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商家宣傳壺、杯子可以倒立,這是證明東西的氣密性好嗎? 答:只要是任何一個杯子、茶壺,出氣孔在壺鈕頂端的(比如西施)都可以倒立,而出氣孔在壺蓋表面的(比如石瓢)都不可以倒立,這個是用的氣密性物理原理。大家可以做個試驗,在普通馬克杯上面蓋一個塑料片(出氣孔必須在壺鈕頂端),放水里灌滿水以后倒著拿出來,也可以倒立的。這個和壺蓋緊不緊氣密性好不好其實絕無關系。 2、請問一把朱泥壺要什么價位呢? 答:因為原礦朱泥本身就已經(jīng)比較稀有了,礦價位比較高;其次決定朱泥壺價格最主要的還不是泥,而是原礦朱泥收縮率高,難以成型,報廢率非常高,有時候做幾把才能成一把;而化工泥料的朱泥其實只有朱泥的顏色,泥性完全不同,根本沒有收縮率,所以做壺簡單,無報廢率,這也是為什么市場上有很多便宜的朱泥壺的原因。 3、有全手工痕跡的壺一定是全手工壺嗎(壺內(nèi)有章,有泥片接口)? 答:不一定,壺內(nèi)有章這個早就有作假手法了,宜興的刻章店都能刻一種皮章,就是身體是皮制的軟的,而且形狀是斜的,可以在壺成型后放到壺內(nèi)壁蓋上內(nèi)章;而所謂全手工泥片接口,這個就更容易模仿了,光看這些明顯的痕跡很容易上當,如果要區(qū)分是否全手工,那需要多看多學多對比,還有一個竅門,就是看價格,這個就是下面我要說的問題。(市場上全手工大多都是假的,所謂劣幣驅(qū)良幣,很多外行肯定都是選性價比高的,往往真的全手工無人問津) 4、全手工壺一般要什么價位? 答:我這里說的壺都是做工到位,但是沒有名氣的藝人制作的(粗制濫造或者學徒工學習的作品不在此行列)。一個藝人要完成一把全手工壺,需要至少1天的時間(晚上還要加夜班),復雜點的壺型要2天以上,如果一把全手工壺賣200元,去掉泥料,進窯費用,整口費用,店家的利潤,做工成本肯定不到100,那就算是簡單的壺,一天一把,一個月3000都掙不到,那還是每天開夜班沒周末的前提哦;而現(xiàn)在紫砂市場民間藝人的整體收入情況又是如何呢?一個剛剛學會5個月制壺的學徒工,做壺工費是50元一把,當然做的很一般了,一天可以做6把,加夜班可以到8把,就是一天最少300元,一個月9000多(當然是在有生意的前提下,現(xiàn)在整體市場不景氣,沒特點的藝人經(jīng)常接不到生意的),這些人是做不了全手工的,而會做全手工壺的藝人一個月都掙不到一個學徒工10天的工資,可能嗎?現(xiàn)在一把不錯的全手工壺至少要500一把,那還是最簡單的器型如西施等等,復雜點的器型更貴,算上其他費用,又要賣多少錢呢?特別是花壺、方壺、筋紋器等等更貴?!咀ⅲ赫埓蠹也灰吹綄W徒工一個月可以掙到9000多就覺得太多,這些藝人每天坐著超過12個小時不停且全年無休,30多歲頸椎病比比皆是,如果有些藝人貪玩打打麻將什么的,也根本掙不到的,所以藝人們還是非常辛苦的】 5、兩三百的壺可能用稀有泥料制作嗎? 答:所謂稀有泥料,大體是真正極品的四號井底槽清、本山綠泥、黃金段泥等等;且不說這些泥價格昂貴,更是有價無市,你要買還沒人賣呢,因為這些泥已經(jīng)要絕跡了,如果有收藏的藝人她們會視如珍寶,大部分都是給大師制壺所用,民間藝人用這些泥料制壺,價格肯定也不會低,而且不好賣,還不如直接賣泥。就算平時能做幾把,也是饋贈,自己把玩收藏使用,更不可能批量賣兩三百元,你們有見過用金條化了做鍋子,放超市賣兩三百一個的商家嗎?而普通的原礦泥料,比如紫泥、清水泥、段泥等等賣這個價格是會的。千萬不要一味的追求這些稀有泥料,往往都是上當受騙,現(xiàn)在商家為了噱頭,起了很多高大上的名字,其實都是張冠李戴或者完全制造新的名詞,毫無意義。 6、稀有泥料是不是一定比常見的泥料好呢? 答:不一定,稀有泥料價格高主要是稀有,物以稀為貴。每一種泥料都有自身的特點,無法比較高低。 7、新壺里面有很多白色粉末,請問那是什么? 答:一、可能是整口的金剛砂。 二、石英粉,是泥胚燒前壺與蓋之間灑的,防止粘住。 8、紫砂第三方泥料檢定證書有沒有意義,有相關證書是否保證泥料的品質(zhì)? 答:沒有任何意義,且不說這些證書的頒發(fā)機構多、亂。就算是真的檢測的,都是檢測一個樣品而已,你怎么能保證手上買到的和樣品是一摸一樣的呢,要知道同一批次的紫砂泥料都不多,做光了要換泥料。很多還是自己印刷的。 9、怎么區(qū)分手工刻字、電腦刻字、激光刻字? 答:從價值來看,手工刻字》電腦刻字》激光刻字;手工刻的字有深淺,很容易看得出來。電腦刻的字沒有深淺。而激光刻的字和電腦刻字接近,但是非常淺,就凹進去一點點,很不好看。現(xiàn)在激光刻字3-5元一把,電腦刻字5-10元一把,手工刻字則沒有標準。 10、紅泥和朱泥的區(qū)別? 答:1、兩者的原礦不一樣。 2、兩者的收縮比不一樣:紅泥的收縮比是 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 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一樣:紅泥的窯溫是 1100 度,而純朱泥的窯溫是 1080 度。 4、兩者的色澤、質(zhì)感不一樣:紅泥,呈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而純朱泥:朱紅略泛桔光,溫潤透明質(zhì)感很好 。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一樣: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而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不好做,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生動。 11、為什么紫砂壺試水時會出現(xiàn)如下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一是冷水試水時壺口不流口水;二是用熱水時就會流口水。 答:這主要因為紫砂本身特殊的分子結(jié)構,當紫砂遇熱水分子與紫砂的親合力增加(好比摩擦系數(shù)增加),所以相對來說水的流出速度減慢,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 12、有些紫砂壺在注入沸水的一剎那壺開裂了。這種原因是怎么造成的?有什么方法能夠避免嗎? 答:這種情況屬于“驚破”,是壺的里外溫差太大造成的,一般來說發(fā)生在北方地區(qū)或壺如果以前受過“碰傷”。如果泡茶的時候,事先“溫壺”的話,應該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 13、怎樣看待老泥、新泥? 答:老泥、新泥是廣大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qū)。其實,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經(jīng)過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了,都可以說是老泥。至于泥料的風化期、陳腐期倒有長短之分。紫砂都是經(jīng)過幾億年的時候形成的,所謂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陳腐期上區(qū)別而已。泥料的陳腐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越久越好,但在制壺前需重新回煉一下。陳腐期久的泥料相對于陳腐期短的泥料要溫潤,可塑性要高一點。制好的壺一個水色差點。一個有水色,較好看。 14、紫砂壺的大小如何區(qū)分? 答:紫砂壺的大小一般是從其容量來區(qū)別的。所謂小品壺是指 200CC 以下,中品一般只指200CC-400CC,400CC 以上的就屬于大品系列了。按目前大多飲茶者的習慣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 200-300 毫升為最佳,其容量剛好在四杯左右。紫砂壺手工藝高矮,各有用處,高壺口小,宜泡紅茶;矮壺口大,宜泡綠茶; 15、那么怎樣區(qū)分做工的好壞呢? 答:壺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壺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舉個例子,如果現(xiàn)在有兩把壺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一個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做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個小時,按每天工作時間八小時計,后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幾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幾把的壺一定很粗糙,實際上十幾元一把的壺其產(chǎn)量每天可以達到二、三十把,不然他就會入不敷出,無法生活。同樣為了降低成本,他也不可能采用很好的泥料。而泥料則是與做工成等比的,因為泥料的好壞其價格相差很大,很難想象一把工藝很差賣到十元以下的壺能用到好泥,而做好壺的人為了達到他的工藝要求也不會去用沒經(jīng)過提煉的五六毛錢一公斤的甲泥。和畫畫一樣,畫畫不僅僅在于“象”,而要有它的氣度、神韻,紫砂壺也如此,做工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隨心所欲,不必要有太大提高,關鍵是怎樣用做工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風格,使作品擁有自己的氣度、神韻,這就是千元以上的價值相差所在。 16、好多人想買壺,可不知怎樣選? 答:其實選壺只要目的性明確。就簡單!送給老人最好是帶吉祥圖案或造型的作品,顏色也適宜明亮一點。送禮給上司則充滿學問,送一把紫砂茶具是最好不過的好禮品,既高雅實惠,又不失面子。買陳設品相對簡單,只要根據(jù)個人嗜好,協(xié)調(diào)好陳設環(huán)境就 OK 了。通常提梁類作品,設計線形流暢自然,體積感,結(jié)合虛實對比等因素,陳設效果較好。當然不可絕對!買了用,挑選比前兩者稍難些。首先你喜歡喝綠茶還是紅茶,紅茶宜壺身稍高一點的,茶壺質(zhì)地細膩一些。而喝綠茶則宜壺身較矮,壺口較寬敞,泥料質(zhì)地不可太過細膩,更不可完全燒結(jié)玻化,這樣影響茶壺透氣,會破壞湯色,從而降低茶的口感。投資買紫砂藝術品,需要眼光,更需要智慧,再就是經(jīng)驗。在通常情況下一把升值比較快的人有如下若干條件:1、出生紫砂世家;2、有明師指導;3、接受過高等系統(tǒng)教育;4、作品互比性較高;5、悟性特高與肯下苦功;6、活動能力特強的人。 17、紫砂泥料是怎樣練成的? 答:紫砂頁巖生成于甲泥礦層的夾層中,大多是從深達數(shù)百米甚至千米的地下礦井深處開采出來的,并且以深層礦體的質(zhì)地較為優(yōu)良。然而剛開采出來的紫砂泥礦體(常被稱為生料),質(zhì)堅如石,需經(jīng)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其工藝處理流程如下:礦體開采 → 挑選礦料(生料) → 露天堆放(風吹雨打、日曬夜露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 → 自然風化(礦體成為松散小顆粒) → 除去雜料 → 礦料粉碎(用石磨或輪輾機碾碎) → 礦料過篩(根據(jù)泥料要求的目數(shù),用不同規(guī)格的篩網(wǎng)篩選) → 配料混合(純原礦泥料無此工序) → 加水拌和(大缸中) → 練泥(手工泥采用人工木杵槌練或足踏或用滾石碾爛等,機制泥則采用機器設備真空攪練) → 掇成濕泥塊(手工泥切片成塊,機制泥擠出切條) → 陳腐養(yǎng)土(多放置地窖陰濕處和套缸內(nèi),且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 熟料(使用前還需要再對泥料練制一次,方能達到理想的可塑性和均勻度)。紫砂泥料就是這樣練成的! ------------------------------------------------------------------------------------------------------------------------------------------- 恒興堂陶坊,宜興百年紫砂品牌。研究紫砂文化,傳遞紫砂精髓,更喜歡以壺會友,一起交流鑒賞。 手藝人 潘珉,微信號 13952498766。 作者:頭條號 / 恒興堂陶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