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水水”助你輕松度盛夏
每到夏季,南方地區(qū)氣候炎熱且多雨,久居熱盛濕重的環(huán)境,不但不利于養(yǎng)陰生津,且易被濕熱困擾而生諸疾。為了消暑清熱祛濕、防病養(yǎng)身,南方人漸漸將藥補與食補有機融為一體,家家主婦均有一手根據(jù)家人不同身體情況,或根據(jù)氣候季節(jié)轉(zhuǎn)換而改變的煲湯本領(lǐng)。喝湯不僅可及時補充人體水液、恢復(fù)體力、保證電解質(zhì)的平衡,更關(guān)鍵是煲湯時可根據(jù)飲湯人的身體需要,對癥加入所需中藥材,以起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 1. 小荷葉湯 《紅樓夢》里曾記載賈寶玉喜歡喝“小荷葉湯”,就是用各種花樣的銀模子將新鮮荷葉壓印出各種圖案的葉片,放在雞湯內(nèi)同煨。這碗湯既有荷葉的清香,又有雞湯的鮮美可口,的確是美味佳品。中醫(yī)認為,荷葉性平,味苦微澀。具有清暑消食、生津止渴、止血的功效,而新鮮的荷葉解暑力更佳。適用于暑熱、頭昏頭痛、口干作渴、小便灼熱以及暑濕泄瀉等癥。 2. 荷葉冬瓜湯若用鮮荷葉和老冬瓜煲湯,湯汁清潤、淡香,具有消暑、除煩、利尿之功效。對盛暑之時的口淡、口渴、煩躁、尿黃、失眠、納差也十分有效。男女老少皆宜,實為抵御苦夏的消暑良湯。 若是家里有人素來脾虛濕重,再配上一點具健脾化濕功效的炒扁豆和具利水滲濕功效的薏苡仁,則去暑利濕的效果更好。制作時選用新鮮荷葉2張,老冬瓜1500克,炒扁豆12克,薏苡仁12克。洗凈扁豆和薏苡仁,稍用清水浸泡片刻;老冬瓜連皮、仁切成大塊,并連同新鮮荷葉等其他食材一起放置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18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90分鐘,入鹽即可。 3. 扁豆赤小豆瘦肉湯 有些人從事的工作很辛苦,勞動強度大,建議飲用扁豆赤小豆瘦肉湯。選用瘦肉320克,扁豆、赤小豆各40克,胡蘿卜1根。扁豆、赤小豆洗凈;瘦肉、洗凈、切小塊。胡蘿卜去皮、切塊、洗凈。燒開一鍋水,放入所有材料煲至豆?fàn)€,用鹽調(diào)味即可。此湯不但有營養(yǎng),可助體力恢復(fù),還可和中下氣、調(diào)理腸胃,自然是非常適合夏季食用。 附:幾款盛夏消暑養(yǎng)陰湯 1. 菠菜銀耳湯 菠菜150克,銀耳20克,香蔥15克,鹽、味精、香油各少許。菠菜洗凈切段,用開水氽一下;銀耳用溫水泡軟,洗去泥沙,摘成小朵;香蔥去根須洗凈,切成細末。鍋內(nèi)放入銀耳,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加入菠菜煮沸,加入鹽、味精、香蔥末,淋上香油即成。此湯具有生津潤燥、通便去火的功效。 2. 甘藍寧心湯 甘藍150克,百合干、蓮子肉各20克,紅棗、冰糖各15克,蔥、姜、鹽、香油少許。甘藍洗凈,切成小塊;百合干、蓮子肉、紅棗洗凈,清水浸泡1小時。百合干、蓮子肉、紅棗、蔥絲、姜片、冰糖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沸至熟軟,加入甘藍塊煮沸,淋入香油即可食用。此湯有潤肺化痰、消除疲勞的功效。 3. 綠豆冬瓜湯 冬瓜500克,當(dāng)年產(chǎn)的綠豆150克,蔥15克,生姜5克,精鹽少許,鮮湯500毫升。湯鍋洗凈置旺火上,添入鮮湯燒沸,撇去泡沫;生姜洗凈拍破,放入鍋內(nèi);蔥洗凈,挽結(jié)入鍋;綠豆洗干凈,去除浮于水面上的豆皮,放入湯鍋內(nèi)燉熟;冬瓜去皮、瓤,洗凈切塊,待綠豆熟后投入湯鍋內(nèi),燒至熟而不爛時,撒入鹽,起鍋即成。此湯營養(yǎng)價值高,有清熱利水、解渴、祛暑的功效,是夏季清補佳品。
(上海交通大學(xué)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 主任醫(yī)師 霍清萍)
【原文刊登于2016年7月25 日《家庭醫(yī)生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