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妮妲這兩天成了大明星——這個“妲”字以前在《封神演義》被妲己用過,平時無人問津,就好比現(xiàn)在基本沒人取名用“檜”,姓秦的就更不敢了。
臺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和颶風其實是一回事,只不過臺風的戶口在西太平洋,而颶風的戶口在東太平洋或大西洋。臺風和颶風主要禍害的國家是中國和美國,看起來似乎是世界大國的特供和專屬。
X臺風(颶風)全年大約62個,基本是個北半球的概念,南半球地少國稀經濟差,人口只占全球的11%,不但少、而且刮大風也沒啥損失。
國際氣象組織的數(shù)據(jù)對臺風做了精確的定義:熱帶氣旋按照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分級——
熱帶低壓(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風速6~7 級,(10.8~17.1 m/s);
熱帶風暴(Tropicalstorm),最大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Severetropical storm),最大風速10~11 級,(24.5~32.6m/s);
臺風(Ty-phoon),最大風速12~13級,(32.7~41.4m/s,相當于時速120~150公里);
強臺風(severetyphoon),最大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臺風(SuperTyphoon),最大風速≥16級(≥51.0m/s)。
臺風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粵閩方言“大風”和“風臺”演變而來,二是臺風每每經過臺灣島因而得名。
臺風的原理簡單說是這樣的:熱帶海面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fā)
向上,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熱帶氣旋(就像立式洗衣機的滾筒)。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后形成了臺風。
顯然臺風基本都在夏秋季。

臺風中心的臺風眼無風無雨、但外圍則狂風暴雨。臺風眼的半徑在10~70公里,平均為25公里——

從紅外云圖能看到越靠臺風中央越熱——

臺風要是只在海上那也無所謂,但問題是這玩意一跑起來就沒準了,一登陸就造成自然災害(有時候亂跑起來還登好幾次陸),直到能量耗盡,最遠能跑到哪真不好說,2014年就有襲擊北京天津的臺風。
對臺風的命名始于20世紀初,正式的命名則始于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這一點是學颶風的,可見全球婦女都很利害),以后被女權主義者反對,從1979年開始改用男女名字交替的方式。1997世界氣象組織(WMO)臺風委員會決定,2000年起臺風采用亞洲風格的名字。具體方法是和臺風有關的14個國家和地區(qū)各提供10個名字,然后循環(huán)使用,造成重大損失的臺風對應的名字將刪除、同時對應的國家和地區(qū)提出新名字增補。
這次臺風命名輪到了妮妲,這個名字來自泰國,不知道這次會不會給干掉!

雖然這個命名規(guī)則的初衷是統(tǒng)一各國混亂的編號規(guī)則,但我認為具體的做法很無聊,充分說明全球有大把專家吃飽了撐的,弄出了一些沒腦子的國際慣例——這種命名規(guī)則造成了不小的混亂,無法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我們現(xiàn)在才大致知道妮妲是今年第四號臺風。
這個命名規(guī)則遠不如當年中國的方式:四位數(shù)字,前兩位是年代碼、后兩位是當年序號碼。妮妲按此規(guī)則就是1604號臺風,這講得多清楚?。?br>這種胡編的規(guī)則和清華大學把四號教學樓改名“真維斯樓”有一拼,真是閑得蛋疼。人家清華好歹還收了點命名費不是,你臺風委員會圖啥?哦,對了,這個委員會在日本辦公……可是你就不能學點好?

順便說一句,雖然臺灣省和臺風關系密切,但因不是WMO成員,所以沒資格摻和命名。好好回歸的話我建議中央可以考慮委派臺灣省替國家干這個活,以極大地提高臺灣省的地位。
臺風的破壞是明顯的,但也有一些好處,比如帶來降水、調節(jié)氣候、有利漁業(yè)(水底的營養(yǎng)物質被攪上水面、誘使魚類上來聚餐以便一網(wǎng)打盡)——沒轍,當我們不能改編臺風的時候,從中找到一些有利因素也是應該的。
臺風還有一個不好大聲說的好處——可能導致不上班。所以好臺風的標準是——
1、聲勢大到足以引起停工;
2、登陸前拐個彎刮向日本;
3、非要到中國的話別進城;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千萬別在周末來,否則這種臺風直接叫陳冠希西門慶得了——活脫脫大流氓!
說到臺風的大小符號,我覺得以顏色表示的方法很不好:意義不直觀、而且不好理解,直接說幾號不就得啦?這個軌接得不好!

我第一次見臺風是到深圳以后了,有幾次臺風給我印象很深——
9908號臺風,導致一天不上班;
黑格比,2008年9月的臺風,把深圳大梅沙的沙子都沖走半米,幾個鳥人像的基座都露出來了。那次我剛好到天津講課回來,晚上的飛機,一路看到遠處的閃電,點亮了半個夜空;

杜鵑,2012年9月,這個臺風很大,結果杜鵑居然沒給除名。那次臺風剛起來時我?guī)熜〗闳ズ_吙礋狒[,一開傘立馬翻轉——

……
縱觀臺風歷史,現(xiàn)在應對條件和手段好很多了,動不動就停工、停業(yè)、停市、停課、停運,大家窩在家里發(fā)微博微信求點贊,閑得不行不行的。
以前可差多了,比如上世紀八十九年代深圳羅湖火車站被臺風降雨淹了好幾次。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臺風(時間不清楚了)導致國貿大廈周圍被淹,在那里上班的白領小姐們無法過街,只好雇民工大哥來背,價錢是一個50塊錢——我看這個價格放到現(xiàn)在也有人搶著來!
臺風當然要注意風險,當然太當回事也就沒必要了,今天看到新聞說東莞有些超市被搶購一空,太杞人憂天了,不好。

再說還有很多行業(yè)這種天氣還要上班,而且比平時相比要更加投入,比如清潔工、醫(yī)生、警察等等。尤其是警察,遇到困難不能躲、必須要迎上前。真是不容易!


那些平時打罵醫(yī)生、對警察惡言相向的人,你們可長點心吧!
我們知道,這個臺詞來自對小品角色“海燕”的勸導。

對了,最后說一句,臺風“海燕”已經被除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