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Response 閱讀反饋表 1什么是Reading Response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國外的教育中,經(jīng)常會用表格化、流程化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能夠規(guī)范孩子的思路,不會東抓一點、西抓一點的沒有頭緒。 比如,我們問孩子:“從這本書里你學到了什么呀?”他往往覺得無從回答。 但是如果我們問孩子:“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他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你能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嗎?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的回答就會變得有條理。 Reading Response就具有這樣的功能。它可以幫助孩子思考:要從哪些方面、怎么樣的思考順序來“讀透”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當孩子養(yǎng)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大大增加他的閱讀效率和思考能力了。 2不同階段的Reading Response當孩子剛開始進行Reading Response的訓練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先講述“最感興趣的部分”。讓孩子逐漸習慣于閱讀后進行思考。比如:我覺得最有趣的四個情節(jié)。 進而可以讓孩子寫下故事的題目,以及自己最喜歡哪些部分、哪個人物。 然后讓孩子完整地講出故事的題目、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以及我最喜歡的部分。 上述幾種表格的側(cè)重點都在于故事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可以慢慢訓練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個表格讓孩子在閱讀之后,提出3個問題。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能訓練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孩子提出的問題“質(zhì)量”越高,說明他對文章理解得越深刻,聯(lián)想能力越強。 這張表格訓練孩子表達自己對文章的觀點,并且列出3條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訓練孩子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最后還要做出結(jié)論。 很多孩子都覺得讀后感很難寫,干巴巴地說了幾句故事內(nèi)容之后就無話可寫了。利用Reading Response,寫讀后感會變得容易很多哦! 在這個表格當中,我們可以通過幾個固定的句式訓練孩子概括故事要點、合理發(fā)揮想象,猜測故事發(fā)展、表達自己的觀點、喜好和理由、聯(lián)系實際生活、最后對文章做出評價。最后把這些內(nèi)容組織成一段文字,就可以寫出一篇非常棒的讀后感啦! 對于非文學性的說明文或者議論文,也有專門的閱讀反饋表。這需要孩子總結(jié)出作者的觀點,并作出自己的判斷。 最后,來看看完成一張Reading Response可以抓住以下9個要點: (1)為什么選擇讀這本書? (2)用三句話總結(jié)本書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要求進行具體描述。 (3)如果你能問故事主角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什么? (4)你想邀請哪個故事人物到你家作客?為什么? (5)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對故事做出怎樣的改動?為什么? (6)如果你要為這本書寫一個續(xù)集,書名會是什么? (7)描述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 (8)你要為書中的一個人物頒發(fā)獎章,因為他有一個你認為非常不錯的品質(zhì),你覺得這個獎是什么?為什么?
![]() 這套“Reading Response”閱讀反饋表 旨在幫助孩子形成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而不是用來考查孩子的閱讀結(jié)果。 因此,要讓孩子循序漸進地進行相關練習,不斷去做, 不要總是苛求孩子“答案正確”, 而是要鼓勵孩子閱讀之后多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思考。 為此,我特別準備了一套中文版的閱讀反饋表供大家下載, 馬上練起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