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最美的風景里,建一座融于自然的小院。 在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坐看云卷云舒,靜聽花開花落,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兒。 寒流穿曲岸,支徑入翠微。 山深古木合,林靜珍禽飛。 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 一千多年前,一個人來到松陽,當他踏上這片土地時,被眼前的風景所打動,于是用心中最美的語言來描繪了這個藏于深山的“桃花源”。 不知從哪兒投來的日光? 不知從哪兒吹來風? 不知從哪兒傳來的鳥鳴? 都很新鮮。 一千年以后,另一個人也來到松陽,因為拍攝和采訪,他走遍了浙江每一個縣,唯有松陽,讓他一見心動。于是,他停下腳步,在這里建造了一棟他自己的小屋——蔦舍。 一千年的時光在松陽悄無聲息地流過,它并未改變松陽的容顏,松陽有著一如當初的美麗,黃土小屋,裊裊炊煙,恍若隔世。 在這個被《中國國家地理》稱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小城里,有著上百個讓人驚艷的古老村落,而“蔦舍”就坐落其中。 在松陽有一條上百年的明清老街, 它沒有沾染絲毫現(xiàn)代商業(yè)的氣息, 古老地如同《清明上河圖》的一角。 街上的家庭手工作坊一家挨著一家, 每扇的木門背后都是一段傳承的故事, 時光讓這里充滿了生活氣息和鄰里溫情。 “蔦舍”就在松陽的明清古街上, 穿過窄窄的巷子,走到南直街的盡頭, 推開古樸的大門,頓時豁然開朗。 蔦舍就像是藏在老街里的一處桃花源, 在外看來,好似尋常不過的巷陌人家, 可當你進門去,就會發(fā)現(xiàn)它別有洞天。 一個綠意蔥蘢、鮮花圍繞的庭院, 不期而遇地映入我們的眼簾, 一切喧囂都被過濾出去, 只留下寧靜的陽光和歲月淡淡的痕跡。 “蔦舍”的主人是夏雨清, 幾年前,他走遍了浙江每個縣, 只為尋找那個心中的棲息地, 終于,他在松陽找到了一個院子。 它原是民國壽年小學舊址, 后來為松陽第三小學所在地, 幾經(jīng)變遷,閑置了下來。 和老街一屋之隔, 院子寬敞,鬧中取靜, 是個可以安心駐足的理想之所。 取名“蔦舍”, 意在追求一種鮮花環(huán)繞的生活: 庭院四周種滿綠植, 紫薇花開正盛。 “蔦舍”在改造過程中, 保留了舊時老屋的經(jīng)典元素, 古樸經(jīng)典,別有一番民國風味。 “蔦舍”分為兩個院子, 主院共設(shè)有十間房, 副院還有三間房。 它的所有房間都有 寬大的落地窗, 獨立的小院子, 收納了每一縷陽光, 私藏了每一道風景。 “蔦舍”的每間房名, 都來源于松陽舊十景, 第一景望松夜月 第二景云巖石屋 第三景石筍仙蹤 …… 曾經(jīng)被人遺忘的松陽風景, 在這里,找到了最好的歸處。 一處閑置的老宅, 免了被拆除的命運, 以另一種方式, 重生在這片美地的土地上。 小隱隱于野, 在古村落里尋一所小屋, 大隱隱于市, 出門便是老街上的繁華熱鬧。 一棟有故事的老屋, 變成了一個溫暖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