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女侍中是怎么來的,先來說說漢代已經(jīng)有的“女尚書” 《后漢書 (從《后漢書》這段可以看出,女尚書是皇帝的乳母) 《晉書 (在西晉時期,女尚書是侍奉皇后的。) 《北史 好吧,為什么要先說“女尚書”呢?因為可以推斷一下,“女侍中”是怎么來的。 女侍中是石虎發(fā)明的。 要說是石虎發(fā)明的依據(jù)是我沒找到漢朝和東西晉有“女侍中”。 《鄴中記》(晉 后趙時期,石虎宮中也有“女尚書” 《鄴中記》:石虎征討,所得美女萬馀,以為宮人,簡其有才藝者為女尚書。 《晉書 按照《鄴中記》里面寫的,石虎的后宮女官制度,有女侍中、女尚書、宮人等。 《晉書 我覺得,石虎弄出一個“女侍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前后趙的漢化政策。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由于自己的文化不足,需要學(xué)習(xí)漢族先進的儒家文化。想必,石虎的“女尚書”的女官制度也是從東西晉照搬過來的??赡芤驗闁|西晉沒有“女侍中”,石虎就照著“女尚書”弄出一個“女侍中”。 二是:為什么要單獨弄出一個侍奉皇后的“女侍中”。因為石虎的皇后鄭櫻桃十分的得寵,石虎因為她,殺死了兩任妻子。 《晉書 從《鄴中記》里可以看出,女尚書是一般的女官,而女侍中才是高級女官。 而這個“女侍中”也被北魏孝文帝所用。 《魏書 (大)內(nèi)司(一品):總領(lǐng)宮中事務(wù) 作司(二品):典宮中事務(wù) 大監(jiān)(二品):宮中各部門的負責(zé)人,比如說有:典稟大監(jiān)、文繡大監(jiān)、細謁大監(jiān) 女侍中(二品):主要是侍奉皇后、太后 女尚書(三品):管理宮中文書事務(wù) 在北魏,女侍中二品,多由公主、命婦擔(dān)任,侍奉皇后、太后。 《魏書 《魏書 《魏書 《樂安郡公主元仲英墓志》(元禧女):公主諱仲英,河南洛陽人也。顯祖獻文皇帝之孫,太尉咸陽王之女。稟祥星月,毓采幽閑,風(fēng)德高華,光儀麗絕。年十有五,作嬪閭氏。女節(jié)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永熙在運,詔除女侍中】倍風(fēng)闈壼,實諧內(nèi)教。 《高密長公主元季聰墓志》(元懌女):公主姓元,諱季聰,小字舍利,河南洛陽人也。高祖孝文皇帝之孫,太傅、清河文獻王之女。……【永安二季,除女侍中】。公主恭以奉上,仁而逮下。溫良柔厚,謙虛謹密……宛然作合,來儀君子。聿修內(nèi)饋,服勤沼沚。 西魏北周時期,可能是沒有,可能是資料少,我沒發(fā)現(xiàn)有“女侍中”。 西魏時期,在宮中侍奉皇后的女官叫“內(nèi)傅”。資料是李沖女兒馮翊王元季海的王妃李稚華的墓志,她侍奉的是宇文泰的長女元欽皇后宇文氏。 東魏時期,有高岳的母親山氏。 《北史 北齊時期,有大名鼎鼎的高緯的奶媽陸令萱。 《北齊書 還有趙彥深的母親宜陽國太妃傅華 《傅華墓志》:太妃以魏武定末除清河郡君,天統(tǒng)中進號平原郡長君,武平初冊拜宜陽國太妃。武平七年正月庚辰朔十四日癸巳遘疾薨于鄴城宣化里第。……宜加禮命,用申朝典。【可贈女侍中】,宜陽國太妃如故,謚曰貞穆。 PS:古代根本就沒有女丞相一說,就算是上官婉兒,《舊唐書》里面她也是在后妃傳里作為唐中宗李顯的昭容,是皇帝妃子,只能說上官婉兒有大臣之實而無大臣之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