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常見偏旁部首的單字讀音及意義1
(1)丨(滾gǔn)上下貫通的形狀. (2)丶(主zhǔ)“主”的古字. (3)丿(撇piě)古同“撇”字。 (4)亅(決júe)倒掛的鉤子。
(5)亠(頭tóu)只作部首,不單獨使用. (6)兒(人rén)“人”的古字.
(7)冂(扃jiōng)“坰”的古字,野外。 (8)冖(冪mì)以巾覆蓋東西. (9)冫(冰bīng)古“冰”字。 (10)凵(侃kǎn)嘴張開的樣子。 (11)勹(包bōo)古“包”字。 (12)匚(方fāng)古代盛放東西的方形器具。 (13)匸(細xì)收藏東西的器具。《康熙字典》及臺灣正體字使用,大陸現(xiàn)代并入“匚”。 (14)卩(節(jié)jié)古同“節(jié)”字 15)廠(喊hǎn)山邊巖石突出覆蓋處,人可居。
(16)囗(圍wéi)古同“圍”字。 (17)夊(雖suī)慢慢行走的樣子。 (18)宀(棉mián)深的屋宇。 (19)尢(汪wāng)跛腳的樣子,瘦弱的樣子。
(20)屮(徹chè)草木初出的樣子。 (21)巛(川chuān)古同“川”字。 (22)廣(眼yǎn)靠著山建造的房屋。
(23)廴(引yǐn)古同“引”字。 (24)廾(拱gǒng)兩手捧物,今作“拱”。
(25)彐(季jì)本作“彑”,豬頭。 (26)阝在左=阜 (27)阝在右=邑
(28)攴(撲pū)同“撲”,輕擊。攵=攴 (29)爿(墻qiáng)劈開的木頭,左邊的叫爿,右邊的叫片。
(30)癶(波bō)兩腳相背不順的樣子。 (31)禸(柔róu)野獸腳印;同“蹂”;一種兵器。
(32)虍(乎hū)虎身上的斑紋。 (33)襾(亞yà)覆蓋,包裹。覀=襾
(34)辵(輟chuò)走走停停。 (35)釆(辯biòn)“辯”的古字。 (36)阜(復fù)同阝在左(讀【復】左耳旁)。土山;多,豐;大。 (37)隹(錐zhuī)短尾鳥。
(38)髟(彪biāo)頭發(fā)下垂的樣子。 (39)鬯(唱chàng)祭祀用的酒;同“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