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 徐群教授 6月29日,在2012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小血管病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神經內科徐群教授向與會者講解了腦小血管病的認知特征。 腦小血管病概述 腦小血管?。–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以多發(fā)腔隙性梗塞灶和白質病變?yōu)橹饕X部損害,以皮質下為主要病變部位,又被稱為皮質下缺血性血管?。╯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以小血管受累為主要病因,可有不同程度AD共病。 臨床表現(xiàn)相對均一,60%為隱匿起病,80%呈進展病程。CSVD造成的皮質下型血管性認知障礙(s-VCI),是最常見且具同質性的VCI亞型。除認知受損外,還表現(xiàn)有上運動單位受累、步態(tài)不穩(wěn)或易跌、尿失禁、假性延髓麻痹及帕金森病樣等軀體癥狀,也較易伴發(fā)抑郁等情感障礙。2008年歐洲卒中大會呼吁,小血管大問題,提示卒中干預要關注小血管病。CSVD是VCI的主要運營和干預對象,VCI的病因多為血管與退變混雜,而其中以血管性因素為首要或單一的原因的研究人群就是CSVD。對CSVD的識別和防止已成為卒中整體干預的重要組成部分。 CSVD認知研究 確立臨床可行性較強的神經心理學測驗和診斷標準,確立與認知密切相關的影像學監(jiān)測指標,進一步明確神經心理特征形成機制。研究表明,執(zhí)行功能障礙是CSVD突出的神經心理學表現(xiàn),MoCA與CSVD患者總體認知的相關性比MMSE更好,MoCA篩查早期s-VCI的信效度更高。 CSVD認知障礙機制探討 CSVD患者NAWM完整性的破壞可能是其認知障礙的重要原因,也解釋了常規(guī)MRI參數(shù)與認知之間的較弱聯(lián)系;DTI與認知評分相關性在進一步對T2 lesions和海馬體及矯正后仍然存在白質功能完整性與認知功能獨立相關;進行執(zhí)行功能的矯正后,所有DTI指標與記憶的相關性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執(zhí)行功能可能介導了CSVD白質損害和記憶障礙之間的聯(lián)系;海馬體積與記憶功能存在微弱相關;CSVD患者的語言功能和視空間功能與DTI之間沒有相關,這兩個認知域功能非主要依賴于皮質下結構的完整性。 小結 執(zhí)行功能首要受損并伴有記憶障礙是CSVD患者突出的神經心理學特征,語言和視空間能力非CSVD患者的早期認知損害。MoVA量表篩查VaMCI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影像學有助于明確CSVD的病理機制。 ?。ū疚母鶕?jù)大會報告整理) |
|
來自: 昵稱35547720 > 《神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