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留言】
仙人大哥:
您好!我兒子今年8歲半,上三年級了。平時他的作文挺讓人頭疼的,現(xiàn)在一提作文孩子有些抵觸,不太愿意寫。下面附上他最近在家寫的一篇習作請您指導一下!非常感謝!
【作文:瀏覽動物園】
星期一,我和媽媽去動物園玩。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猴館。
剛一進猴館前幾個屋子是空的我們有些失望,后面的屋里有七八只大小不一的猴子。它們有黃褐色的皮毛,非常濃密。耳朵很薄,非常大。眼睛巨大,黑溜溜的,鼻子很長,翹起來的,感覺就像滑梯。嘴很大,像裝了東西,鼓了出來。臉上到處都是皺紋,像位老人。這時,一只小猴輕快地跑過來,和我玩耍,我一伸出手,它也伸出小手,我發(fā)現(xiàn)它的手和我們的沒什么兩樣,手指細細長長,是黑皮膚,指關(guān)節(jié)是皺起來的。它慢慢的離開,玩起一旁的小石頭,它用靈活的手指左扒扒,右扒扒,扒著扒著小石子不見了,它用力搬起旁邊一塊寬60厘米正方形的鐵板,它力氣小,來不及找,便把鐵板放下來,身體迅速往后退,生怕砸到自己的腳,我們在外面議論說:“這只小猴真聰明?!边@時,它用食指不停的在一個角落摳來摳去,我很納悶,為什么它專摳那兒呢?我過去一看,原來有個小洞,想讓我喂它。我從包里掏出火腿,咬成片遞給它,它拿起就吃。飼養(yǎng)員來了,小猴跑開與飼養(yǎng)員親切地玩了一會兒,拿了個雞蛋,“蹭蹭”爬上欄桿,背對著我們坐下,露出紅紅的屁股,尾巴像根魚桿垂了下來。靈巧地剝開蛋殼,扔到地下,我一看里面全是蛋白,我想:它還真會吃,專挑有營養(yǎng)的蛋黃。它們似乎過得很好,吃的吃了一半就扔到一邊,真浪費。
冬天天氣涼,我以為動物都躲著不出來,沒想到還能看很多動物,最讓我激動的是,能看到這么聰明的一只小猴,真是讓我很是驚訝。
【仙人老師點評】
8歲半的孩子,剛上三年級,寫成這樣,很不錯啊。我不明白家長“頭疼”什么。我想,孩子的“抵觸”情緒,大概就來自家長面對孩子作文時,有意無意地表現(xiàn)出的“頭疼”??催@個孩子目前的寫作文能力,很正常。注意,是“正常”;這個年齡,沒必要要求孩子出類拔萃,“正常”最好,落后一點也沒關(guān)系。剛上三年級,著什么急?當下要做的,是多領(lǐng)著孩子逛書店,買一些他喜歡看的書,鼓勵他的閱讀興趣;在選書過程中,自然夾帶些我們想讓他看的書。記住,切不可強迫閱讀。強迫的東西,滴水不進,還造成反胃。
這里我說一個啟發(fā)孩子讀書興趣的技巧,效果非常好。我們想一下,我們做影迷,做歌迷,追捧我們喜歡的影像音樂時,通常也會對這些作品和人物背后的故事感興趣;比如對明星的趣聞軼事、生平簡歷,以及花邊新聞感興趣,關(guān)注他們的生活,追蹤他們的報道。讀書也可以這樣。你想讓孩子讀某個作者的書,或者某部名著,不要反復(fù)絮叨這部書如何好,如何應(yīng)該讀,讀了以后會怎么怎么樣;這樣做并不會讓孩子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不妨先給孩子講一些作者或書中故事的背景,比如作者為什么寫這本書,后來他的生活又有哪些變化,他的家庭,他的愛情,他的脾氣秉性,都可以“漫不經(jīng)心”地聊給孩子聽;如果書中有歷史背景,那話題就更闊了,講講當時的歷史事件,社會現(xiàn)狀,流行什么習俗,等等。戰(zhàn)術(shù)是:以周邊包圍中心,以花邊帶入正題,從野史走進正史。孩子的興趣有了,不用我們操心,他自己就會去主動閱讀。當然,他的這種“主動”是我們有意安排的,采用“狡猾”手段誘導的。
舉個例子,日本演員三浦友和寫的《相性》,記錄了他與妻子山口百惠的相愛相伴相守的經(jīng)歷。如果你想讓孩子讀這本書,你不妨先講一講山口百惠的影壇傳奇,當時她的地位,以及她為什么隱退;結(jié)合日本這個國家的風俗,展開發(fā)散情節(jié),有趣的傳聞故事很多,八卦一點兒沒關(guān)系,說出來看似與我們的生活無關(guān),其實都可以引起在那個時代還沒出生的孩子的濃厚興趣。
回到這篇作文上,8歲半孩子寫成這樣,我是滿意的。要是按照10歲半的要求挑點兒缺點,那就是這個孩子寫作文的“層次”不夠清晰,他僅僅掌握了三段式,開頭、內(nèi)容、結(jié)尾;其他技巧,顯然比較陌生。比如開頭,可以寫一寫去動物園的“起意”,誰提議去的?從最后一段里說的“冬天天氣涼,我以為動物都躲著不出來”推測,家里對冬天去動物園是有過討論的,不妨記錄一點討論的情景。中間的主要記述段,要先大后小,先籠統(tǒng)再具體,逛動物園不會只逛了猴山,其他地方也不妨帶幾筆觀感,只是重點寫猴山里的猴子。值得表揚的是,孩子在描寫小猴子的時候,觀察很仔細,描寫也很形象,這說明孩子具備寫作文的良好素質(zhì)。最后一段結(jié)尾,雖然匆忙了點,但思路沒什么問題,挺好。
這里我要強調(diào)一個問題,家長關(guān)注孩子的作文時,不要“審”,而是要“欣賞”。盲目表揚和過分嚴厲,都是不正確的方法。強調(diào)“欣賞”,是要求家長把自己放在一個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形成“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先找優(yōu)點,再找不足,最后以哪里提高了為結(jié)束語。
像這個孩子寫的作文,家長感到“頭疼”,那顯然是要求太苛刻了。這個孩子不缺“能力”,只是缺一點“訓練”和“技巧”。
結(jié)合他的年齡,我給這篇作文打80分。
2014/2/15 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