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彝人的頭是風 、番族的頭是雨
彝人的頭(就是 “烏頭”)與番族的頭(就是 “白頭”)是指兩種云的云頂顏色來說的?!盀躅^”是濃積云的一種,“白頭”是積雨云的一種。這兩種云常在夏天出現(xiàn)?!盀躅^”云,云底平,頂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陽光,使云底和云頂顯得濃黑?!鞍最^”云頂部凸起,由于空氣對流旺盛,垂直發(fā)展很快,云越來越伸高,云頂擴散,發(fā)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據(jù)了大部分天空,云頂是冰晶結(jié)構(gòu),所以呈白色。 這兩種云比較,“烏頭”云不如“白頭”云發(fā)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陣風,所以叫“烏頭風”。但如果“烏頭”云發(fā)展旺盛,逐漸變成“白頭”云,便造成較強烈的雷雨,所以叫“白頭雨”。(彝族男子多以黑色頭帕包頭,番族女子則以白色頭帕包頭。)
2、北風刮三天
是說在春季如有北方強冷空氣移來時,便要刮大風。大風過去,其后面還有小股冷空氣斷續(xù)移來,一般還要刮兩三天。
3、魚鱗天 無雨風也顛
在蔚藍色的天空,有時可看到排列整齊而又緊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魚鱗,在氣象學上叫卷積云。卷積云一般出現(xiàn)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維持幾分鐘到一個多小時。出現(xiàn)這種云,表明該地上空有低壓槽移近。影響地面的天氣,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氣運動。因此卷積云出現(xiàn),是晴天向陰雨天氣轉(zhuǎn)換的時候?!棒~鱗天,無雨風也顛”,就是風雨的預兆,一般一兩天內(nèi)就會有風雨。
4、“ 支格阿洛(雷公)”先通報 ,有雨也不大
夏天,烈日當空,地面受到強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區(qū)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并夾帶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變冷便凝結(jié)成云。這種云叫做地方性的對流云,它的范圍不大,又是移動的。對流發(fā)展旺盛,便形成帶電的雷雨云。這種云在遠處打雷下雨,我們就只能聽到雷聲。在近處也只下場陣雨,所以“有雨不多”。也稱“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5、黑帕接落日 ,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節(jié)的傍晚,天空的西邊,有象石山聳立的烏云迎接太陽,日落進云里就看不見了,群眾叫“烏云接落日”。這種烏云,是指濃積云或積雨云,這種情況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氣壓系統(tǒng)造成的。它的移動規(guī)律一般是自西向東的,所以會影響本地。因此它移動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彝族男人的黑帕)
6、 回頭風、當心小牛被吹走
風朝著一定方向前進時,如突然轉(zhuǎn)變方向,說明有鋒面過境,將有大風來臨。當心小牛被吹走是一種夸大的比喻。
7、群雁南飛天將冷, 群雁北飛天轉(zhuǎn)暖
鴻雁是一種喜溫的候鳥。它的生活地區(qū),隨著季節(jié)的轉(zhuǎn)變而遷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過后,雁飛離北方,向南飛去,表明秋去冬來“天將冷”。春分前后,它從南方飛來,再往北方飛去,表明冬去春來“天轉(zhuǎn)暖”。
8、天上趕羊 地下有雨都不大
“天上趕羊”是指積云在消退過程中,被風吹散產(chǎn)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趕的羊群一樣迅跑。這種現(xiàn)象多出現(xiàn)在冬春季節(jié),由于北方冷空氣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動速度快,風力大,降雨一掃而過,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壓控制,天氣轉(zhuǎn)晴。
9、蜘蛛張網(wǎng)補網(wǎng) 天氣將轉(zhuǎn)好
蜘蛛靠張網(wǎng)捕蟲生活。刮風下雨天氣,往往沖壞蜘蛛網(wǎng),同時空氣潮濕,蜘蛛網(wǎng)粘性差,往往不易捉到小蟲。所以在風雨到來之前,它便躲避到比較安全的地方。當風止雨停,天氣將要轉(zhuǎn)晴好時,才又出來補網(wǎng)和張網(wǎng),以便捕食小蟲。因此,當看到蜘蛛補網(wǎng)張網(wǎng)活動時,則預示天氣將向晴好方面轉(zhuǎn)換。
10、母雞遲歸 天氣將轉(zhuǎn)陰
傍晚,如果雞遲遲不愿進籠,一般是天氣要轉(zhuǎn)雨的象征。雞是喜歡干燥怕潮濕的動物。當天氣將下雨時,空氣中濕度大,溫度高、氣壓低,雞籠內(nèi)更加潮濕悶熱。另外,在這種天氣條件下,昆蟲在傍晚時出來活動的也多,雞為了貪食,所以遲遲不愿進籠。清晨,如雞早出籠,也同樣將是陰雨天氣的預兆。民間有“雞出籠早,當天雨就到”的說法。
11、星星有淚, 雨將臨
星的周圍有個亮圈,看上去蒙蒙亮,叫“星星有淚 ”。這種現(xiàn)象,表明天空大氣中有大量的水滴,水汽很充足,是雨將臨的征兆。
12、有雨山戴帽、 無雨云攔腰
當陰雨天氣來臨時,云層比較低,云底蓋住山頂。云層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氣中的水汽越多,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如果山戴帽了,云層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現(xiàn)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預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說法。攔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間冷卻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層不厚,當太陽升高后就消散了,所以“云攔腰”未來是晴天。
說明:云蓋住山頂,叫“山戴帽”。云層擋住山腰,可見山頂,叫“云攔腰”。 當陰雨天氣來臨時,云層比較低,云底蓋住山頂。云層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氣中的水汽越多,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層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現(xiàn)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預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說法。 攔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間冷卻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層不厚,當太陽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攔腰”未來是晴天。
13、朝有羊毛云、 下午雷雨鳴 (天上做披氈、彈好就淋水)
夏天,晴空中有時出現(xiàn)如羊毛的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叫絮狀高積云。它是在三、五千米的高空,潮濕空氣層極不穩(wěn)定的條件下形成的。到下午,因地面受熱,低層大氣也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于是整個空氣層上下均是極不穩(wěn)定狀態(tài),伴隨這種云將出現(xiàn)打雷下雨的積雨云。故這種“羊毛云”在夏天的早晨出現(xiàn),可以知道午后將有雷雨。老人們告訴我是因為 天上祖先們在做冬天披的披氈,所以彈好羊毛就要淋水。
14、云打架 雨淋淋(天上鬼神相爭、祖先流淚滿面)
在同一時間內(nèi),空中存在著互相重疊高低不同的云,云的移動方向極不一致,同時多少伴有一些破碎云片,互相穿行,顯得混亂。出現(xiàn)這種云打架的混亂狀況,多是處于低氣壓的前方,空中存在著擾動氣流而成的;或者是冷暖空氣在本地交鋒而產(chǎn)生的。這兩種條件下,水汽充足,大氣不穩(wěn)定,云層很厚,常有積雨云存在,會下雨,還會出現(xiàn)雷雨,同時伴隨有較大的風。彝族人民在氣象學知識了解不多的情況下形象的比擬為“天上鬼神相爭,祖先流淚滿面 ”。
15、燕子低飛 、天將雨
燕子以昆蟲為食,在天氣將下雨的時候,空氣里的水汽多,一些小蟲子飛不高,只能在近地面處飛來飛去。近地面的小蟲活動頻繁,燕子便低飛捕食。又由于下雨前的氣流較亂,燕子在低飛時便忽高忽低,翻飛不定。所以“燕子低飛”,是“天將雨”的預兆。另外民間還流傳著“蜻蜓成群低飛繞天空,不過三日雨蒙蒙”的諺語,也是這個道理。
16、西北天開鎖、 午后見太陽
在陰雨的日子里,如果看見天空的西北方向云層消散,露出藍天,預兆天氣就會很快轉(zhuǎn)晴。如果在冬季,連續(xù)陰雨以后,出現(xiàn)“西北天開鎖”現(xiàn)象,表明在天氣轉(zhuǎn)晴后,還會有霜凍出現(xiàn),要注意防霜。
17、日落射腳 三天內(nèi)雨落
大氣中發(fā)生強烈的對流,空氣上升運動旺盛的地區(qū),云塊發(fā)展很厚,空氣下沉的地區(qū),云塊就薄或無云,于是造成了云的空隙,太陽光就從這些云的空隙地區(qū)射下來,造成了“日射腳”。出現(xiàn)這情況、一般是大氣不穩(wěn)定,是高空有低壓槽移來影響本地,大氣產(chǎn)生強烈的對流運動。所以,“日落射腳,三天內(nèi)雨落”。但如果在傍晚時,由于濃積云或積雨云的圓拱云頂塌下來,向水平擴散而形成的層積云造成的“射腳”,則說明未來是晴天。
18、直雷雨小、 橫雷雨大(雷打地有雨都小、 雷打雷雨要大)
地方性的雷雨云,一般是垂直發(fā)展的云,范圍也小,放電現(xiàn)象是從上至下而來,便叫“直雷”。這種云造成的雷雨,下雨時間輕短,雨量不多。當冷暖空氣交鋒或低氣壓區(qū)產(chǎn)生的雷雨云,是成片的,范圍較大,并有個傾斜面,閃電形狀較平斜,這種平斜的放電現(xiàn)象叫“橫雷”。這是天氣系統(tǒng)造成的雷雨,降雨時間較長,雨量也大。
19、青蛙蒙格 有大雨
青蛙的皮膚和器官對于天氣的變化有敏感性。每當風雨天氣來之前,它們成群在一處,叫聲很大。特別是夏季雷雨天氣到來之前,青蛙集中的更多,叫聲更大更密。經(jīng)反復觀察證明,青蛙集中成群,并大聲密叫的現(xiàn)象,總是出現(xiàn)在大雨到來之前,因此可以用來預測天氣。 (蒙格是彝語,是集會之意)
20、月亮撐紅傘 有大雨
月亮“撐紅傘”,是指無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顯的紅色光輪,叫“月亮撐紅傘”。此種現(xiàn)象表明大氣不穩(wěn)定,水汽、塵埃顯著增多,而且質(zhì)點較大,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條件,所以月亮“撐紅傘”是下大雨的征兆。
21、月亮撐黃傘 有少雨
月亮“撐黃傘”是指無云或少云的夜空,月亮戴個黃光輪。此種情況就是大氣中的懸浮物質(zhì)數(shù)量不多,質(zhì)點不大,懸浮物只吸收和散射光波較短的青、藍、色光,余下紅、橙、黃、綠色光衍射效應顯著,該四色光復合就是黃色光,使月亮“撐黃傘”。它表明大氣不穩(wěn)定,將有雨,但不會強烈,所以下小雨。
22、月亮撐藍傘 多風云
無云或少云的夜晚,看見月亮戴有一個藍光輪,叫“撐藍傘”。說明大氣不穩(wěn)定程度小,大氣中存在一些懸浮物,質(zhì)點也很小。光波最短的光被吸收,在此種懸浮物的性質(zhì)、數(shù)量情況下,紅、橙光多被折射,而黃、綠、青,藍光衍射力強,使月亮“撐藍傘”。表明天氣變化不大,有點風云罷了。
23、月亮撐黑傘 大晴天
在晴朗的夜晚,月光皎潔,注意細看,在它的周圍卻有一個暗黑色的圓盤,叫月亮“撐黑傘”。月光清澈,表明大氣干燥、穩(wěn)定,是在高氣壓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預兆未來是晴天。
24、西北閃電 、大風大雨過得快
春末夏初的時候,從云貴高原方向來的冷空氣,因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的影響,冷空氣移動快,風力大,而且降溫明顯。由于這種冷空氣在到達本地之前,往往能夠看到西北方的閃電。所以群眾稱:“西北閃電,大風大雨過得快”。
25、久晴大霧雨 、久雨大霧晴
霧,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jié)而成。“久晴大霧雨”,是指出現(xiàn)平流霧,表明從海洋吹來了暖濕空氣,是晴天轉(zhuǎn)陰雨的預兆?!熬糜甏箪F晴”,表明低氣壓已移走,高氣壓移來,大氣變?yōu)榉€(wěn)定,空中云層消散,是原來連陰雨轉(zhuǎn)為晴天的預兆。
26、天上死人、 不久兒女要哭(有雨)
在早晨或傍晚,有時可以看到太陽從云層背后向天空放射出一道道光束,這些光束可伸過頭頂上空射向遠方,就像彝族人死時用白布拉的“坡以”,漢語叫“天射線”。它是太陽在地平線下,向上射出的光線經(jīng)過濃厚的云層邊緣或云隙時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當天邊出現(xiàn)了濃厚的云層時,說明本地附近正有低氣壓移來,使云層得到發(fā)展。
27、早上地罩霧 盡管洗衣褲("黑略八呷姓",應該譯成"云來到家園中",但不是云是霧)
“地罩霧”,是指貼近地面籠罩著一層很薄的淺霧。這是由于夜間晴空無云,地面散熱較大,使近地面層的氣溫降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jié)成的輻射霧。當太陽出來后,溫度升高,使霧滴逐漸蒸發(fā),霧也就慢慢地消散了,天氣晴朗。輻射霧出現(xiàn),表明大氣穩(wěn)定,當天是晴天,而且可能維持幾天,因此又有“一霧三晴”的說法。
28、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暈--在此直譯叫賽馬轉(zhuǎn)圈)
光透過卷層云時,受冰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復合光被分散為內(nèi)紅外紫的光環(huán)或光弧,圍繞在日或月的周圍,這就是彩色的日暈或月暈。暈的出現(xiàn)是天氣將變化的預兆。一般暈圈大下雨來的較快;暈圈小雨來的慢所以叫“日暈三更雨”。但并不是每次有暈一定會刮風下雨,要看云的發(fā)展情況來分析。出現(xiàn)月暈下雨的可能性較日暈少,只多風云,所以稱“月暈午時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