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應用價值 原子彈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爆炸后,作為親自參加過“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費曼經歷了痛苦的思想斗爭。一方面,他鐘愛他所從事的科學事業(yè),但是當他看到科學也可以帶來災難并且可以危及到人類的生命時,他無法回避科學事業(yè)的價值問題。 科學是什么?費曼在一次演講中說,人們談起科學,有時指的是導致科學發(fā)現的具體方法;有時指的是源于科學發(fā)現的知識;有時是指有了某些科學發(fā)現后人們能做的一些新事情或實際上正在做的新事情,即技術。但是,只要瀏覽一下像《時代周刊》這樣的大眾刊物的科學欄目,人們將會發(fā)現一半內容是關于科學中的新發(fā)現,另一半內容是關于什么將會是近期的新發(fā)明以及它們對社會將會有什么用途。這樣,在公眾的心目中,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它在技術上的應用,這也是科學最明顯的價值。 由于科學的進步,使人類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的能力顯著增強,科學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沒有科學的發(fā)展,整個工業(yè)革命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全世界生產出的糧食能夠養(yǎng)活地球上如此眾多的人口,控制各種疾病的能力增強使人類的壽命延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科學的發(fā)展。但是,科學發(fā)現和技術發(fā)明也同樣可以用來制造殺人的武器,甚至威脅全人類的生存。沒有一本指導性的書籍能夠告訴人們應該如何使用科學的這種力量,才能給人類社會造?;驅е掠袚p人類利益的結果??茖W力量的產物或者有益或者有害,主要依賴于人類如何使用它??茖W知識使人們有能力去行善,也可以去作惡,它本身沒有附帶著使用說明書。它既是一把能夠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也同樣能夠打開地獄之門。 當人們運用科學對社會做了積極的貢獻時,功勞不僅要歸功于科學本身,而且還要歸功于指導人們去這樣做的道德原則。 既然科學同時也具有給社會帶來災難的能力,它對我們還有價值嗎?“難道我們應當扔掉這把鑰匙,使我們不再有辦法進入天堂嗎?或者我們應當努力解決找到正確使用這把鑰匙的最好方法這一難題?當然,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但是我認為,我們不應當否認這把能開啟天堂之門鑰匙的價值。如果人類沒有科學這把鑰匙,即便是人們能夠清楚地區(qū)分天堂和地獄,也還是束手無策。這樣看來,盡管人類手中的科學這把鑰匙是個危險的玩意兒,但是,它具有開啟天堂之門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面對二戰(zhàn)后在美國開始的反科學運動,費曼認為,將科學的應用帶來的社會后果,歸結為科學本身“未免夸大其詞。他認為,科學在技術上的應用及其社會后果,主要是由于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他強調說,科學家所做的只是使人類具有做某些事情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具體運用既可以有益于社會也可以有害于社會。這不是科學應當解決或能夠解決的問題,科學家在這些方面懂的也并不多。這個問題應當由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來研究。他舉例說,將低處的水引到高山,無論是理論上還是技術上都是早已解決了問題,但是,巴西山區(qū)的居民仍要用人力把水從山下運到山上,這不是科學家所能解決的問題。 科學的文化價值 科學的另一種價值是為人類提供智慧與思辨的享受。這種享受對公眾來說是通過閱讀、學習和思考獲得的,對科學家則要從真正的研究工作中得到滿足。科學上已經發(fā)現的理論和定律,是科學研究的收獲,也是科學家得到的最高獎賞。科學家發(fā)現了這些定律與定理后激動不已;而公眾也會從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得到滿足,而這種喜悅的心情就是對他們所付出的辛勤勞動的最好報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學是一種偉大的冒險活動,是一種充滿刺激和令人振奮的事業(yè)。它使人類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滿足,并且使人們進一步展開想象力的翅膀,去理解和欣賞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改變著我們的世界圖景。 古代詩人把宇宙想象成一只巨大的海龜馱著大象在海里游蕩,而人類則生活在大象背上,這是一個多么富有詩意、生動、優(yōu)美的宇宙觀!當然,什么支撐著大海是他們所不關心的問題?,F代科學是這樣看待宇宙的:地球是一個旋轉的球體,人類居住在它的各個側面,我們就像在火上轉動著的肉串一樣隨地球的自轉而旋轉,同時還要圍著太陽旋轉。這看起來不是更浪漫、更令人激動嗎?什么力量支撐著我們沒有被甩到太空中去呢?萬有引力。它不僅對地球上的物體起作用,而且也使地球在最初形成的時候保持圓球狀,并且使我們的地球維持在她自己的軌道上圍繞著太陽公轉。這種引力不僅存在于地球上和太陽上,而且還存于恒星之間,存在于星系與星系之間,把整個宇宙聯系在一起,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世界圖景!現代科學揭示出了自然界中有許多像這樣令人激動的畫面,這些人們從前根本不可想象的東西,如今的科學知識使得我們可以這樣想象了??茖W知識能夠豐富人們的想象力,使人們能夠為欣賞到大自然的美和奇妙而驚嘆、為進一步揭開自然的奧秘而執(zhí)著地探索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但是,費曼指出,科學家在探索的道路上是孤獨者。他們失敗時的失望和成功后的喜悅很難得到人們的理解和分享。因為詩人、藝術家無法描述他們的那種“近似宗教的感受”;歌唱家唱不出科學發(fā)現帶給科學家的神奇、美妙的感覺。我們的科學教育還遠沒有達到使人們能像感受詩歌那樣,在科學知識中發(fā)現樂趣;我們的科學教育充滿著功利的色彩,剝奪了人們從科學知識中獲得樂趣的機會。他舉例說,《蠟燭的化學史》一書收集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為兒童做的六篇圣誕演講。他是在事物之間存在著普遍聯系的信念指導下,通過觀察蠟燭的每一方面的特征,來研究燃燒現象的物理性質和化學規(guī)律的。但是,卻在序言解釋說,法拉第發(fā)現了電解定律,它可以廣泛用于在工業(yè)上的金屬電鍍和陽極染色工藝等等。而法拉第對自己的發(fā)現評論道:“物質的原子以某種方式具有帶電的能力或具有與帶電能力相關的某些性質,原子所具有的最顯著的性質也在于這種帶電能力,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的化學親和力。”他發(fā)現,決定著氧化鐵分子結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鐵原子的正電性與氧原子的負電性,它們相互吸引并以確定的比例結合在一起。它標志著物理學和化學兩大領域的結合和統(tǒng)一,說明兩個明顯不同的領域所研究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但是,這項如此重要的科學成就,如此令人激動的重大科學發(fā)現,僅僅向讀者推薦說它可以被用于電鍍,這是不可原諒的錯誤。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有關科學方面的報道中,“科學家認為這項發(fā)現對治療癌癥是十分重要的”之類的話隨處可見。許多報道只注重某項發(fā)現有什么實際的用途,完全拋開了它們本身的價值,而實際上它們本身可能是一些充滿著想象力、帶給人們無限遐想的發(fā)現。因此,費曼認為,這種對科學實用價值的過分強調,不但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還剝奪了人們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以及對發(fā)現大自然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 科學的精神價值 科學第三個方面的價值來自它的研究方法,是一種永遠保持開放的頭腦和對任何事物采取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和懷疑的精神。探索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對人類理性能力的最嚴峻考驗,在預言將會發(fā)生的事件方面為了避免犯錯誤,科學家必須排除種種假象,將自己的理論建立在嚴密邏輯的基礎上。科學方法是建立在這樣的原理的基礎上的:觀察實驗是判斷一項科學發(fā)現是否被證實的標準,這是科學方法中最根本的原則。當然,它的適用范圍也是有嚴格限制的。比如,“如果我做這件事,將會發(fā)生什么?”這類問題是可以通過觀察實驗來檢驗的,而類似“我應該做這件事嗎?”或“這件事有什么價值?”這樣的問題,就不能采用這種原則。當然,一個命題不屬于科學命題,并不意味著它無意義、不重要或錯誤,只是說它無法通過科學手段來解決。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這類問題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為在做出任何決定和采取行動之前,總是涉及到“是否應該”這類問題。也許有人會說,“的確,你認識到什么事情將會發(fā)生,然后你決定是否要它發(fā)生?!钡?,這不是科學家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步驟?!爱斈憧梢詳喽ㄊ裁词虑閷l(fā)生時,你還必須做出決定是否愿意它發(fā)生。” 用實驗作為評判標準的原則是以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客觀性為基礎的。這就要求科學家在研究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都必須保持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如實地記錄實驗結果,對它們進行嚴格的審查,并且確信沒有對它們進行曲解。另一方面,科學家在構建理論或陳述時必須要具體。因為一個理論越具體越詳細它就越有說服力,越容易直接面對出現的反常情況,也越能引起人們檢驗它的興趣,并且檢驗它也越有價值。第三,在科學中不能求助于任何權威來確定哪一種理論觀點比其他想法更優(yōu)越。人們可以閱讀權威人物的論著和聽取他們的建議,但是必須分析他的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檢驗他的想法是否正確。懷疑的權利和自由是歷史上科學家與專制權威進行了長期斗爭之后才逐漸贏得的,牢記和堅持這一點是“科學家對社會的責任”。 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當他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給質疑留有余地。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余地,是科學發(fā)展所必須的。在科學知識體系中,只有具有不同可信度的知識,但沒有哪個理論具有絕對的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對科學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不確定性才有疑問,才會從新的角度尋找新的解決辦法??茖W發(fā)展的速度不僅僅是指你進行多少次觀察實驗,獲得了多少實驗數據,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供人們檢驗的新思想、新觀念。 費曼進一步說,無論是在科學領域還是在其他領域,探索和懷疑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追求,是人類為了獲得懷疑和探索的權利、為了克服不確定性而進行的斗爭?!鳛橐幻茖W家,我感到一種責任,我認識到承認我們無知的思想所具有的巨大價值,我認為正是由于這種觀念使得科學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成為可能,也認為我們今天的進步是思想自由所帶來的成果。我有責任來呼吁自由探索的價值,教導人們不要懼怕疑難,而是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種新的潛在的可能性來歡迎它。 總之,費曼認為,科學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后果并不是科學本身造成的,科學的文化價值應當給予更多關注,科學家群體中的自由探索和懷疑精神是科學對社會的最大貢獻,也是人類面對和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有利武器。 |
|
來自: luckyer2016 > 《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