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關于用人,中國有句很經典的古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千百年來一直被廣泛沿用的管理理念。對人才要給予充分的信任,才能讓他們更好地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對企業(yè)的忠誠,為企業(yè)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歷史上就有很多用人不疑的例子,劉邦任用陳平就是其中的一個。陳平本來是項羽的手下,后來離開了項羽,經人介紹投奔了劉邦。劉邦見了陳平之后,很欣賞他的才干,準備重用他。得知陳平在項羽的手下任都尉,劉邦也立即任命陳平為都尉。 劉邦的許多部下知道了這件事后,都對劉邦的做法有所質疑,認為陳平曾是項羽的人,劉邦沒徹底查明他的底細就重用,還讓他管理軍隊。但劉邦對這些說法并不在意,反而更加親近陳平。 后來,這種質疑越來越多了,劉邦沒辦法,便問陳平:“你原來跟著項羽,現(xiàn)在又投奔我,是怎么回事呢?”陳平回答說:“項羽信任的只是他的親人和親信,其他人不管多有本事都不受重視。我聽說大王和項羽不同,很重視人才,所以才脫離項羽,投奔大王?,F(xiàn)在你受流言所惑,對我產生懷疑,我也不再辯白。如果你覺得我有用就讓我留下,如果沒有用那我離開就行了,全憑大王一句話?!?span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劉邦聽了陳平的一片肺腑之言,更認為應該留下他,連忙向陳平表示歉意,并提拔他為護軍都尉。不久之后,陳平就使出離間計使項羽趕走他的重要謀臣范增,幫劉邦除了心頭大患,為以后的勝利鋪平了道路。后來,陳平一直對劉邦忠心耿耿,盡職盡責,為劉邦的建功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現(xiàn)代職場中,領導也要對下屬給予充分的信任,放手讓他們工作,讓他們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在企業(yè)成立之初,更應該注意這一點。有一項關于管理的調查表明,中國企業(yè)的每一個層次的領導,用在管理上的時間占80%,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只占20%。而西方企業(yè)的比例正好相反。這說明在國內的大多數(shù)企業(yè)中,領導并沒有放手讓下屬去做事,而往往管得過多。 對員工的不信任會直接影響員工的自尊心和歸屬感,也會束縛員工的手腳,讓他們無法放心大膽地去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干,很多領導“事必躬親”,一些小事情也要過問,員工很容易產生被懷疑的感覺,于是產生“既然信不過我,我索性不做好了”,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不但不利于拉近領導與下屬的關系,而且企業(yè)的效率和成績也必然會受到一定影響。 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用人不疑”更應該被當做一種對員工的精神激勵。既然任用了他,就應當充分相信他能把工作做好。每當領導對下屬表示出充分的信任的時候,下屬都會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繼而心甘情愿地為領導效力,工作效率自然會提高。 來源:李世強《感謝折磨你的人》 感悟:法國的啟蒙哲學家和社會政治思想家盧梭說:“我在學校里接受過教育,但最令我受益匪淺的學校叫‘逆境’?!睆闹形覀兛梢钥闯?,盧梭是一個懂得感謝折磨自己那些事兒的人。因為對折磨過自己的事兒,他不是抱怨、憎惡,甚至逃避,而是從中大有收獲,并充滿感激。折磨是指引你走向成功的恩賜。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人生的暫時處境罷了。一種處境不可能持續(xù)保持不變,好與壞的處境也是相互轉化的。不管目前的處境是好還是壞,它都充滿著各種變數(shù)。在面對人生變化時,保持一種淡然的態(tài)度,坦然面對自己遇到的一切,并積極為自己創(chuàng)造改變的條件,才能使變化更趨向于自己的內心期望……文/單眼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