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子閱讀小經(jīng)典:司馬光砸缸全文配圖可手機閱讀 通過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同時我們也應(yīng)學(xué)習(xí)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勇于救人的精神。司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規(guī)讓人脫離水,而是打破水缸,讓水脫離人.按常規(guī)是人脫離水,而司馬光則是打破了常規(guī),讓水脫離人,這告訴我們要有革命的批判精神,敢于打破常規(guī),善于進行逆向思維、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
司馬光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xué)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 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xué)士。宋神宗時,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nèi)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xué)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司馬光砸缸原文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ぐⅣ攬D《宋史》
司馬光砸缸發(fā)生地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端问贰份d:“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敝劣谶@個故事發(fā)生在河南光山,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河南省光山縣教育局從二○○八年開始啟動申報工作,申請將司馬光出生于光山的史實寫進中小學(xué)語文教材。在教育部有關(guān)司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經(jīng)多方專家歷時兩年的審慎考證,去年十月終獲全國中小學(xué)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新修訂的語文教材已印刷完畢,開學(xué)時供全國中學(xué)生使用。 筆者翻閱新近發(fā)行的全國中學(xué)生使用的新修訂的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十五課106頁”一篇選自《資治通鑒》的文章“孫權(quán)勸學(xué)”的注釋由原來的老版語文教材“司馬光(一○一九至一零八六)字君實,陜西夏縣(現(xiàn)在山西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xué)家?!闭叫薷臑椤八抉R光(一○一九至一○八六)字君實,陜西夏縣(現(xiàn)在山西夏縣)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學(xué)家。 據(jù)光山縣教育局徐昌德局長介紹,這是中小學(xué)語文教材首次寫進歷史名人出生地,歷史考證光山也是司馬光兒時成長的地方,從此“司馬光砸缸”這個中國盡人皆知的歷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成為河南省光山縣最亮的宣傳名片。
司馬光砸缸譯文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歲)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來講給家人聽。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甕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馬光砸缸故事 古時候有個大文學(xué)家 名叫司馬光,他小時候特別機靈、特別勇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天,司馬光和小伙伴在花園的假山上 玩捉迷藏的游戲。有一個小朋友 一不小心 掉進了假山旁邊裝滿水的 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可深了,那小朋友掙扎著喊“救命!”小伙伴們看見都嚇壞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幫忙……。眼看,水缸里的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沒了…… 只見 司馬光急中生智,從地上抱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只聽——“砰”一聲,水缸破了,里面的水流了出來,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大家都夸司馬光 是遇事 沉著冷靜,善于想辦法 解決困難的好孩子! 好的文章要和孩子去共讀!
|
|
來自: 西門聽風(fēng) > 《育兒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