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嗅注:盤點智能手機發(fā)展史,可以找到很多條線索,比如從PDA到加入電話功能,也可以是從僅有電話功能的大哥大,到擁有固定功能的功能機以及Java擴展能力的半智能機再到現(xiàn)在——當年的機器為何被淘汰,現(xiàn)在的手機又都從前輩們繼承了多少特性?這都是另外的很有意思的問題。 在2016年,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的,我們用移動設備購物、聊天、付款、分享照片、視頻會議。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那個對淘寶購物心存懷疑的我們,心里想著“誰會用啊,也不知道錢會不會被偷掉”;甚至,手機?不就是用來打電話的么? “人工智能馬上就可以發(fā)展到和人類無障礙交流的程度了吧?” “誰知道呢,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代,讓我們知道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過去的經(jīng)驗似乎變得不再那么有借鑒性。 只是,今天,我想緬懷一下過去,看看如今人手一只的智能手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來的。 智能手機前輩,除了“大哥大”,還有PDA Newton (1993年8月推出;蘋果公司) ![]() 又被親昵的稱作“小?!?,是第一臺實際意義上的掌上電腦(PDA)。搭載Newton OS系統(tǒng),機型的正式名稱為“MessagePad”,不過現(xiàn)在提到Newton,既指系統(tǒng)也指機器本身。Newton面世之初使用ARM 610 RISC CPU,無鍵盤,利用手寫輸入,觸控屏幕。Newton 內(nèi)置Notes、names、dates等應用,后來還添加了文件處理、接受郵件、瀏覽器等功能。但由于早期市場和產(chǎn)品都不成熟,獨木難支,最終于1997年停產(chǎn),黯然退出了移動終端市場。 PalmPilot (1996年推出第一個型號;Palm Computing 公司) ![]() 在推出Palmpilot之前,Palm公司還于1993年推出過一款PDA “Zoomer”,像其他類似公司一樣,初次試水,市場一片沉寂。之后,Palm總結這次失敗的教訓,制定了兩個原則:一,創(chuàng)立新式輸入法,簡化手寫系統(tǒng)的辨認負擔;二,堅持小尺寸,能放進襯衫口袋才算滿意。經(jīng)過3年的潛心研究和改進,于1996年推出Palmpilot,一經(jīng)推出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18個月賣了100萬臺,成了第一臺脫銷的PDA產(chǎn)品。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推出了多款系列產(chǎn)品。 Palm OS還第一次開放了應用開發(fā)平臺,允許程序師將自己開發(fā)的產(chǎn)品放到平臺上,Palm 平臺上曾經(jīng)有超過10000種應用。從建立之初,Palm就堅信:未來的個人電腦系統(tǒng),必定是移動化電腦系統(tǒng)。 Palm OS是一種32 bit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其優(yōu)秀的性能不只支持PDA,也廣泛的用于其他移動終端。Treo系列就是專門使用Palm OS的手機系列,至此開始了PDA到智能手機的接軌。Treo的功能包括個人數(shù)碼助理、語音通訊、電子郵件、網(wǎng)頁瀏覽,后來也加入了攝像功能。 至Treo650 都采用palm OS操作系統(tǒng),從700開始加入了 Windows Mobile系統(tǒng)。Treo 700w是首部使用WindowsMobile操作系統(tǒng)的型號。 ![]() 2009年2月11日,Palm公司宣布以后將專注于WebOS和Windows Mobile的智能設備,將不會再有'Palm OS'的智能設備推出。 你是否還懷念它——諾基亞和塞班系統(tǒng)(Symbian) 不知道是先有人發(fā)現(xiàn)PDA為什么不能增加一個打電話功能,還是現(xiàn)有人發(fā)現(xiàn)手機為什么不可以裝備PDA的功能?總之,它們就不負眾望的走到了一起,然后有了愛的結晶——Smartphone。是啊,讓通訊設備聰明一點,我們也可以拿它來查單詞、聊QQ啊。 1998年,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Psion四家合作建立了塞班公司,之后開始研制專為手機搭載的操作系統(tǒng),最終研制出采用純32位操作系統(tǒng)的Symbian,系統(tǒng)功耗低,內(nèi)存小,特別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 于是,2000年第一個采用塞班系統(tǒng)的手機:愛立信R380出現(xiàn)在市場上。2002年,諾基亞推出7650,成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機。自此,諾基亞延續(xù)了1996年以來占據(jù)市場份額第一位的神話,一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被蘋果、三星超越。 ![]()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渴望擁有一款搭載塞班的諾基亞? 然而,現(xiàn)實總是讓人猝不及防。2013年1月24日,諾基亞宣布不再發(fā)布塞班手機;2014年諾基亞放棄手機業(yè)務,轉賣給了微軟。一個神話的落幕只需要短短4年。誰又能驕傲的起來? 微軟的摸爬滾打——Windows mobile 從做移動終端的第一天,微軟就有一個夢想——統(tǒng)一PC界和移動界,讓用戶在手機上體驗到電腦般的操作。于是,相似的界面,相似的應用程序,相似的操作系統(tǒng),或者并不適合的生硬復制。但也許,用戶需要的并不是另一個縮小版的電腦,而是應該是體驗更好的移動端操作。 2000年4月,微軟發(fā)布了第一個版本的windows Mobile——Pocket PC2000,只有系統(tǒng)沒有設備。2001年10月發(fā)布了第一款搭載Pocket 2002的智能手機。在2005年,更新Mobile 5.0之后,允許office的運行,并加上了GPS和WIFI。2007年2月Windows Mobile 6.0,系統(tǒng)操作和Windows Vista相似,微軟期望WM能讓用戶在手機上體驗到電腦般的操作。然后,它就失去了折騰的機會,因為2007年到來了,喬布斯帶著蘋果手機告訴世界:游戲不是這么玩的。 ![]() 2010年10月,微軟宣布中止所有對Windows Mobile的技術支持和開發(fā),Windows Phone接棒。 喬老爺重新洗牌——IPHONE 2007年,在蘋果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喬布斯首次向世界介紹了iPhone,至此存在了31年的蘋果公司迎來了自己的時代??梢院敛豢鋸埖恼f,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 ![]() 喬布斯強調(diào)設計感和用戶感受,近乎偏執(zhí)的將所有的操作減少了到一個home鍵。采用熱感觸屏方式大大的便利了用戶操作,更重要的是,建立了APP store,為第三方軟件的設計者提供了一個方便高效的平臺,滿足了用戶對應用無限的個性化需求。 iPhone 搭載IOS系統(tǒng),通過不斷的更新來優(yōu)化功能和界面。至于它如何成功,我想就不用說了。 堅持就是勝利——安卓 安卓如今成了唯一能夠與IOS抗衡的移動系統(tǒng)。 安卓系統(tǒng)基于Linux開發(fā),最初由安迪·魯賓制作用于支持手機,2005年被Google收購,之后經(jīng)過改良,逐漸拓展到了平板電腦等領域。隨后,Google發(fā)布了安卓的源代碼。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fā)布了Android 1.0系統(tǒng)。目前,除Iphone之外,大部分手機搭載的系統(tǒng)都是安卓。 程序師開發(fā)應用時一般都會發(fā)布IOS和安卓兩個版本,一般來說,IOS用戶要稍早于安卓用戶?,F(xiàn)在,越來越多使用英特爾和AMD處理器的計算機也開始運行Android系統(tǒng)。 便攜式智能——Apple Watch 2012年“谷歌眼鏡”的亮相標志著智能設備開始向可穿戴邁進。經(jīng)過2013年的預熱,2014年各大品牌都推出了可穿戴智能設備,主要分為watch類,包括PS-500智能手表、PS-100智能手環(huán)、Apple watch、gear s2 ,shoes類:耐克、阿迪達斯智能運動鞋,glasses類:谷歌眼鏡。此外,內(nèi)衣,襪子,衣服上也可以添加智能設備。 2015年,Apple watch出貨390萬只,智能手環(huán)fitbit超越Apple watch在智能穿戴領域搶占最多市場份額。 作為身體形象的一部分,可穿戴產(chǎn)品對于功能和外觀的要求同樣高,要求將功能完美的融合于產(chǎn)品,并不會影響產(chǎn)品的美感。Apple watch就是一款時尚和科技相結合的產(chǎn)品,因此獲得許多人,特別是年輕用戶的青睞。 ![]() 可佩帶產(chǎn)品的面積約束了功能的多樣性,而且操控面積有限,也讓該類產(chǎn)品的受眾人群縮小。對此,一些公司除了傳統(tǒng)的顯示屏操控,還開發(fā)出了動作操控,或者一鍵多用。不過,可穿戴設備的最大BUG還在它對其它設備的依賴性,很多智能手表必須搭載智能手機才能使用。據(jù)了解,Apple watch2將會換新一代處理器,提供LET網(wǎng)絡功能,如果真是那樣,有可能擺脫手機成為真正的獨立智能設備。 目前,可穿戴智能設備行業(yè)還屬于發(fā)展早期,功能是要單一化還是多樣化?除了常規(guī)的佩戴產(chǎn)品還有哪里能夠介入智能設備?都有待進一步探索。 VR——機會,還是挑戰(zhàn)? 2016年被成為是VR元年,VR領域的先驅Oculus推出rift后三天突破銷量12萬,HTC的Vive十分鐘預售1.5萬臺,索尼預計十月份推出的依托PS千萬級用戶的VR因其價格較低可能會創(chuàng)最好銷量。不過,對于智能機,這是一次機會,還是挑戰(zhàn),目前還不明朗。 ![]() Oculus的創(chuàng)始人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時說,再過十年,虛擬設備能夠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個計算平臺。目前的VR設備還有些笨重,售價也比較高,購買者主要是科技迷和高端游戲玩家。由于VR技術發(fā)展還沒那么完善成熟,VR體驗帶來的眩暈惡心等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因此電影拍攝還在探索階段。 未來VR將帶我們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