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yǎng)子須教子 1、須知孺子可教,勿謂童子何知。(《增廣賢文》) 2、養(yǎng)不教,父之過。(《三字經(jīng)》) 3、養(yǎng)子不教如養(yǎng)驢,養(yǎng)女不教如養(yǎng)豬。(《增廣賢文》) 4、富若不教子,錢谷必消亡;貴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長。(《增廣賢文》) 5、居家務期質(zhì)樸,教子要有義方。(《增廣賢文》) 6、能師孟母三遷教,定卜燕山五桂芳。(《增廣賢文》) 7、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增廣賢文》) 8、人品須從小作起,權宜茍且詭隨之意多,則一生人品壞矣。(《家誡要言》) 9、立身作家讀書,俱要有繩墨規(guī)矩,循之則終生無悔無尤。(《家誡要言》) 10、兒小任情驕慣,大來負了親心。(《小兒語》) 11、兒好何須父業(yè),兒若不肖空積。(《續(xù)小兒語》) 12、要求子順,先孝爺娘。(《續(xù)小兒語》) 13、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增廣賢文》) 14、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嬌。(《增廣賢文》) 15、事親須當養(yǎng)志,愛子勿令偷安。(《增廣賢文》) 16、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牛馬。(《增廣賢文》) 17、凡人皆有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曾國藩家書》) 18、京師子弟之壞,無有不由于驕奢二字者。爾與諸弟其戒之,至囑至囑。(《曾國藩家書》) 1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曾國藩家書》) 二、孝順與仁愛 1、百善孝為先。(《贈廣賢文》) 2、孝當竭力,非徒養(yǎng)生。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增廣賢文》) 3、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治文賢文》) 4、毋令長者疑,毋使父母怒。(《家誡要言》) 5、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的酸辛。(《增廣賢文》) 6、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鄉(xiāng)黨和而爭訟息,夫婦和而家道興。(《增廣賢文》) 7、早把甘旨當奉養(yǎng),夕陽光景不多時。(《增廣賢文》) 8、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9、尊師而重道,愛眾而親仁。(《增廣賢文》) 10、孤寡極可念者,須勉力周恤。(家誡要言) 11、處富貴地,要矜憐貧賤的痛癢。(《增廣賢文》) 12、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增廣賢文》) 13、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增廣賢文》) 14、責己之心責人,愛己之心愛人。(《增廣賢文》) 15、與肩挑貿(mào)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治家格言》) 16、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增廣賢文》) 17、割不斷的親,離不開的鄰。(《增廣賢文》) 18、遠山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增廣賢文》) 19、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也。(《顏氏家訓》) 20、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示兒女》詩) 三、正直清廉 1、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tài)者莫甚。(《治家格言》) 2、官長之前,止可將敬,不可逐膻。(《家誡要言》) 3、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增廣賢文》) 4、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增廣賢文》) 5、事業(yè)文章,隨身消毀,而精神萬古不滅;功名富貴,逐世轉(zhuǎn)移,而氣節(jié)千載如斯。(《增廣賢文》) 6、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福而恣殺生禽。(《治家格言》) 7、千里不欺孤,獨木不成林。(《增廣賢文》) 8、毋為財貨迷。(《家誡要言》) 9、立身無愧,何愁鼠輩。(《家誡要言》) 10、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家誡要言》) 11、儉以養(yǎng)廉。(《家誡要言》) 12、錢財如糞土,仁義值于金。(《增廣賢文》) 13、丈夫一生,廉恥為重。(《續(xù)小兒語》) 14、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廣賢文》) 四、誠實信用 1、許人一物,千金不移。(《增廣賢文》) 2、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3、心口如一,童臾無欺。(《增廣賢文》) 4、人而無信,百事皆虛。(《增廣賢文》) 五、儉樸 1、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治家格言》) 2、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治家格言》) 3、器具質(zhì)而潔,瓦缶勝金玉。(《治家格言》) 4、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治家格言》) 5、治家舍節(jié)儉,別無可經(jīng)營。(《家誡要言》) 6、志從肥甘喪,心以淡泊明。(《增廣賢文》) 7、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增廣賢文》) 8、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增廣賢文》) 六、立志 1、不要空言無事事,不要近視無遠謀。(陳毅《示兒女》詩) 2、應知重理想,更為世界謀。(陳毅《示兒女》詩) 七、勤學 1、多讀書達觀古今,可以免憂。(《家誡要言》) 2、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陳毅《示兒女》詩) 3、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廣賢文》) 4、良田百畝,不如薄技隨身。(《增廣賢文》) 5、讀少則身暇,身暇則邪間,邪間則過惡作焉,憂患及之。(《家誡要言》) 6、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增廣賢文》) 八、惜時 1、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增廣賢文》) 2、鶯花憂怕風光老,豈可教人在度春。(《增廣賢文》)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廣賢文》) 4、百年容易過,青春不再來。(《增廣賢文》) 5、一頭白發(fā)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回。(《增廣賢文》) 6、枯木逢春猶再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增廣賢文》) 7、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九、勤勞進取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治家格言》) 2、真心實作,無不可圖之功。(《家誡要言》) 3、頹惰自甘,家道難成。(《治家格言》) 4、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增廣賢文》) 十、修養(yǎng) 1、乖僻自是,悔誤必多。(《治家格言》) 2、輕聽發(fā)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治家格言》) 3、施恩無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4、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格言》) 5、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欣幸心。(《治家格言》) 6、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治家格言》) 7、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治家格言》) 8、知有己不知有人,聞人過不聞己過,此禍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則鏟之,讒諛之徒至則卻之。(《家誡要言》) 9、才能知恥,即是上進。(《家誡要言》) 10、器量須大,心境須寬。(《家誡要言》) 11、待人要寬和,世事要練達。(《家誡要言》) 12、惡不在大,心術一壞,即入禍門。(《家誡要言》) 13、一念不慎,壞敗身家有余。(《家誡要言》) 14、每事寬一分即積一分之福。(《家誡要言》) 15、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數(shù)說,人極不要跟尋,人愁不可喜悅。(《續(xù)小兒語》) 16、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增廣賢文》) 17、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增廣賢文》) 18、仗勢凌人,勢敗人凌我;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增廣賢文》) 19、不自恃而露才,不輕試而幸功。(《增廣賢文》) 20、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增廣賢文》) 21、得意盎然,失意泰然。(《增廣賢文》) 22、馭橫切莫逞氣,遇謗還要自修。(《增廣賢文》) 23、以直報怨,以義解仇。(《增廣賢文》) ![]() 24、貪愛沉溺是苦海,利欲熾燃是火坑。(《增廣賢文》) 25、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增廣賢文》) 26、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增廣賢文》) 27、不因群疑而阻獨見,勿任己意而廢人言。(《增廣賢文》) 28、幸名無德非佳兆,亂世多財是禍根。(《增廣賢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