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評詩 西子依然詩歌
掰開手指 看見被盜來的光 恰如愛情 燃燒而成的結(jié)晶?;蛘?/span> 一個(gè)從來沒有填滿的傷口 以我們的嘴唇和頭顱 黑夜 從它深厚泥土中 以陶碗盛出 古老的信仰和品行 但是,沉默 是一貫的原則。你無法突破 就像盜火者無法突破,自身的卵殼 只能與內(nèi)在的火,融為一體 都是些庸常的事物 讓我憂郁,羞赧 青草,還有為她準(zhǔn)備的馬蹄 正在奔來的路上 而我心空空。掩藏在荒草背后 那綠色,那失去綠色的 都被指定,囚于一場杏花雨中 一些荒蕪,另一些淹沒 而清明,令她們得到重新指認(rèn) 贊美春天吧 因?yàn)樗p柔蔚藍(lán)的童心 想要捕捉的光——我的心 從你路過的腳印里 長出花朵 請記?。哼@笑容 觸碰心扉的顫栗 在黑夜里遨游 胸懷燈盞的人,讓黑暗分娩 這些初生的精靈 洞穿一個(gè)個(gè)長夜、陋室 必將抵達(dá)永恒 而我,還在白天 還在趕往的途中 從右手腕的一塊皮膚開始 那種感覺 好像更適合在地下生長 新長出來的 山藥蛋一般圓潤。仿佛 還帶著剛出泥土的清香 手的主人 ……一位優(yōu)秀的打磨師 隨身攜帶的行囊 白天背在背上,夜里放在心上
這是一組哲理詩,詩題本身就屬于詩歌: 黎明之光 掩映 或困囚于清明 提燈的人奔走 故鄉(xiāng)痛了… 黎明總是和理想和信仰有關(guān),總有人意圖遮住這一切,露出指縫里的。 盜火者的痛,在于執(zhí)著后的傷口,如愛情的燃燒,便是痛,我們保持著語言和思想(嘴唇和頭顱)的純潔和堅(jiān)定。 黑夜不僅僅是黑,還有深重的積淀,古老的容器里,有著古老的信仰和傳統(tǒng)。 需要一聲突破的吶喊,沉默了那么久,已勢若危卵,光明之火與內(nèi)心的火焰需要燃為一體。 這首詩歌的立意類似于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張力更陰郁些,掰開到恰如,黑夜到但是,連接的是困頓中的突破,而突破,又是艱難的。 音樂的走向越來越寬,金屬味越來越?jīng)_撞,類似光明的方向。 春來是急促的,草的萌芽、泛青是使者之路。卻將一些平庸常態(tài)的事物歸攏指定,被指定的氛圍讓我不適應(yīng),羞赧。 勃發(fā)的生命和死去埋葬的,在一場杏花雨下被指定和諧了,勃發(fā)的于是荒蕪,死去的被淹沒。 這就是清明,清和明。 這首不像前一首通篇的呈現(xiàn),而是先用了情感動(dòng)詞憂郁和羞赧來敘述。再回到呈現(xiàn),春或者生命的沖撞,這樣的日子里,勃發(fā)的和死去的混為一談,被多情歸攏。 我似乎看到黎明之光在某處的擱淺或掣肘。這是心內(nèi)空空的原因吧? 但春天一定要贊美的,它的輕柔,它生命的色彩與走向(蔚藍(lán),海的蔚藍(lán)),還有純潔、弱小以及歡快(童心)。 那就是我的心啊,我要捕捉的,要獲取的,是從光明的過程里,長出的花。 這花是歡樂,會(huì)心的歡樂,去觸碰心扉;是黑暗里的燈盞,催生希望;去洞穿長夜與困頓,抵達(dá)永恒。 春天或生命或信仰,是提燈的人,而我,在追逐它的途中。 能夠拴住游子的,一定是故鄉(xiāng),思念的痛,隨意一個(gè)觸碰,便如植物般的瘋長。 思念中的故鄉(xiāng),圓潤而踏實(shí),還有泥土的清香。 思念者在路上,打磨歲月和心靈,故鄉(xiāng),白天是肩上的責(zé)任,夜晚是心靈的寄托。 第一句我不理解,如果作者是位女性,那右手腕的皮膚該是手表的觸覺,時(shí)間流逝的觸動(dòng),引發(fā)的思鄉(xiāng)之痛。如果不是,或是作者自己的秘密,或是隨意的具象選擇。 組詩的立意貫通是水到渠成的,每首亦然。 一二首從容不迫,因?yàn)橛芯呦蟮某休d,三首急促了些,可能是描述時(shí)情緒的激蕩。如果第四首拔的更高更寬的話,這樣沒毛病,可是第四首歸攏于故鄉(xiāng),往深了細(xì)了走的。就如溪水激烈后沒有豁然開朗。 問題不在第四首,這首悠悠道來,卻是很痛很溫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