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與君世世為兄弟------蘇軾蘇轍的手足之情31

 江山攜手 2016-08-01
與君世世為兄弟------蘇軾蘇轍的手足之情
      我們從上節(jié)課開始了關于人格修養(yǎng)的系列。為什么以蘇軾為例?王國維曾說屈原、陶潛、杜甫、蘇軾四個人,即使沒有文學天才,憑著他們的人格也可以永垂千古,我們說這四個人當中最具人格魅力的,又首推蘇軾。還有這么一則逸聞趣事:蘇東坡以禮部員外郎身分被召回朝廷,回京路上,遇見當日在獄中負責看管他的獄吏,獄吏很尷尬,蘇東坡就給他講笑話:“從前有一條蛇,咬死了人,被捉到了陰曹地府,要判死刑。那條蛇對閻王爺說:‘誠有罪,然亦有功,可以自贖。我確實有罪,但我也有功勞啊,應該可以贖罪吧?’閻王爺問:‘你什么功勞?’蛇說:‘我的蛇黃可以治病,曾救活不少的人。’一查,是實情,就免了這條蛇的死罪。又牽來了一頭牛,這頭牛用角撞死了人,牛說:‘我的牛黃也可以治病,也救了不少人?!@頭牛也被赦免了。又帶進來一個人,小鬼說:‘這個人殺了人,應該償命。’那人胡說自己也有黃。閻王爺十分生氣:‘蛇黃牛黃皆入藥,天下所共知。汝為人,何黃之有?’那人很難為情地說:‘某別無黃,但有些慚惶。’”你看,蘇東坡既不是記恨舊仇,也不是一本正經(jīng)地講道理寬慰,他自有獨特的方式對付這種令人尷尬的事,十分輕松地就消化了矛盾,解除了對方的心理負擔。這則逸聞記載在宋人孫宗鑒撰的《東皋雜錄》這部書里,《宋史藝文志》小說類錄有這部書名,但上面的故事不一定是史實,更多的記載說,“烏臺詩案”時御史臺監(jiān)獄的獄吏對蘇東坡很照顧,每天給他打熱水洗澡,還給他傳遞信件。可不管怎么說,體現(xiàn)的是化敵為友的人格魅力。
      蘇軾有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爆F(xiàn)代作家林語堂先生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曾在美國以英語出版過一部《蘇東坡傳》,他在序言里引了這段話,然后評論說:“蘇東坡會因事發(fā)怒,但是他卻不會恨人。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并不記掛心中。只是不喜愛此等人而已。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所以,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如此人生該是何等地讓人羨慕啊。林語堂的這部《蘇東坡傳》在歐美很暢銷,上世紀末,臺灣出了兩種譯本,受到海峽兩岸讀者的熱烈歡迎。這說明蘇東坡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魅力,各個民族、各個階層都推崇,儒家講忠恕,佛家講慈悲,西方講博愛,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這里必須說明:當政治斗爭特別激烈你死我活的時候,雙方誰都不會迂腐地遵循這類說教;而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在和平共處合作雙贏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各個民族明智的政治家們一致選擇的時代,我們應該更提倡“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那樣一種精神境界。這兩句詩出于魯迅先生筆下的《題三義塔》,這是1933年應日本友人之約而作的一首七律,在中日之戰(zhàn)正酣之際,顯示著不同尋常的遠見和胸懷。
      以上我們講的是蘇軾對待政敵的態(tài)度,最先講這方面內(nèi)容,是因為如果對敵人都這么寬容大度,那么對親人、對朋友、對其他所有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就一定更具愛心了。剛才提到的蘇軾那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是對他的弟弟蘇轍講的。提起蘇軾蘇轍兄弟的手足之情,真可以說是千古佳話。蘇軾比蘇轍大兩歲,兩人同科考中進士,這在當時是很轟動京師的事情。兄弟二人性格迥異,一個豁達豪邁,一個內(nèi)向沉穩(wěn),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哥哥的官越做越小,晚年六十多歲了,還被貶到了遠得不能再遠的海南島,弟弟的仕途則順利一些,官位最高做到副宰相。他們的父親蘇洵也是一代文章大家,給這兩個兒子取名很有講究,他有一篇短文《名二子說》: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BR>      意思是車的輪子、輻條、車蓋還有車底四周的木框,都各有職能,而車軾,好象沒什么用??墒侨サ糨Y,就不是一輛完整的車子了。軾兒啊,我怕你不能掩飾自己啊。車子一走就能留下車轍,而說到車的功用,與轍沒關系,可是車翻馬死,災禍也輪不到轍。車轍善于處在禍福之間。轍兒啊,我知道你能避免災禍。
      真是知子莫若父,他這兩個兒子各自一生的際遇,無論光榮還是坎坷,都函蓋在他們的名和字里。蘇軾字子瞻,取自《左傳》中“登軾而望之”,瞻就是遠望。蘇軾確有高瞻遠矚雄視天下的視野,確有坦蕩真誠、毫不外飾性格,使他一生歷盡坎坷磨難,連《宋史蘇軾傳》都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或謂:軾稍自韜戢,雖不獲柄用,亦當免禍。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而《蘇轍傳》最后的評語是“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論軾英邁之氣,閎肆之文,轍為軾弟,可謂難矣……獨其齒爵皆優(yōu)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賦與,亦有乘除于其間哉!”
      蘇軾蘇轍兄弟為人處世上互為知己,詩歌創(chuàng)作上互做知音,幾十年詩文往來從未間斷。蘇軾每到一地,必定有詩文寄送給蘇轍?!都⒎诸悥|坡先生詩》中以蘇轍的字為題的詩,比如《示子由》、《別子由》、《和子由詩》等,就有104首,查蘇轍的《欒城集》,對兄贈答、步韻、應和的詩詞有130首。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有首古風,第一句就是“二蘇上連璧”,這是對蘇軾蘇轍兄弟并駕齊驅馳騁文壇的贊語。他們在互相贈和的詩詞中彼此激勵和慰藉,飽含深深的手足之情。
      熙寧四年(1071)七月,蘇軾攜眷離京赴杭州任通判,這時蘇轍在陳州(河南淮陽縣)充任教授,蘇軾特意取道陳州與蘇轍共度中秋后才走。臨別時,兄弟二人難舍難分,蘇轍一直送兄長到穎河下游八十里的穎州(今安徽阜陽),又與他們的老師歐陽修共同過了半個多月。分手前夜,兄弟二人在穎河的船上吟詩論政,徹夜未眠。蘇轍勸兄長要出言謹慎,蘇軾對弟弟說:“可是我只要發(fā)現(xiàn)什么事情不對,就像嘴里吃到蒼蠅一樣,非要吐掉不可。”蘇軾的這種性格終于導致了他“烏臺詩案”中一百多天的牢獄之災。出獄時蘇轍去接,見了面弟弟用手掩哥哥的嘴,示意再不要口無遮攔,謹防又因言致禍。這是后話了,我們接著說在這個不眠之夜,就在這穎河船上,蘇軾寫了兩首五言詩《別子由》,其中有這樣幾句,可以看出他們依依惜別的深情: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潁。留連知無益,惜此須臾景。
                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始我來宛丘,牽衣舞兒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過秋風。秋風亦已過,別恨終無窮。

      蘇軾到了杭州以后,兄弟兩人書信不斷,到年底,臘月二十三,蘇軾寄給弟弟兩首七絕,其二是:
                圣明寬大許全身,衰病摧頹自畏人。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灶請比鄰。
意思就是讓弟弟放心,我這里很平安,剛剛祭完灶,還請了鄰居喝酒。蘇軾對弟弟的感情非常深,在給友人的詩中曾說:“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三年杭州任滿,蘇軾向朝廷申請去山密州,因為蘇轍正任職濟南,兩地都在山東,相距不遠。由杭州赴密州時,蘇軾本想繞道去看望弟弟,可是冰封了航道,沒能去成。蘇軾到知州任上不久,密州蝗災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蘇軾組織滅蝗,沿著城墻揀拾棄嬰,最后與百姓一道挖野菜,終于度過了饑荒。到了熙寧九年(1076)的中秋節(jié),蘇軾回想起上一次與弟弟共度的中秋,兄弟二人已經(jīng)五年沒有見面了,百感交集,酩酊大醉之后,創(chuàng)作了那首傳唱千古的中秋詞《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過分,不僅限于詞,包括所有的詩和賦,以至古今散文,凡寫中秋寫月亮的,有哪一篇哪一首,能比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更美?情感更深?整闋詞怎么好法,什么浪漫色彩啊清麗雄闊啊,都不用在這里講,這樣的賞析文章太多了,只提最后兩句,就可以說明為什么我能肯定,古今詩詞散文寫中秋寫月亮的無計其數(shù),可是沒有能超過這首《水調歌頭》的?!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嬋娟”在這就指那一輪明媚的圓月),這樣的意境,并不是蘇東坡的首創(chuàng),前人有過。說起來中國人似乎對月亮情有獨鐘,全世界其他各個民族對月亮的吟誦,加到一塊,恐怕也不足漢語言中的詠月詩歌的零頭。最早的詠月詩《詩經(jīng)》里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月兒出來明晃晃啊,月下美人真漂亮啊。舉止從容身輕柔啊,讓我心里好憂愁啊?!睆拇艘院髿v朝歷代的民歌和文人創(chuàng)作中,美人明月連綿不絕。盛唐時期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非常著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是在蘇東坡之前。在蘇東坡之后,楊萬里寄給陸游七律的頷聯(lián)是“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元時戲劇家白樸一首詞中有“別后相思何處,月明千里鄉(xiāng)關”,這些句子,都是表達月下懷人情感,都相當不錯,有的還相當膾炙人口,可是如果拿它們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相較,用不著分析,只憑感覺就能分出高下,無論文辭之美還是感情之深,沒有能超過蘇軾之句的?!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早已經(jīng)升華擴展為普天之下古往今來所有有情人相互之間的由衷祝愿。
      但是,我們知道,蘇軾在寫這兩句的時候,心中所思念的只是弟弟蘇轍,這首詞詞前有個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碧K氏兄弟兩人自幼一起成長,蘇轍曾說:“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痹谔K轍看來,平生有兄長一人的關愛就足夠了,他在一首和蘇軾的詩里說:“自信老兄憐弱弟,豈關天下少良朋”,可是實際上在他們的后半生當中,蘇軾不斷地惹上麻煩,倒是這個弱弟總在關照著老兄。這一切從“烏臺詩案”開始。
      駙馬都尉王詵是蘇軾的朋友,得知了要緝拿蘇軾進京的消息,立刻派人通知了在南都(今河南商丘)為官的蘇轍,蘇轍急忙派家人星夜兼程趕到湖州,告知了兄長,后來奏請朝廷納還一切官職為兄長贖罪,并把兄長一家老小和仆婦幾十口接到南都照料,最后蘇軾貶往黃州,又是蘇轍親送嫂夫人及侄兒去與兄長團聚。
      當初蘇軾在獄中時,精神壓力非常之大,從御史臺官的審訊逼供就能看得出來,這些人是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于是跟兒子蘇邁暗中約定,平時送飯只送肉菜,一旦有壞消息就送魚。一次蘇邁必須到遠處去借錢,委托朋友送飯,忘了交代那個約定,這位朋友偏偏就送了魚去,蘇軾大吃一驚,以為必死無疑,絕望之中寫下了兩首絕命詩,其中第一首是寫給弟弟的: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據(jù)已逝的一位大家啟功先生說:“與君世世為兄弟”,前一“世”當為“此”形近之誤,應該是“與君此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我個人覺得啟功的推測正確。但是以訛傳訛,現(xiàn)在大家都只知“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這兩行詩雖然可能是小有錯誤,卻仍然成為了千古傳唱的名句,祈望生生世世患難與共的手足之情,令人欽佩而又自愧,據(jù)說神宗皇帝看了都為之動容,決意不殺害蘇軾。蘇軾晚年又被貶到廣東惠州和現(xiàn)在的海南島,他一家?guī)资谌耍质怯商K轍來照管,而當時蘇轍也是受牽連被貶的,俸祿減了很多,他又非常清廉,兩家上百口人的負擔之重,可想而知。觀眾朋友如果想更多地了解蘇氏兄弟的手足之情,我建議你讀讀蘇轍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七千多字,詳細記敘了兄長一生的經(jīng)歷和兄弟之間的深情,讀來真可說是催人肝膽?!端问?蘇轍傳》最后論贊“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其中所謂的近古,是指《宋史》成書之際和那以前的相當一段時間,沒有預言后世,只可惜,后世簡直可以說是越來越罕見,直到幾乎一切都商品化的當代社會,更是近于絕跡,實在可悲,而這也正是蘇軾蘇轍兄弟展現(xiàn)給歷史的手足情分和人格光輝在今天的現(xiàn)實意義。
                                                           07.08.19.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