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畫中,魚屬花鳥類。魚形,作為藝術(shù)作品的形式出現(xiàn),在中國歷史上已相當久遠,新石器時代,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漢代的畫像石,都有魚形紋。一般歷代畫家都兼畫魚,中國畫常以畫寓意,在民間,因鯉與利,魚與余諧音,所以畫魚的作品尤其是畫鯉魚的作品深得人民喜愛,這些作品蘊寓著吉慶、富貴、如意。在繪畫作品中,我們經(jīng)??吹紧~樂圖、樂在其中、吉慶有余、連年有余等題款。畫魚難在一個“活”上,必須畫游在水中悠然自若或躍水博浪的魚,才能得其神韻。 1.上嘴唇 2.下嘴唇 3.鼻孔 4.觸須 5.腮孔 6.腮蓋 7.側(cè)道線 8.體 9.刺條 10.脊鰭 11.胸鰭 12.腹鰭 13.臀鰭 14 尾柄 15.尾鰭 1.用鉛筆或炭筆打好鯉魚的動態(tài)造型稿,然后先拷貝到宣紙上,用淡墨勾線,要注意線條的輕重、轉(zhuǎn)折與變化。勾鱗紋特別要掌握線條的曲度。 2.根據(jù)魚體的明暗凹凸關(guān)系,用淡墨先染出大體關(guān)系。 3.用淡墨分染魚鱗及魚的上、下鰭與尾鰭。 4.用較濃墨在魚全身(頭、鱗、鰭等)重復(fù)渲染。 5.用淡藤黃染魚頭部,染魚體(嘴、肚、尾鰭部位不染)及鰭。畫鰭時用色要淡,用筆要輕,要畫出薄而透明的感覺。同時分染魚眼。 6.用淡朱磦分染魚嘴及鰭,用淡三綠和淡黃染眼圈,待干后在眼圈內(nèi)點睛。畫眼睛宜在整幅畫畫完成時進行,以免染臟。 以上每一工序必須待前一工序染色干后進行,著色時,用一枝色筆,另備一枝干凈的筆渲染。 1.用一支提斗筆蘸滿淡墨,筆頭上蘸滿濃墨,兩筆畫頭,順勢頓筆畫出鯉腮。 2.由頭部向尾部拖筆,中鋒行筆到尾部輕輕提起,順勢用側(cè)鋒擦出魚尾。 3.用中鋒勾肚。 4.再畫胸鰭、腹鰭和尾鰭。然后勾鱗,先用淡墨勾,再在背部色深處加重墨色復(fù)勾。根據(jù)鱗波深淺,乘勾線未干時,在鱗紋交叉的口角點鱗甲,鱗紋濃處點濃,鱗紋淡處點淡。 5.待稍干后勾鰭筋,深處勾濃墨,淡處勾淡墨,用濃墨點雙睛,魚腹部留白。 6.畫水草用淡綠色、淡藍色或花青色均可??煞纸M先次葉隨后再染,題款可長可短,取平衡穩(wěn)定構(gòu)圖的作用。 1.用兼毫筆蘸滿淡朱磦,筆頭上蘸深朱磦,用側(cè)鋒從腦骨至尾部一筆畫出,略呈弧形。在頭部用濃朱磦加二筆留出眼眶,再用濃朱磦自腦骨至脊鰭處加一筆。 2.勾描頭部的口、唇、須及腮骨,再用略淡朱磦自腮以下接背部之筆再破一筆,以上數(shù)筆必須在顏色未干時進行。 3.用中鋒勾肚,再畫出全部鰭。 4.用極淡朱磦在腹部再補一頭,用淡藤黃染頭部、魚體及鰭。 5.勾鱗,先用淡朱磦勾,再在背部色深處加重色復(fù)勾。 6.用淡曙紅染魚嘴,尾部及鰭,待稍干勾鰭筋,深處勾曙紅,淡處勾朱磦。勾線未干時在鱗紋交叉處點鱗甲,鱗紋濃處點濃,鱗紋淡處點淡。最后點睛,畫法與勾勒畫法相同。 用羊毫調(diào)朱磦色把金魚的頭部確定,然后調(diào)好淡墨畫金魚的背部,順勢拖出金魚尾,用線勾出魚的外形及嘴部形狀,最后用濃墨點睛。 |
|
來自: 雞立鶴群77h6jh > 《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