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脾湯【主治】“主治痼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調(diào)治,不可畏虛以養(yǎng)病也。” 溫脾湯主治痼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溫脾湯是一個溫下的方子,為什么泄瀉腹痛還要用瀉法?這就是通因通用。 方歌“溫脾桂附與干姜,樸草同行佐大黃。” “泄瀉流連知痼冷,溫通并用效非常。” 附子、干姜、甘草、桂心、厚樸各二錢,大黃四分,四分就是1.2克,量非常小,水兩杯。 溫脾湯論“喻嘉言曰:許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溫藥下之之法。方中大黃一味,有用則溫藥必不能下,而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恐溫藥不能制,而洞泄或至轉劇,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大家用溫脾湯也不要太害怕,因為大黃才1.2克,這是許叔微先生的方子。溫脾湯這個方子深合仲景溫藥下之之法,方中只有一味大黃是寒性的,但是量很小。為什么用大黃?因為邪氣在里,不攻下邪氣,這個病就好不了。但是這個病本身又是寒的,所以就用溫藥配大黃,但是大黃不能多用。為什么不能多用大黃?因為是寒癥,所以用溫藥配大黃,這樣既能攻下邪氣,又不會傷人,因為溫脾湯以溫藥為主。如果大黃用的太多,溫藥就不能制約大黃的寒性,就有可能使病人瀉的更厲害了,所以要裁酌大黃的量來用。
|
|
來自: 為什么73 > 《王老師講座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