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子與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 “面子”是什么?是一個人的自尊心嗎?不全是。衣服要穿名牌,為了面子;吸煙要吸名牌,為了面子;自己做錯事不愿承認(rèn),還是為了面子。如此種種哪一種跟自尊心有關(guān)?全是為了所謂的“面子”。中國人要“面子”是出了名的,“面子”意識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是因為環(huán)繞在每個人周圍別人的眼光,如果周圍沒有了人,或者對別人的議論無所謂,那也就無所謂“面子”了。美國學(xué)者艾克遜、希特生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學(xué)者許煥光等認(rèn)為“面子”源于中國的恥感文化(西方文明是罪感,在恥感取向下,中國人特別注重“面子”。越是愛面子,則越怕丟面子。所謂“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為了怕丟面子而去強辯、狡辯,到最后可能丟掉更大的面子及至物質(zhì)利益。 小A是某公司的一名職員,一次失誤,使公司的一筆大業(yè)務(wù)泡了湯。他知道難逃處罰,甚至?xí)还鹃_除。為了顧全面子,他所性主動提出了辭職,臨走還扔下一句“什么破公司,爺不干了”。面子保住了,可工作沒了。甲和乙騎自行車在路上撞到了一起,人沒事,車也沒事,本來互說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的事,可兩個人誰都不服軟,都不肯認(rèn)錯,吵著吵著打了起來,結(jié)果車砸了,人傷了。下崗職工再就業(yè),高不成低不就,挑來挑去結(jié)果只能在家里吃老本,都是面子鬧的。 誰都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道理,偏偏總有些人,或者說大部分人,都犯過這樣的錯誤。與其說是錯誤,不如說是人之常情,中國人嘛,誰不要面子。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務(wù)實了,“罪”是不會去受了,可“面子”還是要的。別人的面子,自己的面子,一個群體的面子,都是很私人的東西,放到實際生活中,面子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可能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為了顧全面子所損失的價值??梢哉f它并不是什么好東西,可誰都要面子,誰都得給別人面子。因為在中國,“面子”是一種不可否認(rèn)的潛在力量。 香港的黑幫電影里經(jīng)常有這樣的橋段,某小弟做錯了事,大佬要重罰他,有人出來調(diào)解,大哥放話出來“放過他我哪還有面子!以后誰還服我?!”然后事情可能這樣發(fā)展:另一位很有面子的大佬出來調(diào)解,擺桌“合頭酒”,給足故事中第一位大佬的面子,第一位看著第二位的面子,也就不再深究了。
有些時候,“面子”的確是生存的必需品。中國人喜歡議論別人,怕被別人議論,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來二去,丟了“面子”可能就是丟了誠信,丟了尊嚴(yán),到最后丟了自己的利益。一個債主知道錢要不回來了,但還是要到欠債人那里,嚴(yán)厲的斥責(zé)一頓,表示自己有辦法要回錢,知道該怎么做。錢沒要到,面子卻保住了,給了自己一個臺階下,以保證下次不會再有人欠錢不還。話說回來,別人被他一頓斥責(zé),雖然錢不用還得了實惠,但也丟了面子,自然不會感激債主。這樣一來,債主丟了利益,還丟了筆現(xiàn)成的人情,一筆買賣,輸了兩樣?xùn)|西,他為了“面子”做的種種,算是值得還是不值得呢?可見,“面子”二字,還是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 賣足別人面子與留足自己的面子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是句老話。通俗地說,就是要給別人留點面子。管理學(xué)上也有個常識:在有旁觀者的時候,獎勵一個人,一定要點名;批評一個人,一定不能點名。大多數(shù)人都把面子看得很重,丟不得。就像某工廠的工人做錯了事,罰一百塊錢或者被當(dāng)眾批斗一回,你說他會選哪個?同樣,有時人們得了面子要比得了實惠更開心。同樣的一個工人做對了一件事,獎勵一百塊錢和被當(dāng)眾表揚一次,你說他會選哪個?肯定選一百塊錢。但作為領(lǐng)導(dǎo)者,獎勵完一百塊以后再當(dāng)眾口頭表揚幾句,效果肯定要比只給物質(zhì)獎勵好出不止一倍。這種動動嘴皮子就能給別人面子的事,不管是不是領(lǐng)導(dǎo)者,都應(yīng)該多做。 作為中國人,處理人際關(guān)系時一定要學(xué)會給別人面子,有機會要給,沒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也要給,“面子”就是“人情”,這次給出去,下次人家會還回來。有時多給人一份面子,要比多給他一份實際利益,更能讓他感激你。反之,損害了他的面子,會比損害了他的利益更憎恨你。話說回來,損害別人的面子誰都會,但怎么盡量不損害別人的面子或者給人更多的面子,卻是一門學(xué)問。做得不好,不但事倍功半,還可能會得不償失。小剛是一名交警,每天在路上指揮交通,有次抓到一輛違章車,發(fā)現(xiàn)司機竟是局長的親戚。這種事自然要給局長面子,小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給放了。局長知道此事后,自然要跟小剛客套幾句表示感謝。一時小剛得意妄行,跟不少同事提了此事。試想,這些要是傳到局長耳朵里去,站在他的角度,他會怎么樣?故事里給的面子是兩個人的事,面子給了,當(dāng)事人知道了,有心人自然會記住你的好處。這也就罷了,要是再四處宣揚一番,反而不好。但如果給別人面子,會使自己很沒面子,怎么辦呢?那就要看值不值得了。別人面子值多少錢,自己面子值多少錢,因人而異。俗話說“花花轎子人抬人”,人際高手,往往可以根據(j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給足別人的面子,同時也掙出自己的面子。 自己的面子是自己掙的 “有面子都是別人給的,臉都是自己丟的”是句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臺詞。的確,沒有別人就沒有面子,丟面子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不給別人面子或者自己不要面子。想要自己有面子,就要關(guān)照別人的面子,就要自己有實力。窮得都沒褲子穿了,還整天惦記著面子問題的人,絕對是傻瓜(這里說的是面子,而不是尊嚴(yán))。初入社會的人往往要從底層做起,這個時候就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面子。而且太過執(zhí)著于一時的面子,丟的可能就是一生的面子。韓信鉆過別人的褲襠,越王勾踐給別人拉過車,何止是面子,他們連尊嚴(yán)都丟了??珊髞硭麄兌汲晒α耍^去丟面子的事,變成了流傳后世的美談。 想給自己掙面子,就要務(wù)實一點,首先要放下的就是自己的面子,等有了能力,有了成就,自然會有面子。 來源:楊超/王澤雷《人脈之道》 感悟:怎樣可以看病不用排號?怎樣可以買到緊俏的車票?怎樣才能容易地從銀行貸到款?怎樣容易找工作、容易升遷?車被扣了,怎么才能不花錢把它要出來?三個字——找熟人。于是幾乎所有的國人除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請客送禮,更有很多成功者,他們的工作就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在中國,人情是那么的重要,可拋開個人看社會,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再看看身邊的人,有的朋友受不了你過得比他好,有的朋友關(guān)系很好卻等著看你的笑話,為什么那么多人錦上添花,卻沒有人雪中送炭?想在人與人組成的關(guān)系網(wǎng)中更好的生存,就要明白其中的游戲規(guī)則……文/單眼老表
|