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海賊王-黃金之心》的小伙伴們是否還記得這位增加大家心理陰影面積的“燈籠大人人人人~”? 所以,各位看客請扶穩(wěn)坐好,因為這一次我們就要說的就是這位可怕的“燈籠大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鮟鱇魚~
鮟鱇魚是個大家族,包括16科265種魚,但是它們有個共同特點: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貌。作者試圖以窮盡式搜索的方式找尋鮟鱇魚稍微端莊一點的定妝照,并奮力使用美圖秀秀給它們磨皮美白,都無濟于事。 ( 鮟鱇魚可能會長成這些奇幻的樣子。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有些深海鮟鱇魚還會把自己cosplay成巖石,雖然真正的巖石通常不帶“天線”。(圖片來源:divephotoguide.com, 作者:Selmeczi Daniel)這是心力交瘁的作者找到的處于顏值巔峰的一只鮟鱇魚,已經(jīng)盡力了,攤手~
鮟鱇魚不能成為海洋界的“寧澤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們的嘴實在太大了,大到了慘絕人寰的程度。鮟鱇魚的下顎和胃有很好的伸縮性,魚骨細而富于彈性,所以它們可以吃下自身體積兩倍的食物。為了美食,它們毅然放棄了顏值。 (媽媽說,對人應(yīng)該面帶微笑,呵呵。圖片來源:azula.com/anglerfish/)然而,問題來了。大多數(shù)品種的鮟鱇魚游泳能力弱爆了,并不能在海洋中迅速捕獵,有些生活在海底的鮟鱇魚甚至主要靠胸鰭爬行(作為一只魚情何以堪……)。以這樣的速度,即使鮟鱇君嘴再大,似乎也沒辦法追到獵物哦,除了愛葛優(yōu)躺的比目魚。 (呃,活捉一只顫抖的比目魚……。圖片來源:youtube/Z-BbpaNXbxg)鮟鱇魚無法像旗魚那樣在水中風(fēng)馳電掣,但它們也并不覺得遺憾,畢竟基因決定命運。它們開發(fā)出另一套獵食本領(lǐng)——姜太公釣魚法。雌性鮟鱇魚有頭頂有細長的“釣竿”,是由第一背鰭鰭棘演化而來,釣竿頂端有一個囊狀皮瓣,可以有各種形態(tài),用來引誘獵物或是引誘雄性來求偶(當(dāng)然,從下文提到的雄性鮟鱇魚的宿命來看,獵物和雄性鮟鱇魚之間的界限其實也沒有那么清晰)。 (調(diào)戲一只純潔的小蝦~~圖片來源:youtube/Z-BbpaNXbxg)囊狀皮瓣看起來就像一條無害的小魚,不明真相的其他魚類往往被它所蠱惑,正當(dāng)它們憧憬自己唾手可得的晚宴之時,卻被鮟鱇魚造成了一萬點傷害。這種以釣竿和皮瓣調(diào)戲其他魚類的獵食方法以逸待勞、節(jié)能環(huán)保,看似目光呆滯的鮟鱇魚君原來是個城府比斐查茲海淵還要深的老司機。 (然后,┗|`O′|┛ 嗷~~。圖片來源:youtube/Z-BbpaNXbxg)也許你已經(jīng)注意到在《海賊王-黃金之心》中我們看到的“燈籠大人”的“燈籠”是亮起來的。是的,有些深海鮟鱇魚,比如角鮟鱇,它們的皮瓣還自帶照明功能。在黑暗無邊的海底世界,還有什么比一縷柔和的微光更更溫暖人心?無論對獵物還是異性伴侶,都有無限吸引力。那么這些燈光效果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光亮其實是來自鮟鱇魚的皮瓣之中和附近的共生菌,以鮟鱇魚的皮瓣為家,并通過發(fā)光來回饋鮟鱇魚,點亮它們的人生。
早在19世紀,科學(xué)家們就開始研究角鮟鱇的生活習(xí)性。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找到的研究對象總是雌性,那么爸爸去哪了呢?科學(xué)家們一邊吃著鮟鱇魚,一邊困惑地研究了一百年。 (圖片來源:jaredillustrations.ch/category/blog/)1922年,冰島生物學(xué)家Bjarni Saemundsson發(fā)現(xiàn)了一只雌性角鮟鱇身上依附著兩條小鮟鱇魚,他懷疑這兩條魚是幼年的鮟鱇魚,可是又覺得這種“啃老”的狀態(tài)很難被合理解釋。到了1924年,腦洞很大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Charles Tate Regan終于意識到依附在雌性鮟鱇魚身上的小鮟鱇魚并不是幼魚,而是成年雄!性!鮟!鱇!魚!。科學(xué)家們之所以在過去一百年都沒有發(fā)現(xiàn)雄性角鮟鱇,是因為他們?nèi)f萬沒想到不同性別的鮟鱇魚長相有那么不同。(雄性鮟鱇魚們依附在雌性鮟鱇魚身上。圖片來源:slideshare.net)雄性角鮟鱇的身材比雌性角鮟鱇小數(shù)倍,頭頂沒有釣竿,也沒有彪悍的大嘴,它們所擁有的只是捕捉雌性信息素和生物光的超凡能力。它們一生唯一的信仰就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的女票。然后,它們咬住雌性鮟鱇魚的皮膚,釋放酶來消化自己的身體和對方的皮膚,最終兩者血管相連,成功合體,雄性消化掉自己大部分肉體,包括魚鰭、內(nèi)臟、腦之類(有了愛情,還要腦子干嘛~),只剩下精巢留給女神隨時取用。(圖片來源:theoatmeal.com/comics/angler)你可能覺得這就是傳說中的凄美愛情,不遠萬里,為愛而來,掏空自我,與子偕老。然而,故事的另一面其實很現(xiàn)實。因為沒有釣竿和大嘴,雄性角鮟鱇獵食能力約等于零,它們從出生就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人生唯一的翻身機會就是傍上一只雌性角鮟鱇,然后它們便可以過上一段心寬體胖、高枕無憂的生活,雖然到最后腦子、身體什么的都沒了,但是相比在早早橫尸海底沒人疼的單身雄性角鮟鱇,這才是人生贏家。(圖片來源:brokeneye3.deviantart.com)在深海生活的角鮟鱇想遇到一枚異性并不容易(單身汪們流下兩行清淚~),所以為了物種的延續(xù)形成了這樣奇葩的求偶機制,霸氣的雌性角鮟鱇并不追求一夫一妻制,多條雄性角鮟鱇依附于雌性角鮟鱇的情況也不罕見。但在和異性相遇并沒有那么艱難的鮟鱇魚物種中,有些雌魚和雄魚只是在求偶期保持短暫的依附關(guān)系,有些則一直保持獨立性。
說了那么多可怕的事,嚇壞了的寶寶們還是和我一起從海底世界爬出來,說說在日本吃鮟鱇魚的事兒吧~ 日本素有“關(guān)西河豚,關(guān)東鮟鱇”(終于找到了在寫完河豚之后寫鮟鱇的樸素邏輯~)的說法,鮟鱇魚深受關(guān)東人民喜愛。江戶時代,在日本被稱為五大珍味的“三鳥二魚”(鶴、云雀、鷭【黑水雞】、鯛魚、鮟鱇魚),就包括鮟鱇魚。 (圖片來源:食貼)日本人食用的鮟鱇魚主要是黃鮟鱇(キアンコウ)和黑鮟鱇(クツアンコウ)兩種。它們長得只是丑,并不奇幻,讓大家失望了。Warning:以下4枚鮟鱇魚生活照可能會給人帶來視覺傷害,如有不適感請迅速將手機扔出窗外~~~(黃鮟鱇魚。圖片來源:zukan-bouz.com)黃鮟鱇體長1.5米左右,體色偏黃褐色,以北日本居多;而黑鮟鱇體長1米左右,體色偏暗褐色,以南日本居多。市場上黃鮟鱇魚占大多數(shù),也被稱為本鮟鱇。鮟鱇魚界一向是陰盛陽衰的局面,黃鮟鱇雄性也比雌性身體小很多,雌性在20~30kg重,而雄性只有5~10kg。雖然黃鮟鱇并不是像角鮟鱇那樣終生依附雌性的物種,但市場上看到的主要也是雌性,品嘗到魚白的機會很少。日本鮟鱇魚的漁獲期包括5-7月和10-2月兩個時期,冬季鮟鱇魚最為肥美,漁獲量較多,價格也會飆升到夏季的5倍,是品嘗鮟鱇魚的最佳時令。 鮟鱇魚的名產(chǎn)地包括福島縣、茨城縣、千葉縣、山口縣、青森縣等地。(青森縣風(fēng)間浦的鮟鱇魚祭。圖片來源:masakari-maturi.com)離吃到鮟鱇魚只有一兩步之遙了,可是,這些大怪獸處理起來一點也不服帖,需要特殊技能才可以搞定它們。鮟鱇身體龐大,體表布滿粘液,不容易在案板上操作,所以日本料理人想出了“吊切”的方法,用掛鉤將魚口吊起,從魚口中注入大量的水撐起魚身,剝離魚皮、取出內(nèi)臟、切割魚肉,這樣既容易操作,又可以妥善取出完整的內(nèi)臟,因為鮟鱇魚內(nèi)臟也是很料理中的重頭戲。(茨城縣大洗的鮟鱇魚吊切。圖片來源:jyouhokusys.livedoor.biz)鮟鱇魚可以制作成刺身。活殺之后經(jīng)過36小時熟成的鮟鱇魚肉鮮味進一步釋放,帶有彈性的肉質(zhì)也很有特色。此外,炸鮟鱇魚、照燒鮟鱇魚也是常見的鮟鱇魚料理。(鮟鱇魚刺身。圖片來源:tsukijigo.cocolog-nifty.com)漫漫冬夜,除了吃一頓河豚火鍋之外,鮟鱇魚火鍋也是治愈系之選,而且相比河豚火鍋,鮟鱇魚火鍋似乎內(nèi)容要豐富得多。鮟鱇魚火鍋里會用“鮟鱇魚七寶”加蔬菜和高湯熬制。鮟鱇魚七寶包括魚肉、魚鰭、魚皮、魚肝、卵巢、魚胃、魚臉頰肉。(鮟鱇魚火鍋,啊,好多蔥啊~~圖片來源:r.gnavi.co.jp)(鮟鱇魚七寶。圖片來源:isohara.co.jp)魚臉頰肉是鮟鱇魚比較有特色的部位,因為鮟鱇魚本來就是臉和嘴很大的魚。魚類中身材比例正常的鯛魚臉頰肉占身體總重量的2%左右,但鮟鱇魚臉頰肉可以占身體總重量的11%左右。(鮟鱇魚臉頰肉。圖片來源:amanaimages.com)鮟鱇魚鍋有兩種打開方式。在鮟鱇魚的重要產(chǎn)地茨城縣,鮟鱇魚火鍋是重口味的代名詞。當(dāng)?shù)厝讼葘Ⅴc鱇魚肝在鍋里煎出油,再用肝油和味噌制作的“濁汁(どぶ汁)”為火鍋調(diào)味,顏色呈現(xiàn)醉人的金黃色。據(jù)說“濁汁”的做法來自當(dāng)?shù)貪O民,因為冬季出海寂寞空虛冷,漁民便發(fā)明這樣的做法,既方便省水(鮟鱇魚自身含水量約為85%),又能提供高能食物。(茨城鮟鱇魚鍋。圖片來源:ibarakiguide.j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