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那些不為人知的奧運冷知識,哪些刷新了你的三觀?!這幾天大家主要體育關注點估計都跳脫不了奧運會吧!小編的關注點主要的側重在于奧運的足球賽事上,今日偶爾查詢一些足球數(shù)據(jù)時,居然發(fā)現(xiàn)了這些奧運冷知識。說實話,小編看完了也是大漲姿勢!所以小編迫不及待的與大家分享一下,各位在學習之后,在茶余飯后扯閑篇時緩緩道來,頓時感覺自己的逼格超出了一大截! 1、十米氣手槍的靶到底多難打:說到射擊,大家想象中的槍靶應該至少有盤子大小吧?但近日有網(wǎng)友原比例打印出了十米氣手槍的槍靶,僅比1元硬幣大一點。 2、現(xiàn)代奧運火炬?zhèn)鬟f儀式居然來源納粹:1936年,第11屆夏季奧運會在柏林舉行。本屆奧運會恢復了古希臘火炬?zhèn)鬟f的傳統(tǒng)。然而它只是特勒宣傳納粹德國強大實力的舉措之一。 3、奧運會的游泳賽事是配有救生員的:“是的,他們的確存在。里約至少有大約75名訓練有素的救生員照看奧林匹克中心的賽事,有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水球和白水皮劃艇。而悖論就在于:一個奧運級別的游泳選手,水性絕對比這些救生員好多了。事實上歷屆奧運游泳場館的救生員確實一次也沒有下過水,所以他們可能是全場位置最好的觀眾,而且不要錢,甚至還有260美元的薪酬。(哎喲,免費觀賽還拿工資,天下還真有這好事)。 4、遲到的奧運冠軍榮譽:1900年,美國人瑪格麗特·阿博特女士在巴黎度假時,參加了一項高爾夫比賽,獲得了第一名,雖然沒有獎品,她本人還是很開心。大約50多年后,美國人突然發(fā)現(xiàn)她參加的就是第2屆巴黎奧運會,她本人應該是美國第一個奧運冠軍,可惜瑪格麗特·阿博特女士直到去世都不知道。 6、最神秘的奧運會: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是出了名的混亂,甚至有的國家隊都是多個不同國家和殖民地的運動員組成的。整個賽事持續(xù)了6個月8天之久,被揶揄為“馬拉松式的運動會”。而且本屆奧運會到底發(fā)了多少塊獎牌:不知道。多少個冠軍:不知道。甚至有多少個國家參賽都爭議。相當數(shù)量的運動員回憶起本屆奧運會時的印象是:我們參加了一些博覽會組織的表演比賽項目。(第2屆奧運會和第5屆世界博覽會同時在巴黎舉行) P.S.歷史教科書上寫的中國人首次參加奧運會是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但1900年清政府派出代表團參加了巴黎博覽會,據(jù)說他們也順便參加了一些賽事,鑒于巴黎奧運會紀錄之混亂,說不定咱們早就參加過奧運,只是自己不知道呢。 4、金牌是銀做的:主要的原因是純金太柔軟了,用手指用點力就可以在表面留下痕跡...當然,這些都是托辭,更重要的原因是金子多貴啊。以本屆奧運會金牌為例,其實只有含金量只有約1%,而且這部分金還是被用于外表涂層上。(奧委會規(guī)定含金量至少達到6克) P.S.小編再補充:實際上,在最初的兩屆奧運會上都是沒有金牌的,原因是顧拜旦認為金子常常與賭博游戲連在一起,顯得俗氣。第一塊金牌是1904年圣路易斯奧運會上出現(xiàn)的,當然也不是純金的。
8、性別平等的進步:2012年倫敦奧運會,是第一次每一個國家都有女運動員參賽的奧運會。同年,美國派出的女運動員要多于男性,有269人,男性有261人。 9、不分性別的比賽項目:奧運會唯一一個不區(qū)分男女的比賽項目是馬術,不僅是運動員,參賽的馬也不分公母。華天是唯一代表我國參加馬術比賽的選手。(小伙子是中英混血,最后放棄了英國籍) 10、因為馬,奧運會變成了跨洲賽事:1956年第16屆奧運會在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按照澳大利亞法律,牲口入境后須經(jīng)過6個月的隔離檢疫,而馬術比賽的馬都是需要持續(xù)訓練,根本無法長期檢疫。國際奧委會與澳大利亞政府交涉無果后,決定馬術比賽改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其余項目按原計劃不變。因此,這屆奧運史上惟一的跨洲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