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吳興人,趙孟頫之妻,趙魏宮室封魏國夫人?!稌窌份d其“有才略,聰明過人。為詞章、作墨竹筆意清絕,亦能書?!痹首趯芊蛉说乃囆g(shù)成就頗為重視,曾命夫人書千文“合公及子雍書,善裝為卷軸,識之御寶,藏之秘書監(jiān),曰:使為奇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為善書,亦事后也。” 趙孟頫與妻管道昇感情致深,曾贊曰:“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詞章不學(xué)而能。處家事則內(nèi)外整肅,……至于待賓客應(yīng)世事,無不中禮合度。”“……又嘗畫《墨竹》,及設(shè)色《竹圖》以進(jìn),亦蒙圣獎,賜內(nèi)府上尊酒,嘗謁興圣宮,皇太后命坐賜食,恩意優(yōu)渥。受知兩官,可謂榮矣?!壁w孟頫與管道昇感情和睦,夫唱婦隨,時人把他們比之趙明誠與李清照。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款為管道昇的《秋深帖》,這是管道昇給嬸嬸的問安、饋贈的家信,實為趙孟頫所書。趙氏信筆寫來一時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發(fā)覺后忙又改過,現(xiàn)在還可以看出涂改之跡。 《秋深帖》 紙本,冊頁,縱26.9cm,橫53.3cm,行書,18行。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道昇跪復(fù)嬸嬸夫人妝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皆在此一再相會,想嬸嬸亦已知之,茲有蜜果四盝,糖霜餅四包,郎君鲞廿尾,燭百條拜納,聊見微意,辱略物領(lǐng),誠感當(dāng)何如。未會晤間,冀對時珍愛,官人不別作書,附此致意,三總管想即日安勝,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復(fù)。 本幅上有宣統(tǒng)璽印及李肇亨鑒藏印等4方。這是管道昇給嬸嬸的問安、饋贈的家信,實為趙孟頫所書。其筆力扎實,體態(tài)修長,秀媚圓活,暢朗勁健。趙氏信筆寫來一時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發(fā)覺后忙又改過,現(xiàn)在還可以看出涂改之跡。 管道昇《與中峰禪師尺牘 》紙本 31.7×72.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和南拜覆 本師中峰大禪師法座前。女弟子管氏道昇謹(jǐn)封。道昇印南拜覆 本師中峰和尚大禪師法座前。道昇拜別頂相。動是數(shù)載。瞻仰之心。日積下忘。年時得以中首座來都。如見師父尊顏。備審道體清安。甚為慰喜。道昇手書般若經(jīng)。報薦先父母深恩。及救薦亡兒女輪迴之苦。極感謝我?guī)煷蟀l(fā)慈悲。點化亡 者。皆得離苦海。我?guī)熣鹉?。何獨道昇公姑父母兒女得生凈土。一切法界含靈皆成佛道。盡證菩提矣。道昇紛骨碎身。生生世世報答我?guī)煷笙嗌写缺疃饕?。道昇疊蒙賜書。知前年吾師所惠書。及錄題經(jīng)讚法語寄來。至今竝不曾收得。下審當(dāng)元何人送去。聞知怏怏。道昇一面作書於家間。問舍姪去也。去歲以中送去 般若經(jīng)五卷。又蒙本師慈悲。展讀點化。又各得題讚。存沒重感我?guī)煛5罆N宿業(yè)甚重。每日人事擾擾。不能安靜。長想我?guī)煷缺附?。尋思話頭。但提起終得受用。道昇與良人誠心至願。但得到家。只就家庭脩設(shè)。拜懇本師大和尚。大發(fā)慈悲。普度一切鬼神。一切有主孤魂。一切無主孤魂。一切冤親。良人與道昇祖上父 母兒女。外祖妣奴婢。及一切法界。含靈莫隋三塗惡苦。 願皆得早生佛界。此乃良人與道昇心願。已託以中兄先覆知師父大相尚。今春僕回。又拜吾師惠書及心疏。道昇等拜觀。如心如願。良人見之。生歡喜心尤增感佩。我?guī)熑绱舜蟀l(fā)慈悲。度脫一切眾生。是道昇等七世父帥之恩。何以報謝深恩。今因的便特拜此書報 安。更乞善保愛。不宣。六月初七日。女弟子管氏道昇和南拜覆 管道昇心信佛法,是虔誠的佛教徒,拜中峰和尚為師.小札中更尊中峰和尚為“父師”,而自稱女弟子:此尺牘無紀(jì)年,文中有“年時得以中首座來都”句,可知管道昇時在京都。管氏於至元二十六年(1289)與趙孟頫伉儷儷之合后,又於至大三年(1310)十月隨趙孟頫應(yīng)召離吳興赴京,很有可能,此尺牘是管夫人赴京不久所書,約五十歲左右。句中“以中”為天目山僧,在天目山出任中峰和尚之首座,常代替中峰和尚外出聯(lián)絡(luò),處理佛門事務(wù),與趙孟頫、管道昇頗多交往。 此尺牘書風(fēng)與趙孟頫頗為相近,而運筆結(jié)字間時露才女特有的性情。世傳管夫人書作“寸縑片紙,人爭購之,后學(xué)為之模范”。此尺牘款署女弟子管氏道昇和南拜覆,封上鈐有“趙管”一印,此外,幅上有文徵明收藏印二,項元汴收藏印十一,安岐收藏印四。
管道升《修竹美人圖》題識:□人□□□□□室無事,偶閱杜少陵日暮□修竹之句。漫為圖此□□□□。道昇。 朱彝尊(1629-1709)題引首:日暮倚修竹。秀水朱彝尊書。 後紙: 1. 徐倬跋,款署“康熙甲子(1684年)重九日,蘋村徐倬方虎氏識?!扁j?。盒熨局?、方虎氏、丹泉老人、老年初孝 2. 徐倬跋,款署“門下老弟子徐倬拜手再記。時戊寅(1698年)嘉平月?!扁j?。盒熨咎O村 3. 宋犖(1634-1713)跋:管夫人工書善畫墨竹,不以人物名,故人物之傳於世者頗少。此卷相傳為夫人小照,雖未敢定,而翠袖天寒,倏然有林下風(fēng)味,可貴也。蘋村自言此卷得之同鄉(xiāng)前輩,不敢自秘,以贈其師戒葊先生。戒葊重加裝潢,手書屬余曰:欲得數(shù)行,為後人世寶。余乃題其後而還之。他日一展卷而兩家世講淵源可想見云??滴跷煲D月望後一日,商丘宋犖。 4. 楊雍建詩,款署“海昌楊雍建題。” 5. 毛奇齡(1622-1716)跋,款署“康熙己卯(1699)長夏後廿日,七十七翁毛奇齡?!?/p> 6. 吳家騏詩,款署“松陵吳家騏拜題?!?/p> 7. 龔翔麟跋,款署“同里後學(xué)龔翔麟因觀并題?!?/p> 8. 章藻功詩,款署“侄章藻功題正戒翁老年伯?!?/p> 9. 彭會淇詩,款署“瀨江彭會淇題?!?/p> 10. 何太青跋,款署“嘉慶乙亥(1815年)九秋,順德何太青拜觀於清溪之梅花書屋并題?!?/p> 陸恢(1851-1920)題簽:管仲姬倚竹美人圖。寫杜工部日暮倚修竹詩意。吳江陸恢題。
管道升《水墨杏花圖》此首乾隆御題詩為七言絕句,共二十八字。根據(jù)考證得知此首御題詩出自“清高宗御制詩三集,卷十二,古今體一百十五首,辛巳四”,原題為:“管道昇水墨杏花”。依據(jù)清宮史料記載,此首乾隆御題詩完成于乾隆“辛巳”年,乾隆辛巳年即為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再查此卷畫作上所題款識,亦為“辛巳”年,可知此詩應(yīng)為同年原題之作。 王祖惕(1858-1908AD),字二朗,號夢齡,又號惕安、惕盦,有室名“鏤香閣”、“邵念堂”。浙江嘉興人,精鑒別書畫,能篆刻。為清代晚期知名書畫收藏家、鑒藏家。 管道昇,生于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262-1319AD),卒年五十有八。道昇字仲姬,吳興人(今浙江省吳興縣),為元代初期知名藝術(shù)家趙孟俯之妻。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AD),受封魏國夫人。管道昇精通書畫翰墨,詩詞文章不學(xué)而能。其心信佛法,篤信佛教,曾手書金鋼經(jīng)數(shù)十卷,以施名山名僧。仁宗命書千文敕玉工磨玉軸,送秘書監(jiān),封池收藏。又命趙孟俯書六體共六卷,子雍亦書一卷,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書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奇事矣?!钡罆N所書牘之行楷,與孟俯殆不可辨同異,魏夫人后無儔。 畫上題識: 一、管氏道昇,鈐印一,為“道昇”(方形二字陽文?。?/p> 二、乾隆御題詩,全文為:“不著胭脂意自紅,誰能致訝與梅同;雖無香氣饒神韻,津逮依然林下風(fēng)。辛巳春三月御題” 鈐印一,為“乾隆辰翰”(方形四字陽文印) 管道升 竹石圖 元 管道升 竹石圖 紙本墨筆 87.1x28.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管道昇28歲嫁與趙孟頫。傳世的管道昇的作品中,有些明顯有趙孟頫的痕跡,而《竹石圖》則以其獨特的娟秀嫻淑洋溢出女畫家才有的靈氣?!吨袷瘓D》縱87.1厘米,橫28.7厘米,紙本,墨筆。土坡上立一奇石,左邊是一高一低,一濃一淡兩竿修竹,右下是一叢竹葉。竹葉上挺,謂之“晴竹”,畫時下筆須略帶逆勢藏鋒,然后以中鋒重按掠去,至葉尖處疾挑而出。梢頭結(jié)頂,挑出時尤須注意左右顧盼,姿態(tài)生動。學(xué)過書法的人有體會:書法中的“撇”,用筆多是自右上而向左下,而畫中“撇葉”則須自下而上、向左右兩向撇出,筆力用不上,有一定的難度。管道昇的撇葉,雖抵不上趙孟頫的厚重,但是筆力尚強,竹葉的粗細(xì)變化也恰到好處,獨具豐采。奇石先以淡墨勾廓,由淡而濃皴出結(jié)構(gòu),然后用淡墨渲染,濃墨點苔,顯得清新濕潤。畫上的詩塘,有董其昌識云:“管魏國寫竹,自文湖州一派,勁挺有骨,與宋廣平作賦正相反?!?/p> 管道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后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正名冠一時。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元仁宗曾將趙孟頫、管道昇及子趙雍的三段書跡裝為卷軸,“命藏之秘書,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也?!壁w孟頫晚年晉升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貴傾朝野,但趙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為官,依然受擺布而不得施展抱負(fù),常因自慚而心情郁悶,故潛心于書畫以自遣。管道昇曾填《漁父詞》數(shù)首,勸其歸去。其一曰:“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fēng)弄月歸去休!”延祐五年,管道昇腳氣病復(fù)發(fā),經(jīng)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次年四月,方得準(zhǔn)送夫人南歸。五月中旬,途經(jīng)山東臨清,管道昇病逝于舟中。三年后,趙也去世。兩人合葬于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元 管道升 竹石圖 香港佳士得2006春拍 尺寸 62×28cm 附題識:繡床懶拂拋針黹,未若含毫詠遠(yuǎn)天。竹樹蕭疏欹白石,畫他情態(tài)禾云煙。天水管道升。 附鈐?。旱郎?、仲姬 裱裬簽條:元管仲姬竹石圖真跡。嘉孚堂珍玩,崇恩題。 鈐?。撼缍?/p> 崇恩雙題裱裬于戊午(1858年)四月并鈐印。 鑒藏?。禾焖D書印 崇恩(清):崇恩、玉牒崇恩、香南居士秘籍銘心絕品 褚德彝題簽條。
管道升《蘭花圖》
元 管道升 蘭花 香港佳士得2000秋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