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一詞,源于民間 很久以前,【萬歲】只是人們表達內(nèi)心喜悅和慶賀的流行語。秦漢以后,臣子覲見皇帝時,為了跟上潮流也常常直呼皇帝【萬歲】。但那個時候,【萬歲】仍然不是皇帝的專有稱呼。任何百姓都可以用,皇帝也管不著。到了漢武帝時,他開始了文化侵略,想把【萬歲】據(jù)為己有。但民間仍有“刁民”一遇到喜事還是用這個詞,漢武帝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再強求。 《萬歲》成為御用 到了宋朝才增加了法律的附加條款:除了皇帝勞資,任何人不準再用【萬歲】這個詞。否則格殺勿論。從此【萬歲】就特指皇帝,再也沒人敢用了。相傳北宋大將曹利用的侄子曹訥一次喝醉了酒,讓人喊他【萬歲】,結果被人告發(fā)捅到官府,被亂棍敲死了。 武則天上位做了皇帝后,總擔心別人覺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老想著抬高自己的地位,想讓別人多奉承一下。但她是皇帝啊,而且是女皇帝,總不好直說,否則也忒太掉價了。于是她苦思冥想,終于計上心頭。 一天,在金鑾殿召集文武百官時,她說:眾愛卿,朕要給各位出個對子,答上者重重有賞。大臣們都躍躍欲試,急欲表現(xiàn)一番。武則天出的上聯(lián)是: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眾大臣你一句我一句,對答了數(shù)十句,可是沒一個人的下聯(lián)能讓她滿意。武則天那個急啊,心想:蝸去,你們都是飯桶嗎?關鍵時候掉鏈子。正在這時,有個善于阿諛奉承的大臣看穿了武則天的心思,趕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則天喜笑顏開,立即把此答案設為精選。 從此,流行詞的江湖里又多了一個【萬萬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