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釣過程中,浮漂的調釣關乎著釣魚人一天的漁獲數(shù)量,因此學會合理的調釣,是釣魚人垂釣的必要準備。下面小編就來說說根據(jù)魚情調漂的技巧及浮漂靈鈍分析吧! 一、根據(jù)魚情調整調釣靈鈍(1)垂釣生口魚要靈敏 生口魚吃鉤的力度比較大,速度也比較快,在垂釣的時候通常是調高釣低,并且在垂釣的時候也要注意養(yǎng)窩誘魚,最好長時間固定時間投放干散一點的窩料養(yǎng)窩誘魚。 調高釣低可以讓子線處于繃緊狀態(tài),也能夠利用浮漂的浮力抵消鉤餌的自重,從而減少鉤餌入口的阻力,這種情況下有利于釣的更快釣的更多。 (2)垂釣亂口的時候要鈍 在垂釣的時候經(jīng)常會碰到浮漂動作不少但是空桿更多的現(xiàn)象,這就屬于是亂口,因為誘餌投放的過多,窩點魚兒數(shù)量多處于搶食狀態(tài),出現(xiàn)很多虛假的信號干擾垂釣,在窩點有魚群或者魚兒搶食的時候都容易出現(xiàn)虛假動作,此時需要調高釣高,或者是調低釣高。 并且要減弱餌料的霧化效果,把餌料做的粘一點,魚口重干擾比較小,調高釣低的情況下,雙鉤餌的子線會處于彎曲狀態(tài),魚兒吃鉤的假動作會被過濾釣很多,如果效果還是不明顯的話,可以增加鉛重把調目降低,加重鉛墜之后進一步降低線組的靈敏度。 (3)猾口魚亂魚的時候釣不靈也不鈍 當 碰到魚兒吃口又輕,浮漂動作又弱,中魚率又低的時候,說明此時魚兒多猾口和亂口,單鉤餌入水之后很快就被吃掉,釣鉤瞬間就被吐出來這種情況下可以搓小餌釣 不靈不鈍,使用小漂調高目能夠有效降低鉛墜的重量,讓釣組處于不靈不鈍的狀態(tài),讓魚口動作能夠及時反應并且虛假信號有效被過濾。 (4)垂釣輕口魚的時候調低釣低 在溫度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或者其它因素導致魚兒吃口輕的情況下,浮漂動作反應的非常微弱,此時就需要采用小漂小鉤細線輕餌的搭配方式,并調整為調低釣低的狀態(tài)進行垂釣,鉤餌減輕子線變細吃口動作能夠更好的反映出來,提升中魚率,別忘了備上一個趁手的釣竿,才能更好的釣獲量。 二、浮漂靈鈍分析(1)靈鈍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體現(xiàn),一個是浮漂方面對魚口動作反應的幅度,另一個就是魚兒吞鉤的順利程度,魚口動作的反應是體現(xiàn)在釣組整體的力度平衡調整,當有外界的力度作用到釣組上,浮漂就會立即出現(xiàn)動作。 (2)在底釣的時候,把釣組調整為上鉤離底下鉤觸底的狀態(tài)時,魚兒在水中游動產(chǎn)生的水流帶動到線組,浮漂就會立即出現(xiàn)動作,而這個動作會對魚兒真正吃口的掌握造成干擾,所以靈敏度的調整一定要合理。 (3)魚兒就餌的靈敏度則是盡量的減少吞鉤時出現(xiàn)的障礙,在上鉤離底下鉤觸底的狀態(tài)下,魚兒吸鉤餌移動的時候會帶動浮漂下沉,整個線組的浮力就會增加,對鉤餌的拉扯力會加大,魚兒需要克服更多的力量完成吞餌的動作。 (3)這兩個不同的情況下靈鈍的體現(xiàn)方式不一樣,也就容易形成矛盾,到底是魚口動作反應靈鈍重要還是魚兒吃鉤順利靈鈍重要,個人比較傾向于魚兒吃鉤方面,因為如果只注重浮漂動作反應的話就不能和不同的魚情進行有效結合。 (4)也就是如果過于注重動作反應而忽略吃口障礙的話,魚兒輕微吸鉤,浮漂出現(xiàn)了動作,但是鉤餌并未被吸到口中,此時提桿無疑是空桿,那么浮漂動作的靈鈍相對于吃口的障礙來說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并不是很大。 (5)影響鉤餌入口的阻力,除了鉤餌的大小以及餌料狀態(tài)軟硬之外,還受到鉤餌的比重以及線組的切水性的影響,魚兒吃鉤的時候不僅要克服掉鉤餌的自重,還要克服整個釣組和浮漂下頓時的拉力,所以選擇的釣鉤和釣線型號一定要合理,并且在保證線組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細膩柔軟。 |
|
來自: zhangshengli86 >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