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將軍始欲下都,處分樹置,先遣參軍告朝廷,諷旨時賢。祖車騎尚未鎮(zhèn)壽春,瞋目厲聲語使人曰:“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王聞之而止。——《世說新語·豪爽》
很少人不知道“聞雞起舞”這個成語,但很少人知道“聞雞起舞”的祖逖。這則小品中的主角“祖車騎”即祖逖,作者用簡潔的筆法刻畫了東晉政壇上這位傳奇人物:寫他面對邪惡的凜然正氣,寫他面對強手的強悍霸氣。 不熟悉當(dāng)時的政治環(huán)境和祖逖的個性人品,就很難讀懂這則小品。 “王大將軍”就是那位重兵在握的王敦。東晉經(jīng)濟(jì)和軍事的重心在荊、揚二州,此時他晉職鎮(zhèn)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于是便露出“蜂目豺聲”的虎狼本性,已經(jīng)不滿足于“專擅朝政”,正在加速實現(xiàn)“問鼎”野心,希望自己馬上從稱“臣”變?yōu)榉Q“朕”。“始欲下都”是指王敦想從武昌來建康,都城在武昌的下游。來都城的目的是要“處分樹置”,也就是要對政府各人事部門進(jìn)行重新安排設(shè)置。“處分樹置”四字表明臣強君弱的處境,他一人似乎可以擺平朝政,不只是“目中無人”,簡直就是“目中無君”。先派遣軍府中的佐僚參軍告之朝廷,順便也向都城賢達(dá)委婉傳達(dá)自己的旨意。雖然暫時還沒有廢君自立,但要一人進(jìn)退百官主宰朝廷。 祖逖當(dāng)時尚未鎮(zhèn)守壽春,人正好還呆在京城。見王敦如此猖狂放肆,馬上瞪眼嚴(yán)厲警告王敦使者說:“你趕快去告訴阿黑,怎敢來這里撒野無禮!叫他馬上收起臉乖乖回去,別來朝廷張牙舞爪。要是稍有耽擱,我要率三千兵甲用長矛戳他的腳,讓他滾回武昌?!薄鞍⒑凇笔峭醵匦∶@里直呼小名表示輕蔑。“攝面”就是收起或裹起臉面,“給我放老實點”的意思?!吧稀迸c前文“下都”相對,指溯江而上回到武昌。這段話的無異于警告王敦:有我祖逖在,看誰敢胡來! 沒有想到,開始不可一世的王敦竟然“聞之而止”;更沒想到,王敦不害怕皇上卻畏懼祖逖! 祖逖何許人也?史稱他從小就“輕財好俠,慷慨有節(jié)尚”,年輕時邀好友劉琨“聞雞起舞”練劍,國家大亂后“常懷振復(fù)之志”。他率領(lǐng)軍隊過江北伐中原,中流擊楫對大江發(fā)誓說:“祖逖此去定要驅(qū)除敵寇,重整山河!”見將軍“辭色壯烈”,士卒無不慷慨激昂。他不只是豪爽英武,遇事“又多權(quán)略”,可惜天不假年56歲便病死于戰(zhàn)場,沒有完成恢復(fù)中原的大業(yè)。 《世說新語·賞譽》篇載:“劉琨稱祖車騎為朗詣,曰:‘少為王敦所嘆?!彼膿从褎㈢Q贊他開朗豪放,很小便為王敦所贊嘆不已??梢姡瑮n雄王敦對祖逖的霸氣、膽識和才華敬畏三分。《晉書·祖逖傳》說,“王敦久懷逆亂,畏逖不敢發(fā)”,等他死后“始得肆意焉”。 小品中祖逖這幾句威嚴(yán)警告,便避免了國家動亂和生靈涂炭,他讓我們見識了什么是民族的“血性男兒”,什么是英雄的“浩然正氣”,什么是國家的“中流砥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