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部濕氣重是很難對付的,吃再多藥都感覺一拳打在棉花上,很多人得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其實都跟濕邪、痰濕有關。那么,如何判斷是否濕毒入體呢?
1、刷牙惡心,舌苔粗糙、重、發(fā)黃發(fā)膩;
2、嗓子里不干凈,總想吐痰;
3、腫。腫眼泡,小腿浮腫,全身浮腫;
4、臉上出油長痘痘,頭發(fā)出油;
5、四肢沉重,腦袋暈沉,渾身使不上力;
6、大便黏膩,一次沖水沖不干凈。
除了明顯的喝酒、吃過多甜食及生活環(huán)境過于潮濕等導致濕毒入體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洗澡。
洗澡不會導致體濕,但是洗錯時間、洗錯方法就不保證了。晚上是人體自我保護最弱的時候,陽氣潛伏于內臟,此時洗澡最容易濕氣入體。那要什么時候洗澡?早晨。早晨陽氣生發(fā),怎么洗都沒問題。
又有人發(fā)愁了,晚上不洗澡沒法睡覺,早上沒時間啊。這倒不用著急,晚上的界限在九點,只要九點以前洗澡就太大問題。以及,一定要準備一把長柄的沐浴刷,刷淋巴、刷背部脊椎、刷小腹、刷大小腿、以輕微發(fā)熱為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沐浴刷的好處,不止是方便刷背而已,對于皮膚瘙癢、粉刺、毛囊阻塞都有改善,而且活絡經脈,能排出濕氣,令人精氣神十足。重點建議把洗頭放在早晨,不要晚上洗。
另外,教大家一個食療濕毒的方子——薏米紅豆粥。
方法簡單,不需要按什么比例,一樣抓一把,用普通熬粥的法子熬,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加大米!紅豆和薏米本身不含濕,怎么熬都不稠,中醫(yī)正是利用這種“清”祛濕;但大米長在水里,自帶濕氣,濕性黏稠。
中醫(yī)認為,濕邪是造成很多慢性、頑固性疾病的原因,而薏米紅豆湯是治濕邪最好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