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小妝 盜墓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又充滿向往的詞。 有野心的政治家渴望墓地能給他們“發(fā)糧餉”,10萬大軍每張嘴都要吃飯呢!朝廷也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如果是造反的起義軍,你指望朝廷給你發(fā)錢嗎?所以只能問死人要錢。 所謂的官盜,就是在朝廷默許下的“雞鳴狗盜”。官盜和私盜,一個是光明正大帶著大隊人馬開挖,一個是偷偷摸摸躲過無數(shù)機關(guān)悄無聲息的挖。 在中國,從來都是亦官亦盜,誰人多勢眾,誰就是正義之師。 盜墓的險象環(huán)生,令愛獵奇的好奇孩子們頗為向往,但更多人向往的,是盜墓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屌絲通過盜墓,可一夜暴富。而且盜墓絕不低俗,它是一個“技術(shù)活”,更是一個“膽量活”。在有的人眼里,這個職業(yè)還比較獨特。 盜墓盜的最歡快的就是曹操。作為老奸巨猾的一代梟雄,他盜墓的技術(shù)是最專業(yè)的。 開國皇帝其實都有點雞鳴狗盜的氣質(zhì),也就是善于鉆營,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是聰明過人吧。 曹操盜墓得手最大的,是梁孝王劉武的墓,劉武死的時候正處于“文景之治”,有錢。 劉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側(cè)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組成,設(shè)有完備的排水系統(tǒng)。經(jīng)現(xiàn)代考古測量,墓室總?cè)莘e大達1367立方米,與皇帝享用的規(guī)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么大的空間,陪葬品該有多少啊。史上具體記載了曹操的盜墓行為,在陵墓打開后,他親臨現(xiàn)場,指揮取寶。《水經(jīng)注疏》記載:“操發(fā)兵入碭,發(fā)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shù)萬斤?!?/p> 為此陳琳還寫了封檄文,寫的情真意切,涕泗橫流,控訴曹賊盜墓裸尸的罪行。 正是因為曹操慣于盜墓,死后才下令“薄葬”,弄得很寒酸,公元218年曹操頒布《終令》,即遺囑,表示陵址要選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nèi)“無藏金玉珍寶”。不只如此,為防盜掘還做了好多疑冢。成書于南宋時期的《輿地紀(jì)勝》稱,“曹操歿后恐人發(fā)其冢,乃設(shè)疑冢七十二”;同一時期羅大經(jīng)著作《鶴林玉露》稱,“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傳云曹操冢也?!?/p> 小編真想去找一找曹操的墓,看能不能找出顆夜明珠來。 曹操墓如練無影神功一樣,一直是盜墓界的迷。 今天要講的這個人是黃巢,史書上輕蔑地稱之為“私鹽販子”,好像私鹽販子是什么下三濫的職業(yè)一樣?比盜墓還下三濫? 黃巢是個非常有爭議的人,從生到死,都引起很多議論。他也出生在亂世之秋,亂世有個好處,可以起兵造反,可以公然掘墓。 一句話,可以搶錢,搶錢有理。 起義是一樁生意,跟盜墓一樣,不過起義需要本錢。 一個是道德本錢,一個是真金白銀的錢。 道德本錢往往借助宗教來完成,要是統(tǒng)治者太荒淫,或者太倒霉,剛好天降災(zāi)難,餓殍遍野,那就不需要宗教也能“替天行道”了。 黃巢時期正處于倒霉的唐僖宗時期,唐末土地兼并嚴(yán)重,農(nóng)民因無地到處流浪,天降大災(zāi),餓殍遍野,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五月,黃巢與同族兄弟、子侄黃揆、黃恩鄴等八人,募眾數(shù)千響應(yīng)河南人王仙芝起義。黃巢的起義軍紀(jì)律嚴(yán)明,還提出了“均平”的政治口號。 黃巢軍隊前期“整眾而行,不剽財貨”,當(dāng)時長安的百姓熱情洋溢地還原黃巢軍隊進城,“甲騎如流,輜重塞涂,千里絡(luò)繹不絕”。對唐末酷政已忍無可忍的長安市民夾道歡迎黃巢和他的起義軍,黃巢也被當(dāng)時的氣氛感動得涕淚縱橫。 黃巢的副將尚讓一再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義軍將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貧民,“往往施與之”,很有幾分“黃巢來了不納糧”的意思。 那么錢從哪里來? 盜墓。 黃巢成為中國盜墓史上的狂人,首先挖了秦始皇陵,其次挖了漢武帝劉徹的茂陵,第三差點把武則天和李治從乾陵里挖出來。 挖秦始皇陵是跟項羽學(xué)的,帶有一種除舊布新、嫉惡如仇的浩然正氣。 有人說,黃巢此舉只為泄憤,作為一個封建社會屢試不第的考生,對社會有一種強大的負面情緒,尤其是對所謂的“正統(tǒng)”,有種勢不兩立的決心。但,泄憤你也不能累死自己人啊。 黃巢并不聰明,盜墓的手法極其拙劣,可見流氓沒文化一點也不可怕。最值錢的乾陵,因為結(jié)構(gòu)太復(fù)雜,黃巢用了40萬義軍挖了半個梁山,都沒挖到寶貝。挖了一條溝,被稱為“黃巢溝”。 不管怎么說,黃巢手下的農(nóng)民工掘墓團隊正式進城了。住進宮殿,你還能沒銀子花?這就是權(quán)力的好處了。 從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黃巢進入太清宮,并于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寶座,建國號“大齊”,建元為金統(tǒng)起,作為分界線,黃巢和他的起義軍就此變質(zhì)了。黃巢幾乎全盤接收了唐末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 大齊是由農(nóng)民軍文武官員與唐朝官員混合而成的一個政權(quán)機構(gòu)。因為黃巢罷免了三品以上的,而四品以下的官復(fù)原職。想想有多亂吧,沒文化的農(nóng)民義軍和狗茍蠅營的臟官攪合在一起,朝廷終于成了一個大糞坑。 黃巢開始殺人。殺貴族?!皻⑻谱谑以陂L安者無遺?!碧圃紫嗉白笃蜕洹⒂移蜕?、太子少師等藏匿民間,被義軍搜出后“皆殺之”,連投降黃巢的左金吾大將軍張直方因匿公卿于夾壁墻中,事發(fā)后亦被殺。 說起來黃巢還有點文化,屢試不第,有點酸秀才的特質(zhì),這種人最仇視社會了,一旦手握兵權(quán),肯定發(fā)揮出巨大的破壞力。一般沒文化的,只要吃飽喝足,給個老婆就滿足了,自覺有才的人最有怨氣,有怨氣就有戾氣。 這些我們都能理解,但是有戾氣,你也不能吃百姓??? 黃巢先是屠殺文人,因為有人譏諷他,做皇帝后變得殘忍了,他抓不到人,砍了長安3000多無辜儒生的頭。 隨著唐軍的反攻,長安被唐軍占領(lǐng)。但沒幾天又被黃巢奪了回來,對于長安的失而復(fù)得,黃巢卻大光其火,他將之前的那次失利歸罪于普通的長安平民,這個曾經(jīng)被長安市民夾道歡迎的“率土大將軍”,舉起屠刀,血洗長安,將城中八萬余名男丁殺戮殆盡。 這樣的黃巢,百姓不能同意,他又被唐軍趕出了長安。后來逃到一個叫做陳州的地方。 黃巢在陳州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來自唐軍的進攻,而是沒有糧食。他是在唐軍的進攻下敗出長安的,不可能帶有多少糧食。 他手上有著一支幾十萬的大軍,這支軍隊人吃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可是這里沒有糧食,那么,他們吃什么呢?黃巢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吃人。 “賊圍陳郡百日,關(guān)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墻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shù)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shù)百,生納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見《舊唐書》)“人大饑,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shù)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陳州四周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為擴大活人供應(yīng)的來源,又“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shù)十州,咸被其毒”。 于是,這支曾經(jīng)被稱為“義軍”的黃巢軍隊,成了一群吃人惡魔。據(jù)最保守估計,黃巢軍隊在這段時間至少吃掉了三十萬人。其野蠻兇殘程度,確實冠絕古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