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是萬病之源,而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有一定的濕氣,特別是夏季,吃大量的冰飲與涼食,人更易積聚濕氣。排濕,那就多按揉人體的這些排濕穴,祛濕還可預防其他病。 1.陰陵泉: 此穴能健脾除濕。是祛濕的要穴,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癥狀。位于膝蓋下方,沿小腿內(nèi)側骨向上捋,向內(nèi)轉彎時的凹陷處。 按摩:用手指按揉此穴,用拇指點按,一次按摩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膝窩的委中穴: 在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jīng)。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就是膀胱經(jīng),委中穴是這通道上的排污口。這里要是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就會出現(xiàn)腰痛、關節(jié)炎等癥。 按摩:時常敲打或撥動此穴8分鐘左右至有淤斑痧點出現(xiàn),不可少于36下,每兩周拍一次。 3.肘窩的曲池穴: 此穴常被用于防治感冒發(fā)熱、急性胃腸炎、咽喉炎、 肩周炎、上肢癱瘓、蕁麻疹、高血壓等癥,是大腸經(jīng)的濕濁之氣聚集處。位于肘橫紋外側端。 按摩:當出現(xiàn)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等癥時。可連續(xù)拍打肘窩處5~10分鐘,會出現(xiàn)黑、紫、紅、青等顏色的毒素反應物。兩周一次,可將心肺毒素排出。 4.足三里: 是強身健體大穴。能燥化脾濕、生發(fā)胃氣 。位于髕骨下緣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 按摩:每天用拇指按壓此處8分鐘左右, 每次按壓以出現(xiàn)發(fā)熱、酸脹感為宜。 5.大橫穴: 此穴是個祛濕大穴,全身的濕氣都能由它驅除,可運轉脾經(jīng)水濕的作用。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左右各1個。 按摩:兩拇指一起按壓2個大橫穴,每次5分鐘 ?;蛴檬终埔皂槙r針方向摸腹20~30圈,也可通便祛濕。 6.豐隆穴: 此穴主治胃經(jīng)和脾經(jīng)的疾病,可沉降胃濁、化痰濕。經(jīng)常按摩能將脾胃上的濁濕很好的排出 。是祛濕化痰大穴。在小腿前外側。 按摩:拇指指面著力在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揉同時進行,按8分鐘左右就好。 7.承山穴: 此穴位于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膀胱經(jīng)主人體一身之陽氣,刺激此穴可振奮膀胱經(jīng)的陽氣,從而將人體濕氣排出。此穴是最有效的祛濕穴位,很適宜濕熱體質者。 好了,你是否躺在床上看手機時覺得眼睛酸痛,導致失眠,別擔心,我教你設置手機屏幕最合適亮度與對比度,讓你躺在床上玩手機更舒服的方法! 可以點擊下面“手機屏幕總是反光刺眼,竟然可以這么解決?”來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