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籽看起來是不是像水牛的眼睛呀?! 龍眼又稱桂圓、亞荔枝,為中國南方水果,多產(chǎn)于兩廣地區(qū),歷史上有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與荔枝、香蕉、菠蘿同為華南四大珍果,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①桂圓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yǎng)心脾的功效。 ②研究發(fā)現(xiàn),桂圓對子宮癌細胞的抑制率超過90%,婦女更年期是婦科腫瘤好發(fā)的階段,適當吃些龍眼有利健康。 ③桂圓有補益作用,對病后需要調(diào)養(yǎng)及體質(zhì)虛弱的人有輔助療效。 ④國內(nèi)還有學(xué)者發(fā)表過龍眼抗衰老的有關(guān)論文,提出龍眼將成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 【功效】:瀉火解毒。 【主治】: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香甜,性溫。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平。 【用法用量】:內(nèi)服:6~9克,煎湯。 【考證】:出自《滇南本草圖說》。 【中藥化學(xué)成分】:葉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無羈萜醇、16-卅-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功效】:益心脾,補氣血,安神。 【主治】:治虛勞羸弱,失眠癥,健忘,驚悸,怔忡。 【性味歸經(jīng)】:甘,溫。 ①《本經(jīng)》:“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span> ③《唐本草》:“味甘酸?!?/span> ④《本草匯言》:“味甘,氣溫?!?/span>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熬膏、浸酒或入丸劑。 【功效】:溫腎利尿 【主治】:治淋癥。 【性味歸經(jīng)】:《泉州本草》:“味澀?!比敫巍⑵?、膀胱三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30克,煎湯。 【考證】:出自《泉州本草》。 【功效】:止血,定痛,理氣,化濕。 【主治】:治創(chuàng)傷出血,疝氣,瘰疬,疥癬,濕瘡。 【性味歸經(jīng)】:《泉州本草》:“味澀?!比敫?、脾、膀胱三經(jīng)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調(diào)敷或干撒。內(nèi)服:煎湯,5~15克;或研末。 【中藥化學(xué)成分】:核合肥皂草素及脂肪。 【功效】:散風(fēng)邪風(fēng) 【主治】:治心虛頭暈、耳聾、眼花。 【性味歸經(jīng)】:《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本草再新》:'入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克。外用: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調(diào)敷。 【考證】:出自《滇南本草圖說》;《綱目拾遺》:“龍眼殼本黧黃色,閩人恐其易蛀,輒用姜黃末拌之令黃,且易悅目也。入藥用殼,須洗去外色黃者?!?/span> 上面是龍眼肉、龍眼花、龍眼葉、龍眼子的藥效簡介,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為什么說龍眼渾身是寶了吧。 選購桂圓的時候,首先看它的外形。桂圓顆粒較大,殼色黃褐,殼面光潔,薄而脆。桂圓因其肉肥厚,肉與殼之間空隙小,搖動時不響。如桂圓在搖動時發(fā)生響聲,這樣的桂圓肉少核大不好。揀一粒桂圓剝開嘗嘗,桂圓肉色黃亮,質(zhì)脆柔糯,味濃甜則好。 龍眼摘下來后切勿清洗,直接放入冰箱中保存,可存放2~3天。龍眼含糖分高,很容易發(fā)霉生蟲,最好能完全密封后冷藏,或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 提神醒腦方:龍眼肉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約10分鐘,加雞蛋2個,白沙糖或紅糖適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龍眼指的是鮮果。 龍眼帶殼帶核曬干后,叫龍眼干。如果是去殼去核,只留果肉,曬干后就叫桂圓。 所以,桂圓和龍眼實際上是同一種東西。 據(jù)說,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帶,有條惡龍,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興風(fēng)作浪,毀壞莊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計其數(shù)。周圍的百姓只好逃離家園,在石洞里躲起來。當?shù)赜幸粋€武藝高強的少年,名叫龍眼。 他看到惡龍興風(fēng)作浪,決心為民除害,與惡龍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來了,他就準備好酒、豬羊肉,把它們合在一起。惡龍上岸以后,看到豬羊肉饞得口水直往下淌,幾口就把豬羊肉吃光了。 因為豬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過的,所以沒等惡龍走多遠,就躺在地上不動了。這時龍眼舉起鋼刀,朝龍的左眼刺去,龍眼被刺了出來,惡龍痛得來回翻滾,正要逃跑時,龍眼揪住龍角,騎在龍身上,當惡龍極力想擺脫龍眼時,龍眼用鋼刀刺向惡龍的右眼,惡龍的雙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 經(jīng)過一陣搏斗,惡龍流血過多死去。龍眼由于在搏斗中負傷過重,也死了。不久,在這個地方長出了一種果品,人們?yōu)榱思o念龍眼,故稱之為“龍眼”,也叫“龍眼”。 浙江一帶的故事:傳說以前楊貴妃生病了,什么東西都不吃,有位大臣向皇上推薦一種水果給楊貴妃吃,楊貴妃看到這個水果就有了食欲,吃下去之后,病就好了,皇上因此給這種水果取名叫龍眼(貴體復(fù)原) 另有一說,古代人把龍眼的圓溜溜的球狀果實比喻成各種各樣地眼睛,大個兒的龍眼叫龍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現(xiàn)代人都統(tǒng)一叫做龍眼。 龍眼食用禁忌:龍眼性熱助火,故小兒與青少年亦應(yīng)少食,在食用后記得清清火氣;龍眼宜鮮食,變味的顆粒不要吃。龍眼干含天然糖份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忌食。 不說了,我要去吃龍眼了!有什么比得上站在龍眼樹下吃個夠來得爽?找點時間,找點空閑,帶上爸媽,領(lǐng)著孩子.....但是不要去偷摘人家龍眼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