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比松贿^百年,若能夠使心神與天地共游,豈不是人生莫大幸事? 胡秋萍 清晨起來,浴手焚香,飯后坐在書桌前開始一天的書寫之旅。書齋雖小卻與萬物相通。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讓人體會天地之心的陽舒陰慘,洞悉情動形言的風騷之意,繼而生發(fā)出無限的歡喜。心在書本里汲取營養(yǎng),在文字里盡情暢游,在筆墨線條的游走中感受一花一世界的寧靜和大愛。 我們生活的當下是全球資訊的時代。有多少選擇,就有多少誘惑,有多少誘惑,就有多少考驗。 抱一,方能守恒。 生活既要面對擔當,還要能夠在紛擾的現實中,超越那些經常能擋住人心的世俗誘惑,才能乘物游心,格物致知,尋求生命的大美和大快樂,倘如此,則不枉此生。 書家乘物游心的載體,就是書法。 書法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高的藝術審美形式之一,也是中國人面對宇宙、生命,窮究天人之際所樂于選擇的一種載道形式。草書又是書法藝術中的寫意之尤,最能縱靈抒情,千百年來,一直讓人心游手追??梢哉f,草書乃是書法家在無奈的現實世界中,精神逍遙游的憑借。在狂草那根玄之又玄、損之又損的“宇宙之線”中游動著的是藝術家心靈的五線譜。草書中,點畫的飛揚、行使、凝結,無不取自書寫者內心情感的圖像和節(jié)奏。在書法藝術這個樂章中,書法的點畫就是五線譜中的音符,在黑白陰陽的濃淡、干濕、奇正、大小、肥瘦中,從筆法到結體到章法的無限寫意中,記錄著書法家由精神到物質的體證。 胡秋萍作品(《菜根譚》選句之1) 胡秋萍作品(《菜根譚》選句之2) 書法的用筆和結體又像是兒童手中的魔方,它能幻化出無窮的魔陣,它需要書法家用智慧才能破譯,在它無盡的魔陣破譯中,又使得書寫者樂此不疲,每一次的破譯成功,都是一次忘我的生命探險。用筆的一俯一仰,一轉一折,一提一按,一頓一挫,需要書法家對于筆鋒性能的熟悉和用心感悟,才能做到對其細微處精致表現的控制,以達到盡精微致廣大,一陰一陽無不體現天地萬物變化之道。 做一個書法家是幸運的,他可以做自己筆墨的王者;做一個草書家更是快樂的,他可以憑借線條瞬間的飛舞和無盡的組合,從而達到乘物游心,超越現實的物質生命的束縛,進行精神的逍遙游。 胡秋萍作品(《菜根譚》選句之3) 胡秋萍作品(《菜根譚》選句之4) 胡秋萍作品(《菜根譚》選句之5) 胡秋萍作品(《菜根譚》選句之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