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讀完辛夷塢的作品,都會想說些什么,卻總是不知從何說起。 她的作品里,最喜歡《許我向你看》,一個有武俠情懷的桔年,讓我說不出的欣賞,于是,我看了八遍。但我沒有想到,真正第一次寫出來的,是讓我完全沒有勇氣看第二遍的作品《我在回憶里等你》。 故事大概講述的,是自幼家境貧寒、寄養(yǎng)在父親好友家的姚起云,愛上了父親好友的女兒司徒玦,由于心底的自卑與膽怯,在一系列的情節(jié)與命運的左右下,讓那個敢愛敢恨的姑娘,在最愛的時候傷心離開,至此相愛只在回憶里。
最動人的誓言不是“我愛你” 而是“在一起” 起云有多愛司徒,我想看過小說的人都懂。那樣自卑的少年,默默地守候著女孩,在女孩離開之后,也一心一意照顧著她的父母親人,每周五雷打不動地等在電話旁,卻從未說過一言半語。只是,他如此濃烈的愛,卻在隱忍中,顯得一文不值,以至于司徒賭他,不幸福。 從他成為她家養(yǎng)子的那一天起,他只會亦步亦趨,不敢有哪怕一步的逾矩:司徒曾經(jīng)如此認真地伸出雙手,去渴望著一個擁抱,但他在衡量之后,只敢在過馬路時,以安全為由牽起她的手。等他終于勇敢想牽起那雙日思夜想的手時,七年過去了,刻舟求劍,只能讓愛留在最初的年華里。 知道你愛我,又能如何,不敢在一起,只是讓愛,辜負在了年華里。以愛之名的放棄,說好的是成全,不過是心底里的懦弱,你不敢同她一起去面對責難風雨,你也不敢為了她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全了的碧海藍天,是愛的人與別人看的風景,成全了的一生安樂,是愛的人的一生里,再無你的只言片語。不打擾是溫柔,但彼此相愛的人不打擾,不是浪費是什么? 司徒:“你不介意嗎?” 起云:“至少……我可以不在乎?!?/span> 其實,她要他說:我信你,我懂。而不是:我要你,我不在乎。 起云不懂司徒想要的是什么,給她造成了更大的傷害,他以為自己已經(jīng)拿出了最多的寬容,來乞求她的愛。他不知道的是如果司徒真的曾經(jīng)做錯了事情,那么也許他是真的做出了犧牲。然而事實是,錯的從來不是司徒,被至親至愛拋棄的司徒,在乞求著的,不是他們的諒解,而是他們的信任。 只要起云愿意,調(diào)查一下當年的事情,便會知道自己造成了多大的誤會,但是他沒有,他總找著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忽略了司徒心底里的需要。起云錯誤的態(tài)度表示,展現(xiàn)了在感情里,當需求與供應(yīng)成兩個方向發(fā)展時,做再多的事情,也是南轅北轍。平日里那么多的男女爭執(zhí),男生總以為自己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卻不懂女生為什么還是要生氣,他以為她無理取鬧,是他不懂,其實女生要的,是他的上心。 有次和朋友聊天,說起曾經(jīng)與一個異性朋友擲氣的事情。前因后果一完,朋友當即道出:“其實我們真正生氣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不上心?!?/span> 上心該如何定義,我想便是真正地去了解對方心底的需求,再用心去理解。例如,你可以工作很忙,但說好的事情請不要隨意忘記,因為她可能已經(jīng)為此做了太多準備,她難過的不是你因為忙而無法完成,而是你根本就忘記了;你可以不輕易說出我愛你,因為她理解你的個性,但是你應(yīng)該用行動來證明,你是想要和她在一起的;你可以囿于客觀環(huán)境,無法作出任何行動上的表示,但在精神上,在她最需要的時候,應(yīng)當是無條件的信任。
這本書讓我真正沒有勇氣再翻閱的原因,是受不了那么多至親至愛,在司徒最需要的時候,一起砸來的不信任。這些不信任,砸得她遍體鱗傷,砸得她喘不過氣,不得不一個人踏上一國之路,因為這里,已經(jīng)不能給予她愛與眷戀。 小時候看《白發(fā)魔女》,什么劇情都記不住了,卻始終記得練霓裳在兩人最甜蜜的時候,帶著幸福與認真地說:“我最怕別人不相信我,所以你千萬不要不信我”,短短數(shù)日,她卻在眼淚中重復(fù)“你為什么不相信我”后,三千黑絲剎那染白。 其實,司徒要的,是一份信任,練霓裳要的,也是一份信任。信任是感情里最厲害的雙刃劍,現(xiàn)實里多少人,因為艱難時刻的一份信任,成為了摯友摯愛,同樣又有多少人因為不信任,衍生出無盡猜忌,最后天涯兩路,終成路人。 師太說過,要想生活得漂亮,一不抱怨,二不解釋。解釋是說給不相干的人聽的,而相信我的人,從不需要。最愛的人的不信任,比萬千不相干的人的不信任都毒,一招,直入心底,從心底里生出的寒意,是對感情真正的絕望。 所以,在林靜問司徒:“女人會因為時間的緣故慢慢忘掉一個男人帶給她的失望嗎?”時,司徒停了很久,說:“除非時間也讓她慢慢忘掉她對這個男人的希望?!?/span> 結(jié)局沒有什么歡喜,畢竟,錯過,就不再遇見。 男主姚起云最后結(jié)局在辛夷塢的另一本書《蝕心者》里提到,因車禍去世。 女主司徒玦最后結(jié)局在辛夷塢的另一本書《應(yīng)許之日》里提到,與好友吳江結(jié)婚。 都是別人錯過我!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