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好比往傷口上撒鹽
自怨自艾好比往傷口上撒鹽 不要自怨自艾地活著,任何人都不喜歡自怨自艾的人。要相信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想法決定活法,但這一切需要你的努力,就好像上帝不會直接告訴你萬有引力定律,而只會往你頭上扔蘋果來暗示你一樣。如果你全心全意地去努力,那么還有什么不能改變的呢? 一不小心,你被推上風口浪尖;一不留神,你快要破產(chǎn);一不注意,生意雞飛蛋打;一不留心,家庭破碎了;一不知足,上了騙子的當;一不理性,悲劇發(fā)生了……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要經(jīng)歷一道道的坎、一道道的彎,如果我們只想著失望,邁不過坎,轉(zhuǎn)不過彎,每天只會為自己遇到的折磨自怨自艾,那人生還有什么意思呢?與其終日消沉,不如振作起來,想想怎樣做才能轉(zhuǎn)變命運。 一個農(nóng)夫養(yǎng)了一頭驢。有一天,這頭驢一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里,無論如何也爬不上來。農(nóng)夫很焦急,他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救驢,可都失敗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在井里痛苦地哀嚎著。最后實在是沒辦法了,這位農(nóng)夫決定放棄救援,反正這頭驢年紀也不小了。 不過這口井得填起來,以免以后再發(fā)生類似的危險。于是農(nóng)夫便請來左鄰右舍,讓他們一起幫自己把井中的驢子埋了,也好解除驢的痛苦。于是農(nóng)夫的鄰居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意識到接下來要發(fā)生什么,大聲悲鳴,不過,很快它就安靜了下來。一下沒了聲音,農(nóng)夫很好奇,他探頭往井底一看,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驢將落在它身上的泥土抖落一旁,然后站到泥土上面。就這樣反復地進行,泥土越堆越高,這只驢很快升到了井口,只見它用力一跳,就落到了地面上,在眾人的注視下,高興地跑開了。 人生也有“枯井”,會有各種各樣的“泥土”傾倒在我們身上,時時都有將我們“活埋”的危險。如果只是痛哭,那就如同在參加自己的葬禮一樣。如果我們想絕處逢生,就要想辦法從“枯井”中升出來,而“升”出來的唯一方法,就是將那些“泥土”甩下去,踩在腳下,讓它成為我們成功的墊腳石,而不是我們的墳?zāi)埂?/span> 如果我們能以沉著穩(wěn)重的態(tài)度來面對困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就能像那頭驢一樣成功“升井”,不要忘記,逆境不等于絕境,更何況還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說呢。一切都決定于我們自己,“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勇往直前、邁向理想,生活會為你而改變。 事實上,我們習慣于把自己不幸的命運歸咎于外界的環(huán)境。其實,個人在現(xiàn)實與命運前顯得十分渺小,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能夠改變環(huán)境的機會并不多。我們能夠把握的是我們自己,就算命運出現(xiàn)了波折,只要我們自己努力,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就能最大限度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東方學校的徐小平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約翰一生碌碌無為,死后去上帝那里報到。上帝很不高興,因為約翰的履歷實在太空白了,上帝問約翰說:“你在人間足足活了60多年,怎么一點兒作為都沒有?”約翰對上帝的指責有些不服氣,他辯解說:“我之所以這樣沒出息,是因為你沒有給我機會。如果讓那個蘋果砸到我的頭上,那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的人就是我了,哪還有牛頓什么事!”上帝回答說:“上帝是公平的,我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一樣的,你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你自己沒有抓住機會?!?span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只見上帝把手一揮,時間一下回到了幾十年前的那個蘋果園。約翰正在一棵蘋果樹下打盹兒,這時上帝來了,只見他搖動蘋果樹,一個蘋果正好落在約翰的頭上。約翰一下驚醒,然后撿起蘋果往身上蹭了蹭,就開始大嚼起來。上帝又搖動蘋果樹,一個大蘋果又落在約翰頭上,約翰也不客氣,張口又把它吃掉了。上帝再搖蘋果樹,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又落在約翰的頭上。這下約翰可不干了,他一腳將蘋果狠狠地踢出去老遠,并大聲咒罵:“你這該死的蘋果,攪了我的好夢!” 只見那個被約翰踢飛的蘋果落到牛頓的頭上,一下將牛頓從睡夢中驚醒,牛頓撿起這個蘋果,陷入了思索。突然他高興地大叫起來:“就是這樣!”萬有引力定律就這樣誕生了。 時光又回到現(xiàn)在,上帝對約翰說:“你現(xiàn)在還有什么好說的?”約翰哀求道:“請再給我一次機會吧!”上帝搖了搖頭說:“只知道自怨自艾的人吶,永遠也抓不住改變命運的機會……” 上帝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蘋果”,可是很多人只把“蘋果”當蘋果,除了抱怨還是抱怨,就是有100次機會,也不能夠抓住,因而將改變命運的機會白白錯過。 人的一生中,會遭受種種的困難或?公平,但是也總會遇到改變命運的機會。那些不甘心屈服命運的人,就能憑借這個機會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活法。而更多的人卻沒能夠抓住機會,因為他們只顧沉浸在自怨自艾的世界里,從來不去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境況,所以只能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小的想法決定著小的事情、短期的行為;大的想法決定著大的事情、長期的行為。所以我們更不能自怨自艾、庸庸碌碌地活著,任何人都不喜歡自怨自艾的人。不要總為缺這缺那而去抱怨,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是完美無缺的,生來富有的人可能先天智障。所以,不要像個怨婦似的抱怨個不停,抱怨并不能帶走厄運?也不能帶來幸福。不要總是像祥林嫂那樣反復問自己同一個無聊的問題:“怎么會,為什么……”。這樣的自怨自艾好比在傷口上撒鹽,除讓自己的命運更悲慘外,沒有任何好處。誠然,成功的人永遠都是少數(shù),就像比爾·蓋茨也只有一個一樣。但是只要我們努力了,即使不能成為高官顯貴,但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與悲慘的命運作別。 來源:程華芳《別老往壞處想》 感悟:不要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都歸結(jié)到現(xiàn)實太黑暗上,這只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其實現(xiàn)實不像你想的那樣“伸手不見五指”。社會當然不會是絕對公平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你必定失去了機會和權(quán)利,只要你直面現(xiàn)實,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承受,去改變現(xiàn)狀,上帝就會還你一個公平的現(xiàn)實。不管你遭受了如何的不公平,生活還要繼續(xù),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接納生活、用平靜的心態(tài)暫且忍耐現(xiàn)狀,只有如此,最后才會看到勝利的曙光。文/單眼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