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治療陰疽內(nèi)陷的重要方子,叫陽和湯。此方出自《外科證治全生集》,作者說,此方主鶴膝風、貼骨疽,以及一切陰疽。 今天我們順便跟大家講點組方的道理,看看古人是如何漂亮地組好一首湯方的。 以前有個大學同學,他跟我們說,這陽和湯的方歌太容易背了,一句話就把七味藥講完,而且一輩子忘不了。 我們問他,是什么呢? 他說,白麻將炒熟鹿肉。 他有點得意,我們問他,怎解呢? 他說,白就是白芥子,麻就是生麻黃,將就是炮姜,炒就是生甘草,熟就是熟地黃,鹿就是鹿角膠,肉就是肉桂。 這樣一聽,還真一樂,看來一輩子對這個方是永遠也忘不了了,這叫方劑記憶順口溜。 有些學生就專愛搞這些來記誦,一方面可以讓記憶沒那么枯燥,但不管你是通過哪種方式記,最終你如果不把這里頭醫(yī)理搞明白,你就是用整臺電腦把數(shù)十萬首方,海納百川地裝進來也沒用?。?span lang="EN-US"> 我們來看這湯方叫陽和湯,原來這些藥物配合起來溫陽補血,令氣血津液,從骨頭筋脈肌肉表皮,層層疏通,生長出來,使得陽虛得補,陰血得充,寒凝痰瘀得除,一切陰疽留住,漫腫無頭之象得消。 這樣治療起陰疽來,就像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驅(qū)散一個冬天的陰寒那樣,把這股陽和之氣,層層敷布出去,這樣大地就一派生機,草木就紛紛往上往外長。 對于人體而言,新的肉也層層長出來,去取代舊的瘡瘍腐濁。 這樣推陳出新,疾病自愈。 故曰,陽和湯。 曹穎甫《經(jīng)方實驗錄》上記載一個頭部長陰疽的患者,這病人五六日大便未行,但舌象脈象卻是一派沉遲洗弱的寒象,不是那種陽火攻沖的樣子。 當時想用陽和湯,卻有點猶豫,這大便又不通暢,能用陽和湯嗎? 但還是舍癥從脈,病人一用湯藥后,第二天早上居然明顯感到頸背部輕松,瘡痛大減,最重要的是,大便一下變得非常通暢。 于是乃悟到大便之秘閉,乃由于寒性主收引故也。 這時陽和湯不僅驅(qū)散巔頂上的陰寒,同時更能夠溫通腸道里的冷積,這樣寒散結(jié)消,所以大便潤通。 當然后期的調(diào)理更顯得重要。 為什么陽和湯是一個專為陰疽而設(shè)的湯方呢? 我們要從骨筋脈肉皮層層來分析。 你如果懂得新陳代謝之道,那么不單陰疽久敗瘡治療思路理順了,很多疑難雜病,屬于陰寒的,身體不大愛長肉的,你都可以很快理順治療思路。 首先我們看熟地黃跟鹿角膠兩味藥,一個大補陰血,乃植物藥里頭之最,一個血肉有情之品,大補陰血,乃動物藥里頭之最,這兩味藥直入筋骨肝腎,能夠直接補肝腎益精血,使氣血從最深層處生發(fā)出來。 大家都知道腎主藏精,肝主藏血,現(xiàn)代醫(yī)學也認為造血要從骨髓里去看,而中醫(yī)自古以來用這些補益肝腎之品,來贊助氣血以生發(fā),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要知道身體每一寸肌肉能夠長出來,必定是五行五臟之氣具足,這樣才能夠逐漸生發(fā)飽滿,你單純具備有肝腎這里生發(fā)氣血,具備有水木之氣還不夠。 那么水生木,木生什么,木生火,你沒有溫暖的火力,沒有流通的脈絡(luò),那么生發(fā)出來的精血,怎么可能源源不斷供應(yīng)到創(chuàng)口處去長肉修復呢? 所以這時陽和湯里頭,選用肉桂一味藥,善于強大心臟,溫通血脈,使心主火功能加強,那么身體里的精血就流動得更快速,生發(fā)得更勇猛。 所以水木在得到天陽之火的幫助下,必定會長得更好,但這還不夠,火生什么?火生土。你如果沒有足夠的土氣,你萬物肯定長不好,這就是為何土肥地厚的地方,莊稼總是長得飽滿,容易豐收。而土貧地瘠的地方,萬物長得總是不太好。 所以陽和湯里頭,用到炮姜跟甘草,既可以大補土氣,也可以解除局部瘡毒,這樣植物得到水土陽光,就更加條達,但條達它得有更大的空間。你空間狹窄了,它長不出來,不能盡情地舒展手腳,所以人體皮毛的開合,就能夠制造出空間,像秋冬天毛脈收縮,因為一派寒涼,人體整體就呈內(nèi)縮之勢,春夏天陽氣充足,毛脈擴張,人整體就呈現(xiàn)一股外放之勢。 大家想想,你的身體如果長了一些內(nèi)陷的陰瘡,這時你是不是需要鼓動正氣,往外發(fā)呢? 你不把肌表打開來,這些瘡毒一方面難以往外排,而新鮮的血肉也難以往外長,所以這時需要一味調(diào)理肺經(jīng)之藥,打開毛竅,在最高處開提肺氣,把瘡毒拔出來的同時,還要把精血長上來。 所以陽和湯里頭用到麻黃,同時還配合白芥子,麻黃打開皮表,白芥子能夠以其辛溫之氣,透達皮里膜外,把那些寒痰瘀滯,破散開來,令局部更通透,氣血更容易流通。 所以整個湯方從骨筋到血脈再到肌肉,再到肺所主的皮毛,層層遞進,層層鼓蕩氣血,補益臟腑,來把身體的生發(fā)之氣制造出來,通過這股陽氣,通過鹿角膠往外頂之勢,通過麻黃往外揭蓋上提之力,然后利用熟地、甘草、炮姜、肉桂之類,把身體陰陽氣血長養(yǎng)起來,利用新鮮的氣血求取代陳腐的敗濁,這叫推陳出新,皮肉筋骨脈,精血壯出來,這才是中醫(yī)陽和湯創(chuàng)方的思想。 所以大家學中醫(yī)一定要用五行臟腑的思想去分析,要用古人推陳出新的思路去領(lǐng)悟,那么你不管是頭腦上長的陰疽,還是腰腳下的鶴膝風,或者是各類肌肉深部膿腫,以及慢性淋巴結(jié)炎,只要是陰寒凝滯的,你都可以用這種破陰寒制陽光的思路。 不要把疾病當成具體的病名看待,要把他看成是身體生機不夠,死氣沉沉,就像癰疽久敗瘡,我們不是去關(guān)注瘡口表面的潰爛有多久了,我們一定要看到他脈象是不是沉細無力,精血是不是不足以充養(yǎng),那么你再用起這湯方來,直接補充精血,溫通脈絡(luò),打開肌表腠理,那么血氣就會源源不斷出來,把癰疽久敗瘡給取代掉。 所以一般氣虛力不足的,可以加些黃芪人參,甘溫補氣,局部陰寒重,四肢不暖,陽氣虛的,甚至可以加入附子溫陽散寒,血脈阻塞,流通不暢的,像乳香、沒藥當歸你都可以考慮,這時加減就靈靈活活。 馬培之說,此方治陰證,無出其右,用之得當,應(yīng)手而愈,唯獨陰虛有熱,要注意不要輕易沾唇。 所以大家要辨證,用這團陽火是給雪中之人去送炭,而不是給火上之人去澆油。 |
|
來自: 指禪李的收藏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