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甄士隱的
重要作用
無我相 2016-08-01 08:39
(本文轉(zhuǎn)自:今日頭條)

《紅樓夢》第一回書為: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這甄士隱可以說是書中出現(xiàn)的第一個有名有姓的人,而且也僅僅出現(xiàn)了在這第一回,以后也未見他的身影,戲份很少,甚至連賈府的管家、寶玉的書童這些小角色都比他出場次數(shù)多。若只憑描寫他的文字來看,似乎是個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人物,但《紅樓夢》的構(gòu)思之奇妙,那是為眾人所折服的,作者將甄士隱列為開卷第一人,又付與他那種悲慘的命運,且只給他出現(xiàn)在第一回的使命,這不能不讓我們對甄士隱這位紅樓夢中的男子作番思考。
且看書中對甄士隱的開場描寫:“廟旁住著一家鄉(xiāng)宦,姓甄字費名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儀,家中雖無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只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到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紀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英蓮,年方三歲?!边@段話將甄士隱的性情與家境大概交代出來了,他是位鄉(xiāng)宦,應該是借著祖上的蔭功獲得著小康之家,是抱著唯求平安的思想而生活。另外,這段話提到了英蓮,后文書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女子。這就是曹雪芹的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絕妙筆法。甄士隱名費字士隱,熟悉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曹雪芹慣用諧音,這甄士隱已是公認的:真事隱了,即把真事隱去,這是曹雪芹借用這個名字表明他將真的事情隱去了,但這明顯是種透露,有意提醒讀者:你看到的是表象,真的事情隱藏在深處,好好探尋吧!高明之極??!至于甄費,有人說那是“真廢物”的意思,這點我不敢茍同,我想是不是“真費勁,真費心思”的意思呢?這書可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難道還不是絞盡腦汁,費盡精力嗎?

綜觀全書有關(guān)甄士隱的文字,可以發(fā)現(xiàn)他與三個人有密切關(guān)系——英蓮,賈雨村,賈寶玉。英蓮是他的女兒,也就是后來的香菱,這自不必說與他有關(guān)系了。賈雨村也是明擺的事實,兩人中秋賞月,飲酒作詩。雨村受士隱資助,考得功名,且雨村的妻子嬌杏也是甄家丫頭。雨村與士隱的關(guān)系也是最明顯的。至于寶玉,可能你會奇怪,按此時寶玉還未出生,怎得與士隱有密切關(guān)系呢?且看本書第一回回目: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這書中明明白白的寫了士隱做夢夢到僧道二位仙師談論“頑石蠢物”,且與那玉有一面之緣,這可不簡單啊,士隱是第一位見過通靈寶玉的塵世之人啊,這能說與寶玉無甚關(guān)系嗎?
既然如此,那么士隱的命運是否也映象著這三位的命運呢?
先來看看甄士隱的結(jié)果。他本有一個小康之家,追求小富小貴,平安度日,怎奈樹欲靜而風不止,鳥欲鳴而山更幽。先是元宵佳節(jié)丟了女兒,后又:廟門失火,殃及甄家,這個小康之家頓時瓦礫一堆。人生的命運就如此瞬息萬變,做夢也沒想到的事,偏偏降臨到了你的頭上,怨天怨地,終究逃離不了命運的安排。不過士隱也算是幸運的了,臨了臨了,遇到了這一僧一道的度化,也算是脫離苦海,重新開始了。這士隱的命運是由盛到衰再到悟??!
回頭再看英蓮,雨村,寶玉的命運。當然了,前八十回書這三個人都沒有離場,結(jié)局如何也還在揣測之中,不過我看至少寶玉的命運倒與士隱有幾分相似:少年時家境殷實,正逢盛世,五十八回以后,賈家就顯衰落,由盛而衰似乎是必然的,而最后寶玉是否“悟”了,現(xiàn)在也沒人見到曹雪芹手稿,不過十有八九都認為寶玉“悟”了。士隱跟寶玉的命運如此相似,這是巧合還是曹雪芹有意安排呢?我個人看來,作者是在第一回書就有所暗示了。
不僅如此,我看士隱這個人物的出現(xiàn),與賈府也有莫大關(guān)系。第一回書不是有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嗎?這一賈一甄可是書中的兩條線索。仔細再看,作者將士隱的家置于一廟旁邊,似乎并非偶然,這廟不是象征著有神助嗎?士隱家靠著廟,賈家呢?靠的是元春,靠的是皇帝。有句話說的好:樹倒猢猻散,士隱的家被火燒的一片瓦礫不是拜旁邊的廟所賜嗎?那賈家的衰敗呢?至少他的靠山——皇帝是一大因素吧!

再看士隱的另一大貢獻——解讀《好了歌》,這《好了歌》可是兩位神仙歌唱的,好了好了,好是好,終有一了啊,人生不正如此嗎?大到生命的始終,小到日常的瑣事,一輩子在追求著,到頭來卻什么也沒留下,得一樣失一樣,欲望的驅(qū)使也只使自己得到一時的滿足,終究戰(zhàn)勝不了命運!來看士隱對《好了歌》的解悟: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
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不用過多解釋,士隱的這翻解釋是作者的一個思想觀,人生觀的體現(xiàn),在全書起了概括性作用。
由以上對士隱的種種分析來看,他并不是一個小人物,乃是全書一個領(lǐng)銜式的人物,是暗示著賈家命運走向的,是作者思想觀的集中體現(xiàn)。
另外,想多說一句,上面提到了士隱對《好了歌》的解讀,很多人包括一些自稱紅學家的人,認為這個解讀中每一句是指書中一個重要人物,如:“金滿箱,銀滿箱”是指王熙鳳;“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是指雨村,賈赦等。我看他們這是弄反了,這個解讀應該是全書的一個集中概括,不是每句話指一個人,而是書中人物的命運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歸宿,不僅如此,我看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來這里找他自己吧?
以上算是對士隱的分析了,也學學雪芹,用首詩來概括一下他吧:
風流淡雅真君子,
隱去荒唐多少事。
隨緣僧道唱好了,
千古恩怨自拋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