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中國國家地理》曾出過緬甸專刊。文中對于她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們。為之傾倒的是其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和多樣性的風(fēng)土人情;為之著迷的是其數(shù)十年的封閉和特立獨行。
于是2014年首發(fā)出行地就選擇了這個小眾之國,一個傳說中沒有手機信號的國度……‘緬甸’
(事實證明網(wǎng)絡(luò)上的資訊已經(jīng)落后,在緬甸連馬車夫都在使用Iphone 4S)

到仰光大金塔是一定要看的。
攻略上說天沒亮前去大金塔是沒人收門票的,這信息又過時啦。
為了看日出中的大金塔,我們早上5:30就到達,此時的大金塔工作人員早已在燈火通明處等待你的到來,每人8美元。
電梯直升到99米高的群塔平臺,太陽出來前所有的佛塔都有燈光照射,高大而雕琢繁復(fù)的金塔熠熠生輝。

大金塔有2500年歷史,用7噸黃金打造而成,塔高112米,仰光的樓房建造時不能高于大金塔的高度。
天亮前幾乎沒有游客,只有當?shù)厝嗽谠》鹉ぐ荩?:30以后陽光慢慢照亮塔身,金色的塔尖閃亮奪目。
從大金塔下來是長長的臺階,臺階兩側(cè)商鋪林立大多是銷售佛教用品。

我們選擇搭乘緬甸國內(nèi)航班從仰光前往茵萊湖,螺旋槳飛機上90%都是歐美人。
?;羰莻€非常小的機場,機場距離茵萊湖邊的娘水鎮(zhèn)大概需要45分鐘車程。
茵萊湖位于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是緬甸第二大湖,也是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湖面海拔970多米三面環(huán)山,來自東、北、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匯入薩爾溫江。
水面遼闊而清澈,湖水不深但水產(chǎn)資源很豐富。

娘水鎮(zhèn)不大建筑都比較低矮,大多是平房非常樸實,幾乎看不到很考究的建筑,一些木制的房屋看上去質(zhì)量稍好。鎮(zhèn)子里沒有大的商場或超市,只有一個略有規(guī)模的露天市場,大約占著兩條街巷,里面買些看上去質(zhì)量比較粗糙的日用品。
鎮(zhèn)子里植被不錯,到處郁郁蔥蔥,因為是臨湖的緣故,空氣比較濕潤。

茵萊湖的旅游開發(fā)比較成熟,來的歐美人很多,市場秩序非常好,服務(wù)很到位也很完善,早餐后酒店老板娘安排茵萊湖半日游的小船,6個小時的行程收費18000元(110元人民幣)
茵萊湖上的漁船如同茵萊湖的水道一樣狹長,有著一個梭子般尖尖的船頭輕飄而靈巧。小漁船只容得下一個人,漁民是站立在船尾用一只腳來劃動船槳,雙手騰出來放魚線、拉漁網(wǎng)。

離開水娘鎮(zhèn)不遠漸漸水道開始變寬,不時有水鳥在頭頂盤旋,這里的鳥一點也不怕人,浮在水面上船靠太近好像要壓到它們的感覺。
越住湖的深處釣魚、劃船的漸漸多起來,看得出這才是真正的漁夫。
湖邊散居著許多村落,房屋是用高腳木樁建在淺水區(qū),景色別致。

蒲甘:
蒲甘位于緬甸中部,依伊洛瓦底江中游,南距仰光500多公里,北距曼德勒100多公里。這里曾做為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蒲甘(11~13世紀)的王都達240余年之久,直到1287年被忽必烈的蒙古元軍所破,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蒲甘是座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古都,亞洲三大佛教遺跡之一,始建于849年,有“萬塔之城"美譽,至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兩千多座,是一處極為自然美麗的地方。
蒲甘擁有世界上最為絕美的日出和日落。

昨天飯店老板娘幫我們找了輛馬車30000元從日出到日落。
拍日出就必須很早出門,5:00馬車在空蕩蕩的道路上款款而行,答答的馬蹄聲回蕩在良烏鎮(zhèn)上,這里的前景不是很漂亮,佛塔離得有點遠用長焦才能解決,不過旱季的日出非常熱烈。
6:48熱氣球從西面升起很好地配合著太陽的升起,由于此地沒有工業(yè)污染空氣非常純凈,唯一遺憾的是沒有云彩的天空有點單調(diào)。
人均300美元的熱氣球從頭頂飛過。

蒲甘是緬甸遺址觀光的中心,花15美元買一張門票可以無限量地欣賞。
蒲甘分三個區(qū)域:舊蒲甘、娘烏鎮(zhèn)、新蒲甘,娘烏鎮(zhèn)是游客的集散地,這里集中了大部分的旅紳客棧,汽車站也在這里,交通、用餐比較方便。

拍完日出返回酒店用早餐,然后繼續(xù)乘馬車閑逛。
第一站是最古老最大的瑞喜宮大金塔(Shwezigon Paya)
是由阿奴律陀王父子花了31年于1087年建成,目前是娘烏鎮(zhèn)最高建筑,基座是三層方形平臺,上接一個八角形平臺,塔中供奉的是斯里蘭卡國王贈送的佛祖牙齒舍利以及佛祖的額飾。
它位于蒲甘良烏鎮(zhèn)南端,是整個蒲甘千百座佛塔中最大最古老最受尊崇的一尊。
與仰光大金塔并列為緬甸的四大圣塔。

蒲甘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佛塔是以佛祖弟子阿南達名字命名的"阿南達寺"建于1090年。其長長的迴廊和迴廊里600多幅浮雕深深吸引著我們。
緬甸的寺院佛塔從外觀到內(nèi)飾都沒有禁止攝影的告示,于是可以很從容地支起三腳架慢慢地記錄看到的一切。
下午西斜的陽光透過迴廊中的窗戶照到院里斑駁陸離,在這里完全可以消磨掉一整天。

1044年阿奴律陀王創(chuàng)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蒲甘王朝,小乘佛教成為國教,而建造佛塔是小乘佛教的傳統(tǒng)。很多人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建一座獻給佛的塔,于是蒲甘平原上就出現(xiàn)了13000座佛塔。經(jīng)歷千年風(fēng)雨現(xiàn)在仍有千座佛塔、寺院的遺址散落在農(nóng)田村落之間,完全處于原生態(tài),沒有任何佛塔被單獨圈起來。

一輪火球般的太陽慢慢落入地平線內(nèi),遠處的佛塔如同一幅剪影。
我所在的位置剛好可以拍到塔尖穿入太陽的視覺效果。

由于今天是個沒月光的日子,星星出來比平時都早,晚飯后想出去拍攝星空,但這里的亮化工程是用射燈將每座塔都照亮。走了許多地方都沒有合適的位置,最后選擇葛道帕林寺對面的一座小塔的平臺上拍攝,光污染現(xiàn)象還是很厲害。
在黑暗中獨自靜靜地呆了2個小時,我在想:這樣的寧靜也許是很短暫的,不需要5年現(xiàn)在的緬甸將會變成第二個柬埔寨,這里將會成為一個喧囂的旅游勝地,但愿還能盡可能多地保持一些原生態(tài)。
今天是大年初一,5:30離開酒店去迎接新年第一絲曙光,瑞山陀塔是首選。
塔很高臺階也很陡,好在有扶手可以用,不向后看的話也沒什么可怕,這里因為可以一覽蒲甘平原的眾塔,也就成為觀日落和日出的好地方。
好地方自然來的人就肯定多,塔上的平臺很小站著就不能輕易移動,所幸用三腳架的人不多。

達賓紐寺:
蒲甘最高大的建筑,由阿隆悉都王建于1144年。與阿南達塔并稱“蒲甘雙塔”。
達賓紐塔因其占了“最高”這一項而當之無愧成為蒲甘的標志性建筑。
全塔除塔尖為金色外,其他部分為白色。
前些年達賓紐可以登塔俯瞰老蒲甘塔群及觀賞蒲甘日出日落,現(xiàn)在已經(jīng)封塔不讓上去了。

有人說蒲甘方圓十公里內(nèi)曾經(jīng)有四百多萬座佛塔,所以蒲甘也有“四百萬寶塔之城"的說法。雖不見得真實,但也可想見蒲甘佛塔多到驚人的數(shù)量。
在蒲甘,有“手指之處必有浮屠"的說法,無論往哪個方向看,總有無數(shù)的佛塔在前方。而每個佛塔又都有屬于它們自己的故事。這些佛塔無論是在造型、結(jié)構(gòu)方面還是用料、裝飾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風(fēng)格。

明迦巴的漆器廠:
緬甸的手工藝品價格低廉、質(zhì)量上乘、精工細作,漆器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品,其手藝傳自中國,在漆器工坊里姑娘們席地而坐,在半成品上雕出各種圖案,她們的動作認真而細致。

漆器成品

達瑪揚基佛塔。
來此地的游客很少很少,午后灼熱的陽光和四周的荒涼似乎在印證著此塔的歷史和傳奇,這是一座充滿悲劇色彩的寺院……

步入達瑪亞基殿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回廊?;乩葘捈s兩米多,碎石板地面被踩得有些光滑;墻壁非常高,仰頭看上去至少有十米,開窗的位置高懸?guī)捉软敚瑤资豕馔高^高窗集中地打在墻壁上,在昏暗的回廊內(nèi)形成幾片光斑。借著地面的反光和與墻面上的光斑,勉強能看清里面的景物。

老蒲甘是寺院和佛塔最多的地區(qū),除了保留幾家高端酒店外,所有的原住民均已搬遷。我們?nèi)胱〉奶沟戮频暌驗?922年曾經(jīng)接待過威爾士王子(后來的愛德華八世)而聞名。這是一個建在“世界遺產(chǎn)”里的大型酒店,毗鄰伊洛瓦底江,出酒店20米就是葛道帕林寺。
緬甸雖然近幾十年相對比較封閉,但英國人進入緬甸已有200年的歷史,加上近些年大量的歐美游客的涌入,這里酒店的服務(wù)意識和服務(wù)方式很大程度上被西化。
最顯著的就是酒店那標準化的英式早餐。

瑞山陀塔的日落是最受歡迎的地方,原本想下午先去瑞山陀塔周邊和塔里面轉(zhuǎn)轉(zhuǎn),但塔前的游客流量讓我們不得不改變主意提前上塔。
也就是短短的半個小時內(nèi)最高一層已經(jīng)全部占滿,最后連臺階都被晚到的游客擠滿。

下午早早上去占位置,半小時后一輛輛旅游大巴占滿了停車場,來得晚的游客只能坐在佛塔的臺階上靜等太陽下山。
原野中的佛塔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瑰麗而神秘,塔林間的小徑曲曲彎彎宛如長蛇游向遠方,顯得寫意十分。

由于有漂亮的前景襯托,這里的日落異常美麗、名不虛傳。
眺望日落西山的景象、感受千年的歷史滄桑。

按計劃今早離開蒲甘,有專門的小車逐門逐戶到賓館將客人匯聚到汽車站,雖然是日本的二手車但車況還不錯,花了近7個小時到達曼德勒。
和仰光一樣,曼德勒街頭給人的映像也是臟、亂、差,道路非常擁擠,人口很多很噪雜,車站離我們?nèi)胱〉馁e館有近8公里,很無奈地被小宰一刀……6000元沒有還價的余地。

今天的重頭戲,烏本橋日落。
烏本橋橫跨于東塔曼湖,由敏東王修筑于1851年,長1200米,共有1086根橋柱和482段橋段,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
無論橋墩還是橋梁橋面,都是珍貴柚木。

每到傍晚時分,落日晚霞中,很多游客與散步而來僧侶們,以及當?shù)匕傩赵跒醣緲蛏下叫凶?,橋下有游船蕩漾于湖水之中,景色十分迷人?/p>
但也許是太過出名導(dǎo)致游客聚集,橋在不停地晃動著實有點擔(dān)心,乘船看日落……8000元,居然還一船難求。
離橋不遠處發(fā)現(xiàn)一艘被廢棄的小船,在這里可以躲過人群。

5:20就離開酒店前往25公里以外的實皆。
從實皆山上看依洛瓦底江日出不是非常驚艷,但實皆佛塔不同于蒲甘,基本都是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在晨霧中如仙如幻。

在緬甸,85%的人信奉佛教,男人一生中必須出家一次,出家的時間可以是幾個月或幾天,也可以是幾年或者終身,如果沒有出家會被認為對信仰不夠虔誠。
蒲甘地處伊洛瓦底江中游,是緬甸的佛教圣地,在這里隨時都可以碰到身穿袈裟的僧人。

馬哈根達揚僧院:
每天上午10:15,下午16:15都會上演一場千僧進食的壯觀場面,排成三列的僧侶長隊緩緩而進、連綿不絕,整齊有序。
各國游客同時也排成一個觀眾通道,手機、相機的快門聲此起披伏。
許多布施者早早準備好米飯,排列在餐廳門前,虔誠的信徒為每一個僧人敬上食物。

曼德勒中午的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按老規(guī)矩……午休2小時下午3:00再出門。
下午的重點是曼德勒山的日落,但徒步上山的1000級臺階有一點小壓力。
好在中途可以看看風(fēng)景休息休息。
山頂最美的是那座伊斯蘭風(fēng)格的寺廟,在夕陽下是那么的純美,徒步上山的游客很少大多數(shù)都是乘電梯上來的。
日落時分人流明顯增多,所幸我們上來得比較早。

今天是農(nóng)歷大年初五,也是我們緬甸之行的最后一個游覽日。
預(yù)訂了9:00的船去游覽敏貢,看時間還早于是跑到街邊的農(nóng)貿(mào)市場拍拍當?shù)厝说纳顖鼍埃@是一個以當?shù)厝素溬u生鮮蔬菜為主的集市,還有幾個早點攤、鮮花攤,據(jù)說9:00以后就收攤。
交易雙方基本都是婦女,見我拍攝也很配合,時常會報以友善、羞澀的微笑。

游船在伊洛瓦底江上逆流航行了45分鐘的樣子后靠岸,偌大的一個敏貢大塔只有一個小小的佛龕,里面也只供奉著一個佛像。
這座土坯壘成的塔目前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古塔遺址,由緬甸末代王朝貢榜王朝的統(tǒng)治者孟云于1781年開始建造,到1797年塔還沒建成貢榜王朝卻已覆滅。
1838年、1956年的兩次地震使塔身出現(xiàn)了嚴重的裂痕。
偌大的一個敏貢大塔只有一個小小的佛龕,里面也只供奉著一個佛像。
塔的右側(cè)有一條通往塔頂?shù)碾A梯,登上塔頂可以一覽伊洛瓦底江的壯美,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封閉游客不能上去。

從大塔向里走是一個自然村落,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嘗試一下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非常牛氣的TIXI。

馬上就要離開這個曾經(jīng)的神秘國度。
之所以說“曾經(jīng)”因為近幾年的開放,緬甸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經(jīng)濟上的發(fā)展也很快,特別是對于外國人的收費上完全已經(jīng)接軌國際。
隨著近幾年的開放,緬甸接待的游客數(shù)量在逐年增加,游客的到來勢必也將外界的一切帶進這個曾經(jīng)封閉的國度,但愿在開放的同時能夠多保留一些佛教之國的淳樸,愿這里永遠充滿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