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禍亂朝政,后宮干政,紅顏禍水這些詞匯,都有不少故事。咱們先看一下,遠的時候有“烽火戲諸侯”,講的是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動用根基國本,點著烽火,戲弄諸侯的故事,近期就更多了,像某位明星剛發(fā)生的事,比奧運都火。但是今天講的這位可算歷史上的一姐,她讓皇帝28年不上朝,不理朝政,不見大臣。 這位就是故事的男一號,明萬歷皇帝,為了女人,28年不上朝,在位期間實行三不政策,不早朝,不見大臣,不看奏折。雖然他后邊還有三位皇帝,不過明朝是徹底毀于其手。 這位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鄭貴妃。生前得萬歷皇帝專寵,野心勃勃。被認為是導致明朝滅亡的幕后推手。 提起這位鄭貴妃的身世,史學家都是大吃一驚,因為她不是國色天香的大美人,也沒有顯赫的身世,甚至是一婚再婚。父親鄭承憲是京城的一個芝麻小官,家境并不好。她是通過選秀進宮一步登天成為皇家貴妃。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明朝參加選秀并不是什么光耀門楣的好事,因為民間選秀,大多都是家里窮的吃不起飯了,才會讓閨女進宮。當時的鄭氏她也不想?yún)⒓舆x秀,可這是她唯一的出路,因為11歲的她就已經(jīng)嫁了人做了妾,后來因為不甘做妾,被男方送回了家,說白了就是被休了。三年之后,再次許配人家,由于自己有婚史,男方下聘禮的步驟還沒完成就來接人,結果可想而知。當年的鄭氏才14歲,在封建社會,女人名節(jié)高于一切,最后沒辦法了,參加選秀進宮。 鄭氏14歲進宮之后,通過自己的努力,被冊封為妃嬪。那么她是怎么做到讓一個皇帝28年不上朝的呢?首先她和朱翊鈞(萬歷皇帝)有共鳴,鄭妃的童年夠苦的,前邊已經(jīng)說了,家境不好,從小就得干不少活,甚至為了家人11歲就當了小妾。朱翊鈞身份高貴,一國之君能受什么苦?其實,這朱翊鈞的童年也夠慘的,5歲當太子,10歲當皇帝,萬歷的老師是當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 當時被寵幸的宮女居然懷上了萬歷的龍種,這可是萬歷的第一個孩子,李太后知道之后詢問萬歷,萬歷是拒不承認,因為萬歷嫌棄宮女樣貌一般,又是個宮女,萬歷對此事特別反感,李太后就是個宮女出身,萬歷沒少受人冷嘲熱諷??墒侨f歷沒有想到,他身邊有《內起居注》這本記載著他衣食起居的記錄。最終李太后逼著萬歷娶了這位宮女,被冊封為“王恭妃”,之后王恭妃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而明朝傳位有明確的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嫡就是皇后的孩子,而當時皇后并不得寵,沒有兒子。那王恭妃的兒子就是下一任皇帝,萬歷是十分不滿,加之鄭妃的枕邊風,萬歷不遵祖制,不慶賀也不獎賞,滿朝文武都有情緒。次年,鄭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被封為皇貴妃,滿朝文武徹底爆發(fā)了,紛紛上書,要求依照祖制冊封王恭妃之子為太子。萬歷當時是一個腦袋倆個大,而鄭貴妃給萬歷灌輸了一個思想,你是皇帝,全天下都得聽你的,你何必苦惱于大臣的上奏,并以燒香祈福的名義,從中做了手腳,讓萬歷立自己的孩子為太子。滿朝文武自然不會答應,不少老臣上書廢除鄭貴妃,都被萬歷罷了官,而萬歷和文武大臣各退一步,誰都沒立,日后再議。而此時的鄭貴妃更是大膽,想做皇后的位置,出行開始使用皇后的儀仗,李太后知道之后,要懲治她,被萬歷苦口婆心的勸住了,鄭貴妃并不甘心,又導出了立太子之事,激怒了文武百官,就連地方官員都紛紛上奏,立太子之事要遵循祖制,鬧的動靜可不小,鄭貴妃一看事情成不了,眼看越鬧越大,為了不弄巧成拙,給萬歷出了個餿主意,干脆你就不上朝,不見他們,看他們能拿你怎么辦。之后萬歷皇帝28年沒上朝,整天沉醉于后宮之中。要說萬歷28年天天在后宮歌舞升平也不對,因為后面,鄭貴妃 萬歷為了讓皇三子當太子,導演了一部部宮廷大劇,預知詳情,且待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