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教育,我們都自然地想到了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其實,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欣喜地來到了他們的學校,那就是他幸福的家,我們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廈建牢,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扎好教育的根,那么我們追問——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其實,教育的根不在學校,也不在社會輔導機構,教育的根就是家。 家庭、學校、社會,一定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yǎng)所需能力。 當我們感慨“生一個孩子容易,但養(yǎng)一個孩子很難”時,我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養(yǎng)育孩子的另一副重擔——家庭教育。孩子成長的第一次區(qū)分就是從“家”開始,要不,為什么都是上帝賜予的小天使,為何有的孩子各個方面都出類拔萃,而有的孩子卻一切平平?其實,作為父母要把“家”看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原動力,要從家庭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中發(fā)掘孩子的天賦,并適時引導,這才是成就孩子的教育之道。 家 家是培育孩子成長的土壤。說有個智慧的人培養(yǎng)孩子的三句話是: 第三句話:“我告訴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別來找我!”有條件的愛,根本不是真愛。 父母要做孩子的終身老師。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要說,父母要做孩子的終身老師。西方有一個富有哲理的故事頗給人啟發(fā),說的是一個“兒子眼中的父親”: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學者!遺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來源:鄭州教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