣和在一些東西維生。正如火焰一樣在蠟和燈芯上,并且使用氧氣來生活。你的生命,你的心智利用身體,食物之于身體就如蠟之于火焰一樣,而空氣就如氧氣一般。并且在身體裡展現(xiàn)出活動就像火焰所展現(xiàn)的一樣,意識展現(xiàn)出生命。生命和光束是非常同義的。他們是非常接近的。就像如果你把一個瓶子蓋在蠟燭上方,在幾分鐘之內火焰將被熄滅。相同的事情,如果你被鎖在一個沒有任何窗子的房間裡,然后你在那裡待幾個小時,8個小時,蠟燭或許燃燒8分鐘,如果你被鎖在一個房間裡幾個小時,那么你也將會死掉。非常相似,不是嗎?無論你對蠟燭做什么,你也對你的身體做相同的模式,那么相同的回應將會出現(xiàn)。你看,你把更多的蠟投進火焰中,然后它將持續(xù)的燃燒。你把食物吃進身體,然后身體將會更長壽。而如果燈芯變得非常的破舊,全部都已被燒光,那你放再多的蠟進去也沒有用,燈芯有它自己的壽命。與此類似,身體在經(jīng)過某些年的燃燒之后,你再吃進什么食物,它也不再能維持住身體,它無法繼續(xù)生命。身體的功能正如這根燈芯一樣。正如氧氣一樣,火焰因它而出現(xiàn),這個身體也依賴它維生 (jyotismati pragya)。(Visoka va jyotismati)努力的擺脫不快樂或保持著愉快的心境,同時要了解你的心智是由光所組成,它不是物質。你的心智是能量,你是能量。 (jyotismati) 下一金言︰ (Vita-raga visayanam va cittam) 或者將你的心智保持在啟明者的想法。你的心智看起來像水。我說過你的心智看起來像火焰,現(xiàn)在,我說你的心也像水一樣。無論你將水放在哪個杯子裡,水都會呈現(xiàn)這個杯子的形狀。同樣的,不管你的心智致力于什么思想,你的心智就會變成那樣。不管你在何處放入什么東西在你的心智裡,它就會發(fā)展出所有那些品質。 Patanjali 說的下一金言︰ (Vita-raga visayanam va cittam) (Vita-raga)一個已經(jīng)超越貪愛,一個已經(jīng)從貪愛中獲得自由的人,如果你想著他或她,如果你想著這樣的一個人,那么你的心智也會得到那些品質,你開始感受到那種平和,開始感受到振動,開始模仿到所有的那些品質并且開始在你內在發(fā)展出那些品質。這是更簡單的方法,(Vita-raga visayanam va cittam)你了解到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