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幽遠,意韻悠長 ————品味《迢迢牽牛星》中疊詞之妙 武漢市洪山區(qū)長虹中學 高建輝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它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表達了夫妻離別的痛苦之情。這首詩在語言上的最大特點是運用疊詞來營造意境烘托情感。我們在閱讀這首詩時如何品味其中的疊詞之妙呢?
首先我們?nèi)サ舣B詞來感受一下。去掉詩中的疊詞,再將沒有使用疊詞的句子稍作修改(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變成三字句),使每個句子都有詩歌的整飭美。我們將得到下面的這首詩。 牽牛星,河漢女。擢素手,弄機杼。不成章,涕如雨。清且淺,去幾許。一水間,不得語。 從情感的角度講,詩歌要表達的意思似乎沒什么改變,從“涕如雨”“不得語”等句子中,我們同樣能感受到男女主人公相見不能的惆悵傷感。但是,我們反復吟誦,發(fā)現(xiàn)改動后的詩在節(jié)奏上比原來快了許多。讀改動后的詩,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小時候讀《三字經(jīng)》的場景。那時的我們讀《三字經(jīng)》時常常讀得搖頭晃腦聲震天地。為什么能讀出這樣的效果來呢?就是因為三個字一句,節(jié)奏比較快,而快節(jié)奏的詩歌易于抒發(fā)熱烈或激昂的情感。這樣看來,去掉疊詞后的三字詩是不適合抒發(fā)纏綿傷感一類的情感了。反過來講,原詩中的疊詞舒緩了語言的節(jié)奏,使詩歌顯得意韻悠長,與原詩要表達的情感配合得天衣無縫了。
其次,我們還可以通過比較閱讀的方法來感受疊詞在詩中的作用。在《古詩十九首》中還有一首大量運用疊詞的詩《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詩中使用了6個疊詞,“青青”“郁郁”是形容草和柳的茂盛,“盈盈”“皎皎”“娥娥”“纖纖”是形容人的豐姿。疊詞的使用豐富了我們的想像,讀這首詩時,我們的腦海中便有了一幅意境幽遠的畫面:一個女子獨立樓頭體態(tài)盈盈,她倚窗當軒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輕云中的明月。她牙雕般的纖纖雙手,扶著窗欞,久久地引頸遠望。她望見了什么呢?她望見了河畔草色青青,綿綿延延,伸向遠方,她望見了園中那株郁郁蔥蔥的垂柳,她曾經(jīng)從這株樹上折枝相贈,希望柳絲兒,能“留”住遠行人的心兒。原來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拔著她那青春的情思。
《迢迢牽牛星》中的疊詞也具有同樣的效果,它同樣豐富了我們的想像,使景物和人物更形象可感。“迢迢”言距離之遠,這是織女心里的感覺,真有咫尺天涯之感。“皎皎”言星之亮,仿佛讓人感受到織女的嬌美姿態(tài)。“纖纖”寫出了手的纖細柔長,“札札”寫出織女織布時不停的織機聲。勤勞美麗的織女因思念丈夫哪里還有心思織布啊。“盈盈”“脈脈”兩個疊詞,更突出地表達了織女對牛郎之間的纏綿情意,實在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