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內(nèi)蒙正鑲白旗參加了2016年的星空大會,連續(xù)5天都遇到了好天氣,4個晚上均觀賞到了璀璨的星空。 對于我這個攝影愛好者來說,什么星座、星團都太高深,唯一想著的,就是怎么能將這些美記錄下來。 常年身處都市之中,拍攝星空的機會實在有限,所以這次裝備帶的很全,3個腳架、1臺相機、1臺手機,還有配件若干,總體看來,4個字:手忙腳亂(外加丟失鏡頭蓋一枚)。 不過好在結(jié)果還不錯,就成片來看,對于一個星空攝影初學(xué)者來說,也算是滿意了。 · 拍攝星空,分別有銀河、星軌、星團等幾種,它們對于器材、后期的要求也逐級增高。我這次主要拍攝了前兩者,今天咱們主要說說星軌。 手機拍攝,參數(shù)如下 · 星軌,說白了就是星星運行的軌跡。 · 就相機來說,有兩種方法,一個是長時間B門曝光,大概需要30分鐘以上,不過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噪點很高,軌跡也不密集。 · 而另一種方法,是利用低ISO(100),20秒曝光一張,連續(xù)拍攝30分鐘-2個小時~然后再用Lightroom后期合成,這個方法噪點低、軌跡密,效果好,但就是,太!麻!煩! · 2個小時,把相機架在那里只拍星軌,那豈不是很浪費時間。 · 所以這次,我只用相機拍銀河——各種花式拍銀河。而星軌,就交給了手機。 當然,這種方法并不是我首創(chuàng),這是最后一夜,和7個天文愛好者去明安圖天文館拍攝星空,大家基本都是這樣的配置,架一臺手機拍星軌,用相機拍星河以及創(chuàng)意拍攝,本圖中你就可以發(fā)現(xiàn),前景中架了4臺手機 · 其實手機拍攝星軌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剛才所說的第二種模式,手機會在你所設(shè)定的時間內(nèi)不斷拍攝,然后自動合成一張星軌照片。 · 此外,跟專業(yè)相機一樣,除了一張成片,手機內(nèi)還會存有3種不同模式的星軌。 · 就拿這張照片為例: · 第一種,是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拍攝的每一張照片,你可以在后期利用電腦調(diào)整后,再利用Lightroom進行合成。 可以看到,除了為第一張照片補光,后面拍攝的照片,都是很暗的,每張都是單次拍攝的圖片 · 第二種,是不斷疊加的照片,也就是說,這里保存保存的每張照片,都是逐級疊加之后合成的。 這種模式在相機里是不會有的,但是它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解決一個拍攝光軌時的致命危險——雜光的進入 ·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可以很明顯看到,最后的成品在照片的右下側(cè)有一段波紋一樣的雜光進入,這是有人朝天打手電導(dǎo)致的。 · 那么,我們就可以在文件夾中找到,手電光出現(xiàn)前一刻所合成的那張照片(可以看到,這時的星軌還沒有拉成長線,下圖) · 然后將這張照片和成品用手機軟件疊加處理。就會得到這樣一張效果的照片: · 是不是非常方便? · 第三種,手機內(nèi)還會存一段拍星的延時攝影,可以轉(zhuǎn)換成GIF,B格很高: · 當然,雖然手機拍星軌的參數(shù)不用怎么設(shè)置,小白都可以玩轉(zhuǎn)。不過就攝影而言,還是有三點需要注意一下。 最好找到北極星 · 它就在北斗七星的勺子把方向,非常明亮,如圖中黃色位置。 · 實在不知道怎么找北極星的話,對著北方也可以了。 · 因為所有的星軌都是圍繞著這顆星旋轉(zhuǎn)的。所以,在構(gòu)圖時,就盡量將這顆星放在前景的正上方,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比較規(guī)整。 · 當然,也不是每次拍攝都要居中旋轉(zhuǎn),你也可以利用星星的走向,來滿足自己的構(gòu)圖需要: 最好給手機配一個外接廣角鏡頭 · 因為手機的拍攝視野受限,一般無法拍滿全景,而安裝了攝像頭后,視角更廣,更容易拍出大面積星軌環(huán)繞的效果。 · 下面兩張分別是沒有外掛鏡頭和外掛鏡頭的拍攝效果: 星軌拍攝一定要后期處理 · 這次拍攝,我主要用了snapseed lightroom pstouch三款手機軟件進行后期處理,之后我會再開一篇來講一下它們的具體用法。 · 當然,手機也可以拍銀河(如下圖),相關(guān)參數(shù)技巧也會在稍后推送: · 面對這樣的照片,下次換手機,你可一定要看看,那家伙能不能拍!星!空! 如果想與編者交流、學(xué)習(xí)更多原創(chuàng)攝影技巧,歡迎關(guān)注微信公眾賬號: zlbbb_1985(長按可復(fù)制) (圖標為灰底黑框白字“相機”:帶著相機去旅行) |
|
來自: 昵稱27225447 >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