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詩都是因為一兩句特別有名而被大家熟記,但是要問到詩人是誰,出自哪首詩,就不知道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句紅詩不紅的作品”吧! 一將功成萬骨枯 唐·曹松《己亥歲》 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多少悲涼在其中。 情人眼里出西施 清·黃增 《集杭州俗語詩》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這個似乎并不是黃增寫的,是他收集整理的當時的一些俗話一類的。 不愛江山愛美人 清·陳于之《題桃花扇》 玉樹歌殘聲已陳, 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流慣, 不愛江山愛美人。 江山美人為什么就不能同存?只能說上天是公平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 清·黃景仁《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 美人如玉劍如虹 清·龔自珍《夜作 其二》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nèi)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每一樣東西,用禪的眼光去看,才顯出其獨特的價值。 四海一家皆兄弟 宋·黃庭堅《竹枝詞》 浮云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一寸光陰一寸金 唐·王貞白《白鹿洞》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一寸光陰一寸金,更應該記住的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今朝有酒今朝醉 唐·羅隱《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有時候及時行樂也挺好,至少可以除去很多煩惱。 書中自有黃金屋 宋·趙恒《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估計古代的一些書呆子就是認準了這句話,一味死讀書。 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崔郊《贈去婢》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據(jù)記載: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后來于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傳為詩壇佳話。 得來全不費功夫 宋·夏元鼎《絕句》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zhuǎn)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有時候執(zhí)著未必能獲得回報,放棄時卻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可憐天下父母心 清·慈禧《祝母壽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男兒有淚不輕彈 元·李開先《寶劍記》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鎖衡陽路。 魚書不至雁無憑,今番欲作悲秋賦。 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難度,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斷腸人在天涯。 為他人作嫁衣裳 唐·秦韜玉《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