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出自唐朝詩人溫庭筠的古詩作品《利州南渡》第七八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shù)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注釋】 ?、爬荩禾拼鷮偕侥衔鞯溃嗡诮袼拇◤V元,嘉陵江流經(jīng)其西北面。南渡:指渡嘉陵江。 ⑵澹然:水波閃動的樣子。對:一作“帶”。 ?、谴湮ⅲ褐盖啻涞纳綒?。 ⑷“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著馬鳴舟中,隨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zhào):船槳,代指船。 ?、伞皵?shù)叢”句:指船過草叢,驚散群鷗。 ?、史扼唬鹤稚俨呵飼r楚國人,為越大夫,從越王勾踐二十余年,助勾踐滅吳國后,辭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終。 ?、宋搴熕簱?jù)《吳越春秋》稱,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沒人知道他最終到哪里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幾個湖,這里泛指江湖。忘機:舊謂鷗鷺忘機,這里有雙關(guān)意,指心愿淡泊,與人無爭。 【翻譯】 江水粼粼斜映著夕陽的余暉,彎彎島岸蒼茫接連山坡綠翠。眼看人馬已乘擺渡揚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兒回歸。船過沙洲草叢群鷗四處驚散,水田萬頃一只白鷺掠空孤飛。www.SlKJ.org誰理解我駕舟尋范蠡的心意,五湖煙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機。 【賞析】 前面三聯(lián)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利州南渡圖,作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詩人摹然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不能不觸景生情,遐想聯(lián)翩。所以尾聯(lián)偶然興起了欲學(xué)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遺世,忘卻機心之志,也沒有人能夠理會。 溫庭筠的詩中曾有“自笑謾懷經(jīng)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的自負(fù)與自嘲,這里卻浩然有歸隱之志,實際上是失意后的無奈之語?!蔼毻鼨C”,其實并不能忘機。這一點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踐難共安樂才辭官隱遁的。所以,兩個人都可謂是極有機心的人。 這首詩描寫行旅在利州南渡時的所見所感,景物描寫江中,岸上交遞著墨,層次分明,色彩清麗,靜中有動,栩栩如生,特別是頸聯(lián),是被人們傳誦的寫景名句。最后觸景興感,自然真切。全詩八句,無不與“水”相關(guān),但清雋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詩別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詩的一般規(guī)律,前后四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各有所歸。此詩前三聯(lián)卻遞相承接,景物描寫得很充分,意境幽遠(yuǎn)淡雅。尾聯(lián)由寫景轉(zhuǎn)而遐思,但仍從“舟”、“水”絻結(jié),以致轉(zhuǎn)中有合,脈絡(luò)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說,溫庭筠的以山水、行旅為題材的詩多感慨深切,氣韻清澈,以這首詩來看,確實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