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話,“十人九腰痛”,近年來,腰痛病人越來越多,發(fā)病率達18%。這是因為無論行走、站立還是坐著,腰部都時刻處于“忍辱負重”的狀態(tài)。
另外,生活中,雖然常有人捂著腰,開玩笑說自己腎不好,但事實上,真正了解腎臟疾病表現的人,不足10%。中年過后,人體腎氣多不足,而腎為人的先天之本,要想益壽延年,養(yǎng)腎是第一位的。
中醫(yī)認為“腰為腎之府”,在腰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腰眼穴”,被稱為“經外奇穴”,每天搓搓腰,按摩腰眼穴,不僅能防治腰背痛,健腎強腎,還有著意想不到的奇效!

中醫(yī)認為,用掌搓腰眼穴,不僅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聰耳明目、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中老年人經常搓腰眼,可保持腰背挺直,還能防治風寒引起的腰痛癥。

腰背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病痛,而腰背痛是可以預防的。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劉玉良副教授表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現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膚里豐富的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經末梢,對神經系統(tǒng)的溫和刺激,有利于病損組織的修復,提高腰肌的耐力。
所以,按摩腰部對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可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對于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等病也有一定療效。夏季常搓腰眼,還能防治濕氣引起的腰痛。

中年過后,人體腎氣多不足,但多數人補腎的方法是食補,而忽略了一些按摩手法。
中醫(y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部的腰眼穴為“經外奇穴”,為腎臟所在部位。常搓此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起到健腎和補腎作用。
中醫(yī)認為,腰眼居“帶脈”,是腎臟所在部位。用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腰眼穴有著防治腰背痛、健腎補腎、延年益壽的功效,可采用以下三種方法進行按摩:
腰眼穴位置: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
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
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三種按摩方法,皆以腰眼酸脹為宜,長期堅持有很好的強腰健腎作用。

除了按摩腰眼穴,還可以學一學下面這套搓腰功,包括搓、捏、摩、扣、抓、旋6個動作。
小小的搓腰功,不僅可以溫暖腰及腎臟,增強腎臟機能,加固體內元氣,而且還可以疏通帶脈、強壯腰脊。經常堅持這樣的動作,可以防治腰腿痛、尿頻、夜尿多、陽痿等腎虛癥狀。

晚上沒事的時候,可以端坐在凳子上,兩腳分開,大約與肩同寬。將兩手掌對搓數十次,待發(fā)熱后,緊按兩側腰眼處。
稍停幾秒鐘,然后兩手掌順著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搓動——向下搓到尾骨下的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處,向上搓到兩臂后肘盡處。連續(xù)36次。

將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夾捏脊椎正中的皮膚,進行捏脊,從與臍眼平行的命門穴開始往下捏,捏一下,松一下,直捏到尾椎處。反復捏4次。

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上,以掌指關節(jié)突出部分在兩側腰眼處作旋轉揉摩。先以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再以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兩側可同時進行,也可先左后右進行。

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下。同時用兩拳的掌面輕扣(以不痛為宜)骶尾部,左右拳各扣36次。

兩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于腰側不動,其余四指位于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注意不要被指甲弄傷。兩手同時進行,各抓擦36次。

保持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然后將兩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體向后仰;
接著,左手用力向右推,上體盡量左彎,這時兩手再向后推,臀部竭力后坐,上體盡量前彎;最后右手用力左推,上體盡量右彎。此動作連起來為一圈。
以順時針方向旋腰9圈,再逆時針方向旋腰9圈。在進行旋腰時要緩慢,不可過速或過于用力,以免扭傷腰部。
人過中年,腎氣多不足,而且常會面對腰背疼痛的問題;每天5分鐘,搓搓腰,讓你腰不痛、背不疼,腎氣充足、還延年益壽!發(fā)給身邊的人,大家一起告別疼痛吧!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咨詢醫(y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