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熱,汗如雨下是常有的事。出汗能夠排毒,幫助人體降溫,但是出汗過多也有一定的健康隱患。小編告訴你幾個身體部位出汗多的健康問題征兆,并教你如何緩解夏季愛出汗的癥狀,為您提供飲食調理建議。 一、不同部位出汗的含義 夏季出汗過多身體有問題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y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y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y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5、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y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 二、出汗多會傷血 可能一般人會以為愛出汗,就說明排毒多,是件好事。有的人希望自己多出點汗,喜歡經常去做桑拿、汗蒸。其實,出汗多不是好事。我的建議是,除非你體內有很重的寒氣,需要把它排出去,可以做一做汗蒸,比如著涼了,可以去蒸一蒸。但如果沒事兒老蒸,蒸多了、過度了以后,汗就把身體的營養(yǎng)、元氣帶出去了。 三、如何緩解夏季愛出汗的癥狀 水——悶熱的夏天,一不小心就會“揮汗如雨”。出汗就是流失水分,于是很多人首先想到了補水。 鉀——不過,隨汗液流失的,除了水,還有人體健康必需的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yǎng)成分,也是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儲存于細胞內,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和滲透壓、細胞的新陳代謝、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熱天防止缺鉀,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富鉀食品,主要有豆類、蔬菜、水果等。豆類中以黃豆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鉀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藥、芹菜、萵苣等;水果中以香蕉、橘子含鉀量最高。 維生素C——盛夏身體排汗多,還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排出,極易造成體內維生素含量不足。因此夏天人體維生素的需求量要比其他季節(jié)高,人們可以多吃些含維生素C、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一般而言,當身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的蒸發(fā)量,而鈉的補充則要視出汗多少而定。 四、飲食上該如何調理汗多情況 首先,汗多的人應當適當吃一些能夠補充身體水分的食材,多吃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食材,如蓮子、百合、西洋參(花旗參)、太子參、沙參、玉竹、麥冬、石斛、銀耳、雪梨等。同時,入夏后人體臟腑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酸入肝、苦入心,故宜采取增酸減苦的飲食原則,可適當多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性收澀,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此外,中醫(yī)認為“暑多夾濕”,夏天不僅氣候炎熱,而且雨水較多,尤其南方濕氣盛,可適當多吃清熱消暑、健脾利濕的食材,如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實、淮山、茯苓、白術、蒼術、蘆根、竹葉、荷葉、西瓜等。 夏季氣虛汗多,可試試膠芪棗湯。阿膠9克,黃芪18克,大棗10枚。水煎黃芪、大棗,水沸1小時后取湯,將阿膠納入湯藥中溶化,服用湯汁,每日1劑。阿膠補血養(yǎng)顏,黃芪、大棗補氣生血。 無汗者可試試四紅補血粥。紅棗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紅糖30克。將紅棗、枸杞、血糯米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成時加入紅糖調勻。每日1劑,早晚分服,有養(yǎng)肝益血、補腎固精、豐肌潤膚的功效。 人體很奇妙 《晚上,男女做這1分鐘,一覺睡到天亮》 《生病竟成了好事!這5種病其實是在排毒》《經常出汗是健康?不同部位出汗或是疾病信號》 《為什么睡覺時會突然感覺踩空了一塊,身體抖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