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中醫(yī)小方子 2016-02-09 20:40閱讀:5 頸椎病 癥狀: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材料:丹參、葛根、黃芪、大棗各18g,桂枝6g,赤芍12g,當(dāng)歸12g,白芷9g,羌活12g ,地龍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絡(luò)。 治:頸椎綜合征 X頸椎骨刺 威靈仙、三棱、五加皮、姜黃、獨活、秦艽、穿山甲、細(xì)辛、紫葳、文術(shù)各30g 。 木瓜、血竭、牛膝、蒺藜、紅花、皂刺、沒藥、乳香茜草、透骨草、川芎、五靈脂、赤芍、防己、白芥子、路路通各15g。 生桃仁、生香附、木鱉子、冰片、生川草烏各60g。 生馬錢子240g ,麝香1g ,廣丹750g,香油1500g。 麝香、血竭、冰片、三七研細(xì)密封備用。 將生馬錢子、生川草烏、生香附、生山甲入油鍋內(nèi)浸泡1周,然后用慢火煎之,待藥渣呈黑色撈出 再將余藥入鍋內(nèi),慢火煎至油能滴水成球入廣丹,不停攪拌,待油由紅色變?yōu)榻{色時離火,待油溫冷至60°左右時,將研細(xì)密封的藥物放入。繼續(xù)攪拌至凝固,攤于布上(厚約0.2cm) 就行。 將此貼劑貼于頸椎患處,每張能貼5~7天,5~10張為1個療程。 膝蓋骨質(zhì)增生 生川烏、生草烏各50克。將上味共研為極細(xì)的粉末,裝入紗布袋內(nèi)縫合后扎敷于疼痛患處,隔日換1次。 威靈仙、蘇木屑、香樟木、九龍蟲、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將前4味加水浸泡后,再煎汁,稍濃縮,然后加水米醋攪勻,加熱后浸洗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1-2次。 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 頸椎加葛根12克; 胸椎加狗脊12克; 腰椎加杜仲、懷牛膝各12克(也適合膝關(guān)節(jié)以下骨關(guān)節(jié)病)。此 加載中... 內(nèi)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顯可逐漸增至60克。 若有腹瀉,加炒白術(shù)15克、茯苓12克。 水煎服,日1劑 治頸椎病 外敷 當(dāng)歸、川芎、葛根、紅花、白芷、羌活、乳香、沒藥、伸筋草、大腹皮、澤瀉、丹參、透骨草、威靈仙、熟地黃各50g,桂枝、麻黃、白芍、川烏各30g 細(xì)辛25g,全蝎20g。先將上述諸藥共研成細(xì)末,混勻,每次取50-100g,陳醋調(diào)勻,放置20-30分鐘后外敷于頸后部,敷藥后用燈照射30分鐘,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  頸椎骨質(zhì)增生 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昧子15g、東山核15g、當(dāng)歸12g、紅花12g、紅花10g、生地12g、羌活10g、獨活10g、防風(fēng)10g、炮附子6g、花椒30g。 將上述各藥裝人布袋內(nèi),扎緊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鐘.稍晾涼后.托敷于頸背部,每次30分鐘,每日托敷2次,每劑藥連用4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有明顯的好轉(zhuǎn)。 通過三根手指自測是否得了頸椎病。端坐,兩眼平視。將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并攏,無名指放在腦后凹陷處,用中指、無名指、小指往下捋,正常情況下,人體頸椎前凸,因此會摸到有小小的凹陷。 如果感到呈直線或弓形,且脖頸酸痛,那么說明頸椎的生理曲度消失、變直 發(fā)現(xiàn)頸椎呈直線或弓形者,用粗鹽100克、葛根粉100克 (藥店有售),炒熱后放入布袋.熱敷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次。 葛根有解頸項強(qiáng)直的作用,粗鹽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對治療早期頸椎病有效果 伸筋草、透骨草、荊芥、防風(fēng)、附子、千年健、威靈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獨活、麻黃、紅花各30克 上藥研粗末,裝入長15厘米寬10厘米的藥袋內(nèi),每袋150克 用時將布袋加水煎煮20-30分鐘,稍涼后將藥袋置于患處熱敷,每次30分鐘,1曰1次,2個月l療程。 治療各型頸椎病 獨活、秦艽、防風(fēng)、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頸椎病 頸椎病 葛根130g,骨碎補(bǔ)、白芍各90g,雞血藤、巴戟天各80g,當(dāng)歸、羌活、桂枝各60g,炮山甲、乳香、沒藥、蛇3條,將藥研細(xì)未,水泛為丸,每服6g,一日三次,溫開水送下,1劑為1個療程,一般用三個療程。 川芎、荊芥、白芷、羌活、防風(fēng)、細(xì)辛、薄荷、甘草、茶葉各適量,加水濃煎成浸膏,每服2g,一日三次;2個月為1療程, 葛根、黑豆、蛇蛻、黑芝麻、人參、鹿茸、熟地、黃芪、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適量。藥浸酒內(nèi)一個月,服15ml,一日二次,1月為一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