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不是堯都
陶寺村是周武王小兒子的封地。
陶寺村位于汾河以東,根據(jù)《史記·晉世家》記載,是周武王小兒子唐叔虞的封地,方圓達百里??脊抨犕诰虺鰜淼膲?zāi)购统菈亼?yīng)該是唐叔虞墓及其使用的城墎?!妒酚洝酚涊d如下:“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曰虞,余與之唐?!吧樱脑谄涫?,曰‘虞’,故逐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根據(jù)《竹書紀年》記載:周成王“十年(即公元前約1015年)王命唐叔虞為侯” 。唐叔虞的孫子為武候,凡帶武字的君王和候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人。陶寺出土的殘殺案,應(yīng)該與武候有關(guān),把它嫁接為舜帝所為,顯示出個別主要項目負責人的自負與武斷?!妒酚洝氛f:舜為堯守喪三年,之后又讓丹朱,(丹朱就是堯帝的大兒子),而堯臣皆歸舜??鬃诱f:舜“濬哲文明、溫恭允塞” ,證明舜是愛講道理、稟性溫和、為人謙恭,怎么把舜說成殺君奪權(quán)的小人?純屬胡說八道!
堯都平陽更不可能。晉書說:“自古冀州堯之都也。”臨汾人根據(jù)《帝王世紀》中有“都平陽”三個字,說堯帝執(zhí)政時期建都于平陽,平陽就是如今的臨汾。《歷代帝王世紀》是晉朝寧夏固原的民間人士皇甫謐于公元二百八十二年前個人所著,而《帝王世紀》是清朝時江蘇省吳縣舉人宋翔鳳于公元一八六零年前,把皇甫謐的《歷代帝王世紀》改編后個人出的《帝王世紀》書。書中每每敘述各代開國帝王時總有“《帝王世紀》曰”
出現(xiàn) ,說明它不是皇甫謐原著,皇甫謐也絕不會用自己的書名在自己的文章中總是引用。所以,“都平陽”三個字很多學者認為是清朝宋翔鳳加的個人意向。
平陽是周朝春秋后期韓世家族的居住地。據(jù)《史記》韓世家介紹:“晉定公十五年(即公元前497年)……(韓)貞子徒平陽。” 經(jīng)過貞子、簡子、莊子、康子四代人的擴張性戰(zhàn)與爭,“地益大,大于諸候” ?!吨駮o年》說:第五代“韓武子都平陽” 。又經(jīng)第六代景侯、第七代列候、第八代文候至第九代哀候元年(即公元前376年)與趙氏家族敬候、魏氏家族武候三家分晉。第二年(即公元前375年)韓氏家族滅掉鄭氏家族,由平陽遷都于鄭(如今新鄭)?!皥蚨计疥枴笔呛笕讼胂蠖裕⒎鞘聦?。
陶寺挖出官墓,說是“堯墓”。上海復(fù)旦大學藩繼安教授參觀后,在《陜西文物》發(fā)表文章給于負認。中山大學博士生導(dǎo)師許永杰參觀后,在《廣州日報》發(fā)表文章提出疑意。絕大多數(shù)專家學者認為:“將陶寺村定為堯都,為時過早?!?/span>
還是司馬遷說的對:他是周武王小兒子唐叔虞的城池和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